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他27年潜心藤编传统工艺,发现其中不仅藏着一段旧光景,更透露着一片新生机

一双手“编”出一段别样人生

2018年05月18日 08:49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周玥 文/摄

  “全市在做退散进集工作,我们租用的这个生产点,也要配合搬走了。”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梧桐街道808县道旁的嘉兴市藤您藤器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张焕宝眼里闪着光芒,“趁着换新地方的工夫,为藤编的新愿景做些谋划。”

  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获得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双赢呢?自从前段时间,去江苏参加了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级研修班,张焕宝对藤编传统工艺27年的从业经历颇多感慨,也对藤编的传承和发扬,有了更多思考。

  一张张藤椅的谋“生”之路,就此铺展开来……

  开拔

  到有藤编底蕴的乌镇来

  17岁那年,当张焕宝跟着姐夫何刘宝接触藤编时,这个从诸暨农村走出来的少年,就此和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编”在了一起。

  传统的藤具是中国南方所偏爱的用器。头脑活络的何刘宝,在四处讨教藤编技艺时,发现乌镇的藤编手工艺很受欢迎,便有了留下来的想法。

  就这样,乌镇的藤编作坊,成了张焕宝藤艺梦启航的地方。

  初到乌镇的张焕宝,同样也被镇上热闹的藤器厂和藤器所吸引,真切感受到这门手艺的热度。

  据了解,当时的藤器厂,其实更像小作坊。召集几个手工艺人,就开工了。编制的基本是藤椅。

  当了一年学徒,掌握了从做框架、编藤到油漆的整套流程。张焕宝开始建起自己的小作坊,叫来两三个人,既当老板又当师父,自然还要当工人。

  做藤编,苦头不得不吃。“藤是毛边的,做的时候常常觉得有一根锯条在锯你的手,都是刺。”如今,张焕宝摊开双手,粗糙的手掌上,被硬物划伤的细线纵横交错,多年从事藤编的岁月痕迹,以这样直白的方式刻录着。

  看不见的苦还在于,“像这种藤编手工艺,经常中断的话,会影响美观度,最好要一气呵成。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张焕宝直言。

  有了技艺,并不能保证不栽跟头。“藤椅在乌镇卖得好,在别的地方可能就‘水土不服’。”20岁那年,张焕宝去了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新兴城市,租了繁华地段的店面卖藤椅,不料生意惨淡,没撑过半年就关门歇业,“毕竟藤椅不豪华又不时髦,远不如真皮沙发走俏。”

  1995年光景,盲目投下的1万多元巨额“学费”,让张焕宝对藤编与文化的关系看得更透彻了——藤编这种传统手艺,终究是要有文化底蕴滋养的,也与当地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

  兜兜转转重回桐乡,张焕宝笃信,最对藤编“胃口”的,终归还是江南水乡。

  生根

  慢工细活,立起好口碑

  经历波折,面对藤编不温不火的市场需求,张焕宝多了一分淡定。

  好在,随着桐乡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接触藤器的人更多了起来。“2000年以后,日子开始好过起来。”本以为张焕宝再次打开的话匣子,牵出的是一段发家史,却不料是手工艺人“死脑筋”般的技艺坚守。

  在他的印象中,彼时的藤器市场,只要手头能够出得了货,就有销路。

  起初,他把藤椅放在家具店寄卖,“我觉得藤器和机器生产的家具摆在一起销售,把藤器的手工艺特色给埋没了。”他干脆在家具店相对集聚的振兴西路上,租了店面专卖自家的藤器,还取了个贴切的店名——“常青藤”。

  上好的藤器讲求细节标准。密实、坚固、美观,这是张焕宝认定的藤椅出厂标准。一批椅子做二三十个,从下料到打磨工艺繁复,起码要10天时间。

  面对有限的出货量,有人给张焕宝出主意,“干嘛非得自己做,进货来卖既轻松又赚钱嘛!”

  手艺上蛮灵活的张焕宝,对于进货这件事,却始终不会变通。“我去外地看过一批椅子,很漂亮,价格也便宜。按照我们自己的核算,连成本都不够。但是它材料很差,基本上用过几次,藤就会断掉。”

  对于质量的执念,让张焕宝打消了进货的念头,在旁人眼里,他就此错过了赚大钱的好时机。但在他自己看来,慢工出细活,赚到的是“常青藤”的口碑。

  创新变革,顺应市场需求,是传统手艺得以发展的根源,张焕宝的藤编也不例外。在原材料上,改用进口印尼玛瑙藤。较毛竹而言,尽管玛瑙藤价格要高出几十倍,但无论是造型还是表面处理,都占优势,极大提升了藤器的品质和档次。

  就样式而言,他自己琢磨画图,设计出了以休闲椅、床、书柜为主的二三十种藤器家具,“像一把孔雀开屏造型的藤椅,工人都觉得不可能做成,但最终还是做成了,而且还得了奖。”

  做了20多年藤编匠人,张焕宝用自己的“笨办法”,将这门传统工艺的根,越扎越深。

  生机

  老藤新编,要植文化“芯”

  一年产值200万,10名员工的规模,甚至员工的平均年龄已达50岁。张焕宝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藤器厂赶不上现代工业企业的规模和速度。

  藤器厂里的员工,多是五湖四海聚拢来的藤编老师傅,藤编工龄比张焕宝还长。

  在车间里,记者见到了46岁的广东人蔡国东。他正在给藤条“凹造型”,“蒸汽蒸几分钟,拿出来放凉多长时间,弯折的力道怎么用,都是有讲究的。”而另一边,同为广东人的老师傅李正万正熟练地编织着一块床板,“能够过生活就行了,做我们这行赚不了大钱的。”

  车间里,老师傅们各司其职,衬托着被时间打磨出来的一派柔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匠人不得不面对市场的冲击,眼见这种以手工为主生产的家具,跟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家具相比,款式、价格上都没有竞争优势。

  老家底儿支撑着生活,手艺活儿难占领市场,这是他们共同面对的尴尬。

  “做手艺的人,不会想今年这个生意做不了,明年再去做另外一个生意。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钻不出去的。”张焕宝不无感慨地说,做了这个行当20多年,一是不想扔,二是不敢扔。

  说话间,神情不见沮丧,反而透着一股热情。朝着文化产业的方向走,把藤器做好做精。这是他的新愿景。

  在他看来,藤艺复杂的制作工艺与其他工业化产品的竞争中是劣势,但也有优势。慢生活,是现代人所向往的一种状态。那么,手工体验刚好可以满足现代人的需要,缓解工作压力。

  张焕宝的桌上,摆着一本素描辅导书。他打算,要好好学画画,把设计图画得更美一些。正说着,他从抽屉里掏出厚厚一叠纸张,纸上都是用铅笔勾画的藤器造型和数据标识。这些都是他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宝贝——藤器设计图。

  “我打算,今后推出现场手工体验,有可能的话,再把藤器的图稿、样品和相关的制作器具集中展示出来,做成民间工艺沙龙。让更多人对这门传统工艺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张焕宝介绍说。

  对于藤编技艺来说,这张蓝图里不仅藏着一段旧光景,更透露着一片新生机。

  看得出,张焕宝正在全力突围。老藤“新编”能否焕发出新活力,静待时间检验。


编辑:张莉莉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