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稻田捉蟹

2018年05月23日 08:41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颜剑明

  我们村里以前有一只小圩头,叫蟹脚圩头,坐落在一条浜的浜底兜。这只小圩头地势低洼,是出名的“烂水圩头”,粮食产量很低,但是以前到秋天割稻时,总会捉出许多河蟹来,年年如此。

  这只小圩头从前是我们家族的土地,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原是一片水荡,不知是哪一代的祖先们围水筑堤填土,才逐渐形成这只圩头。解放前,我的曾祖父、祖父他们年年在这只圩头里种田,割稻,也捡蟹。我祖父说,蟹多的年份要用箩来装,吃也吃不光,卖也没人要,任由它们在田里爬。解放初,土地虽归集体所有了,我父亲他们却照样在这只小圩头里种田捡蟹。承包责任制前几年,我十四五岁,也参加农业劳动了,虽然那时已使用农药、化肥,小圩头里的河蟹大大减少,但还没绝迹,割稻时多多少少会捉出几只来的。

  那时时兴种双季稻,割晚稻时已是深秋了,天气很凉,有几天甚至是浓霜盖地了。割稻一般是在早上,十几个人一字儿排开一齐割,倘若割到一处地方,看到有稻杆被噬断,到处是稻穗,满地狼藉的样子,那么就会发现在附近有一个蟹洞,洞口倘若有新鲜的爪痕,那么只要用镰刀轻轻掘开洞,一只青壳黄绒的大河蟹就会“嗦嗦”地爬出来。那时已是秋天,雨水较少,虽然这是只“烂水圩头”,但到这时候田中也已干涸了,人们是穿着布鞋下田的,蟹洞中一般没有积水,看上去跟蛇洞没有区别,所以这时大人们会急急告诫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千万不能用手去摸,要用镰刀去掘,因为说不定洞里藏着一条赤练蛇。去掘时,河蟹倘若不肯出来,不要着急,也有办法,只要拨一把青草过来,揉成一个团,将洞口严严密密塞住,自己只管去割稻,一支烟工夫再过来,拨开草,就会发现有一只河蟹半死不活地躺在洞口,但时间不可太长,一长,河蟹就会被闷死,很可惜的。河蟹被捉住后,没处放,它有脚要跑,也不要急,只要扯把稻草扎住它,丢在旁边,或挂在桑树拳头上,它就再也跑不掉了。收工时,一手捏着镰刀,一手拎着河蟹回家,路上碰到人,肯定会有人这样问:“你是在蟹脚圩头割稻吧!”

  长山河开通后,因为在出海口造了一座大闸坝,阻断了河蟹的洄游路线,河蟹一下子减少了,在蟹脚圩头里也难得一见了。1999年,农村箱子田改造,蟹脚圩头被填平了,不再种水稻了,河蟹当然绝迹了。现在,只剩下一个蟹脚圩头的地名,真是名不副实啊。现在的孩子从上面走过,有谁能知道几十年前这里曾经一筐箩一筐箩地出产过河蟹呢?


编辑:张莉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