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生活健康 > 医疗·保健

方便患者,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18年07月03日 16:15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王一 通讯员 刘柳 朱丽学

  看病难是当下的一大社会难点。去市区大医院,挂号难、排队时间长;去当地卫生院,又担心医生水平差、看不好。“大医院挤不进,基层医院不放心”,这成了不少患者就医时焦虑的问题。

  虽说基层卫生院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但随着桐乡医共体建设的深入,专家资源“下沉”并秉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传帮带理念,将诊疗技术传授给基层全科医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本期《养生周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基层医院的人文关怀。

  桐乡市乌镇人民医院:

  小医院的大骄傲

  乌镇患者给医生送锦旗。

  最近,在桐乡市乌镇人民医院内科办公室,早已出院的朱大妈及其子女将一面“医术精湛,妙手回生”的锦旗送到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孟建勋和主管医师李明手中。朱大妈握着两位医生的手迟迟不肯放开,一度哽咽:“想不到我还能捡回这条命,想不到我被抬着进来竟然还能站着自己走出去,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时间回到两个多月前,72岁的朱大妈因为“心脏病”到上级医院就诊,但病情出现进行性恶化,朱大妈出现全身浮肿,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差,血钾较高,伴胸闷气促等心衰表现。

  据了解,在医学上,朱大妈的情况被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也就是说,朱大妈因心脏病的病情恶化,五脏六腑都已“坏掉”了,鉴于她情况危急,上级医院建议放弃治疗,家属因为看不到希望只能无奈出院。

  回家后,家属却发现朱大妈的情况并没有继续恶化。抱着一线希望,家属将朱大妈送到桐乡市乌镇人民医院内科病区住院治疗。

  “患者刚入院时,情况比较棘手,各项指标都不是很好。”回忆起朱大妈入院时的情景,孟建勋依旧印象深刻。在认真研究朱大妈在上级医院的病例后,医护人员为她量身制定了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一方面肾功能哀竭要考虑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既要保持患者体内足够血容量,又要防止心衰情况加重;另一方面,肾功能衰竭还要考虑到感染的问题,同时在使用药物也选用不增加肾负担的药物。”孟建勋表示。

  在生活护理方面,护理人员也针对患者小便少,皮肤肿,对她进行每2小时翻身拍背护理,预防褥疮发生。针对患者进食少、胃口差的问题,医护人员则建议家属多做一些菜品,让其少食多餐。在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下,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后,朱大妈的病情逐渐稳定好转,甚至能够在病区用轮椅推着进行适量活动。

  就在大家正准备松口气时,有一天凌晨4点左右,朱大妈突然急性左心衰再一次发作,家住在桐乡市区的孟建勋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回医院参与抢救。

  住院的20多天内,朱大妈出现了3次急性左心衰发作,幸运的是,在内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都转危为安,且内环境逐渐趋于稳定,肝功能恢复正常,肾功能明显好转,肌酐降至180。

  在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后,朱大妈出院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朱大妈的病情得到了合理的控制,能够生活自理。

  高桥街道楼下角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做患者家门口的“贴心人”

  家庭医生(右)上门为患者量血压。

  “徐大爷,我来了。”“你看着,我把钥匙丢下来你自己开门进来。”每个月,在高桥街道楼下角村都会有这一幕有趣的“叫门”。

  今年95岁的徐大爷,是高桥街道楼下角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张俊加几十年的“老病号”了。前年,徐大爷不慎摔骨折了,鉴于年事已高,医生建议他进行保守治疗,回到家中静养。

  张俊加知道了徐大爷的情况以后,就开始坚持每个月往徐大爷家跑。“在我看来,徐大爷不是我的病人,而像个老朋友了。”张俊加告诉记者,徐大爷患有多年的高血压和丝虫病,“一方面担心他养病期间血压控制不好,丝虫病会复发,另一方面也可以时不时替他看看身体的恢复情况。”

  边聊着天,边量血压,然后检查身体状况,张俊加到徐大爷家中看病的举动,也给长期卧床的徐大爷带去了一缕新鲜的温暖阳光。

  “张俊加可没少给我费心。”徐大爷感慨万分,“前些年我丝虫病反复发作,也是张医生几次提醒我要注意休息,每日温水清洗保持清洁,腿肿胀的话要把脚抬高等等注意点。”

  如今,徐大爷的骨折已恢复不少。虽然目前行走还不是很利索,但他还是会时不时拄着拐杖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坐坐。“我已经把张医生当亲人了,一段时间没见他,会想他了。”徐大爷幽默地说。

  家庭医生们全心全意的付出,不但得到了患者的信任,也让他们多了不少“贴心家人”。玉米、槜李……总有相邻的村民在隔三差五趁着量血压的时候,顺手带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让家庭医生们尝尝鲜。

  “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这是张俊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秉承的信念。

  前不久,周大妈因为肺部感染到高桥街道楼下角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考虑患者担心的费用问题,结合中医治疗优点,张俊加给周大妈实施了口服中药治疗。“中药在抗感染的治疗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同时费用也低于输液治疗。”张俊加介绍,中药治疗让患者更省力,还可以避免一些输液不良反应,疗效同样比较显著。“能吃药就不挂盐水,能用基本药物就不用高端药物,站在百姓的角度,为他们实打实的着想。”

  “群众的健康是我们的职责,做,就做细;干,就干实。”20多年来,张俊加“守护”着村里2800多名村民的健康,他坦言,作为村民健康“把脉”第一人,医疗技术固然重要,但是人文关怀在诊疗过程中也必不可少,面对患者和家属对自己这个团队的认可。“我们不过是尽一个家庭医生的本职工作。”这是他的心里话。


编辑:张莉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