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三农
发掘村落文化让古村重焕生机

传统村落的美丽蝶变

2018年06月14日 14:29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钟美琴 沈乐燚

  民合村

  杨园村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桨声灯影、长街深巷……乌镇因其古朴沧桑和智慧时尚的相互融合,早已名扬海内外。其实,乌镇除了景区,还有散落在乡下的一处处古村庄,那里宁静而祥和,就像世外桃源般,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挖掘。

  民合村:被时光遗忘的古村落

  鸟瞰民合村。

  民合村位于乌镇镇东部,全村区域面积4.4平方公里。

  当车子一路往村子里行驶时,道路变得越来越窄。窄到容不下车子时,只能下车步行。抬眼望去,河网密布,满目青翠,密密层层中掩映着一户户白墙黛瓦的农家,如诗如画,给人灵秀与婉约的印象。

  民合村后备干部、文化专管员严英英告诉记者,民合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它虽然不在大运河边上,但水系发达,夹在两条港之间,水网密集。民房沿河而筑,三三两两坐落在蜿蜒曲折的小河边,河埠头上那一块块整齐有序、写满了年代感的大石条,似乎在向来到这里的人们诉说着它曾经有过的显赫与辉煌。再往里走,只见大树贴着水面,弯曲向上伸展,不时有人在河岸边忙碌浣洗,小孩子们在撒欢吵闹……小桥、流水、古树、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走进村子深处,仿佛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那个世外桃源。

  据了解,自古以来,民合村便是一块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许多历史名人曾在此驻足、雅集,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村中赵家园、百亩园、荷花池、船丰浜、章池台、孔家门、钱家埭等多处,都具有十分厚重的历史气息。

  2013年,民合村申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以船丰浜、船丰楼为核心区的古村落现在仍保存得比较完好,那里有明、清、民国时期的深宅大院10多处,还有大量的传统木结构建筑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产队集体用房、七八十年代的二层楼房,时代脉络清晰,较好地反映了村落兴衰的发展轨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合村还涌现出了不少名人贤士,他们在不同的人生舞台上演绎了精彩纷呈、绚丽多姿的悲喜人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有的关心民众疾苦,乐善好施,后来被村民们供奉为保护神;有的在仕途上跌宕起伏,历经沉浮,成了颇具争议的政治人物;有的孜孜以求,钻研学问,成为一代名儒……民合村还有独特的武术传统,俗称“打拳头”。每逢清明时节,他们总要搭拳船去各地表演武术。2013年6月,民合武术被市文化局、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命名为“船拳”。民合村同时被授予“桐乡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站”,民合中心小学被授予“桐乡市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这些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使得民合村拥有了有别于江南其他小村庄的不同气质,且这种气质由内而外散发。如今,那些经历了几百年风吹雨打的亭台楼阁、戏台道院,都已成为沧海桑田,唯有那深沉的民风和精神气质,依然闪耀着和润的光辉,恩泽着那片土地。

  据了解,为了保护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民合村村委已经投入了1000多万元,对古村落船丰浜整体景观进行了整治、修缮,建造了照壁、凉亭、亲水平台、文化长廊和“民俗风情馆”,添置了农用木船等设施,修复了不少古民居,重建了船丰楼,整治了沐恩桥港河道,沿河修筑了一些木桩护岸、景观小道、亲水平台和凉亭等观光休闲设施,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光临,还有很多投资商想来此投资开发。

  前不久,乌镇镇政府与生态城镇运营商——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相信不久的将来,民合村这颗曾经耀眼的明珠,会焕发出新的风采。

  杨园村: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

  杨园村文化礼堂。

  (本版图片由民合村、杨园村提供)

  驱车在乡间小路,抬望眼去,路边的葡萄藤架起绿荫。永新河穿过杨园村,两侧尽是苍天耸立的水杉树。上世纪70年代植下的水杉树,让如今生活在杨园村的村民,拥有了一份清凉绿意和一道独特景观。

  周末,杨园村的村道上,时常可见骑着单车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那些林荫道下的时尚身影,为平原乡村带来了生机和亮色。

  杨园村新建的村道边,不少村民正忙着除草、松土。不久前种下的一棵棵小树苗,已萌发出绿芽。不同的是,除了长得又快又高的水杉,新的绿道还增添了香樟、银杏、榉树、桂花等树种。它们不仅美化着乡村环境,也净化着空气和水源。

  2009年以来,杨园村大力实施“两分两换”工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村集聚率达85%以上。走进杨园新区,一眼便能望见整齐漂亮的三层楼农家排屋,各家都在自家小院子里种起了果蔬、花草。

  “大运河畔,杨园故里”道出了杨园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杨园村历史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农学家和教育家杨园先生张履祥的故乡,并存有丰富的良渚文化。

  为纪念杨园先生,弘扬乡贤古训,杨园村修建了杨园先生衣冠冢、杨园先生纪念馆,修复杨园先生墓园、举办学术论坛等。杨园村以展呈杨园先生耕读文化为主线,建成了以“务本堂”、“正义堂”、“合议堂”三堂为主的乡贤特色文化礼堂。务本堂引用了杨园晚年宅居之名,引以为念,重示先生务本笃实的学风精髓。堂馆从务本耕农、设馆塾帅、理学真儒、交友直谅、享誉圣贤五个方面来介绍杨园先生生平事迹和补农书的内容。堂内陈设先生生平史料,著作以及农耕器具,仿古私塾等,构造了一座人文道德教育基地。

  2014年,杨园村重点打造“三堂建设”,务本堂,正义堂,合议堂,开设杨园学堂,让孩童体验古时私塾场景,另有森林科普馆,供大家免费参观,每逢节日还会开展各类非遗文化传承体验活动,如做清明圆子、元宵节猜灯谜等等。

  此外,杨园村还有国家AAA级景区——红杉邨,位于杨园村宗阳路上的红杉邨景区占地面积约400亩,是一家以江南水乡和田园风光为依托,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度假景区。


编辑:张莉莉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