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人物
乡村振兴关键词:人才振兴

董金龙:半路出家,转行做起“大棚人”

2018年05月30日 08:38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吕兆元 通讯员 姚莉

  “你看我的丝瓜茎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5米,超过悬挂绳的部分都要‘切头’。”5月28日下午,桐乡市绿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大户董金龙正在大棚里忙活着。“现在可是吃丝瓜的好季节呀,目前室外25℃左右的温度下,小丝瓜一般在一周时间内就可以长成食用的大小了。”看见记者进来,董金龙激动地向他介绍起自己种的丝瓜,据他介绍,现在市场上的丝瓜价格喜人,而自己的丝瓜质量又好,最近的销量还不错。

  谈起种植丝瓜的“秘诀”时,董金龙笑着说,也没有什么“秘诀”,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每一节的丝瓜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养料,这样长大的丝瓜才好吃。“打个比方,一碗米饭给一个人吃那个人肯定吃的很饱,如果分给好几个人,那他们肯定都吃不饱了。所以这个道理用到丝瓜上也一样,一节上面留的芽越少,日后长成的丝瓜就越大越好吃。”董金龙告诉记者,“我一般会在丝瓜的每一节上留下两个芽,其中一个用来当做‘备胎’(如果日常护理中不小心碰掉了一个芽,还有第二个芽备用),这样既不影响丝瓜的生长,也保证了丝瓜的产量。”

  这位讲起来头头是道的蔬菜种植大户名叫董金龙,是桐乡本地人,目前他的桐乡市绿营蔬菜专业合作社共占地120亩,河山、石门均有他的大棚种植基地,现基地内主要种植甜瓜、南瓜、丝瓜、西葫芦、韭菜等多个品种。虽然目前董金龙经营着两块地的大棚种植,但谁承想,他居然是一名半路出家的农民,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我最早的时候是做木工的,后来做起了轻纺生意,2010年的时候自己的轻纺生意不太景气,所以就升起了转行做农业的念头。”董金龙回忆道,2010年刚刚转行时,自己已经四十多岁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想转行,家人自然是不同意的。毕竟他从来没有做过农业,根本没有经验。“我当时就告诉我老婆,不懂我就学嘛,现在不是有很多大学生都在创业做农业,我告诉她,至少种蔬菜不像做轻纺生意那样风险高,而且我自己非常看好农业的发展。”

  不懂就求学,是董金龙转行做农业的第一步。“当时我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嘉善的一位专业种植大棚甜瓜的师傅。”董金龙说:“这位师傅姓朱,人挺好的,也非常专业,当时我就请他来河山教我怎样搭建大棚,怎样种植管理甜瓜,反正从头到尾,朱师傅都教给我了,自己内心非常感激这位师傅。”就这样在朱师傅的指导下,董金龙种起了甜瓜,两年下来,好学的董金龙基本掌握了种植要领。最初几年下来,甜瓜效益还不错。可是好景不长,因为种甜瓜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这几年甜瓜的效益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那个时候我只是种植甜瓜,如果今年甜瓜效益不好那这一年就相当于白干了,所以我决定改变思路,拓宽种植的品种。”经过外面的考察之后,董金龙发现丝瓜与西葫芦的效益不错,于是他继续来到嘉善找专业的师傅求学。自那以后,董金龙都会根据市场行情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种植种类,引进一些市场上行情好的品种进行种植。“去年我又引进了南瓜、韭菜等品种,这段时间西葫芦刚刚‘下架’,可是丝瓜、南瓜和韭菜又正好到了丰产期,所以我是一天也闲不下来呀。”董金龙笑着说。据悉,董金龙目前共有28个丝瓜大棚,预计一个大棚的年产值为2万左右。

  董金龙合作社产出的蔬菜水果一部分销往全市各地的配送公司和超市,另外的还要销往杭州和苏州的市场。谈起自己做了八年的农民,董金龙打趣地说:“苦是苦了一点,但我感觉蛮开心的,因为每一天都很充实。”对于未来,董金龙信心满满地说:“我现在每天的目标就是种好每一样水果和蔬菜,让消费者吃的安心又放心。当然,在未来我想做成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品牌,目前我已经注册好一个商标了,接下来,我就要做我自己的品牌农业,让大家知道我的产品是‘货真价实’的!”董金龙表示。


编辑:张莉莉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