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张剑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成为全市唯一一户获此荣誉的家庭从无偿献血、爱心捐助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签下人体器官捐赠自愿书

打开爱的窗口,人生别样精彩

2018年05月17日 09:03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朱方红 通讯员 管亦柠

  张剑家庭合影。

  张剑作为志愿者,向市民宣传红十字和家庭救急知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举行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表彰大会,隆重表彰1000户全国五好家庭。在这1000户全国五好家庭中,有一户家庭来自桐乡,成为全市唯一一户获此荣誉的家庭,这个家庭便是张剑家庭。

  为何张剑家庭能获评全国五好家庭?他们一家有何特别之处,传递出了怎样的好家风?昨天,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远在甘肃的张剑与他的妻子杨鹰,一起来听听他们是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家庭的良好风貌的。

  萌芽

  因为户外活动

  走上了爱心公益之路

  2002年,张剑和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一样,单位号召员工献血,张剑二话不说,挽起袖子便去报了名。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献血,“举手之劳,能献一份爱心也是好的。”这是很多人献血的想法,张剑亦是如此。

  第二年,张剑便加入了献血志愿者队伍。在之后的好几年里,他每年年初一都会带上女儿,去桐乡市区的献血车上献血,以这样富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新年的开端。

  2005年,作为户外爱好者的张剑和妻子在一次远足爬山中,发现了大山里的孩子很困难,他们需要得到帮助。“平时,我会与北京等地的户外爱好者做到信息互通有无,他们的‘多背一公斤’公益活动很触动我。”就在那年,每逢户外活动走进大山,张剑和妻子都会在背包里装上文具,送给大山里的孩子。

  就这样,夫妻俩的爱心举动也影响到了一起玩户外的朋友。每逢活动,每个人都会自发在背包里装上文具、课外书等。慢慢地,爱心公益队伍开始渐渐扩大。给需要帮助的人伸以援手,这让张剑和朋友们感受到快乐。

  投入

  一次受捐的中断

  让他重新审视人生

  2009年,这一年对张剑来说很特别。他觉得仿佛有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在他身体里流动。

  那年9月的一天,张剑在浏览网站时看到一则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信息,看完深受触动。随后,他去参加了造血干细胞(骨髓)采样登记。

  连张剑自己也不曾想到,当初的举动在一年后有了不同的延伸。“当时接到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知我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我还不敢相信呢。”张剑回忆说,最终经过桐乡、嘉兴两级红十字会的核实,他才确信了。

  之后,分辨的配型也成功了。张剑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通过努力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正当张剑投入在这样的“亢奋”中时,他收到了一条让他无法接受的信息:对方中断了受捐。

  “我打听到的原因可能是对方因为病情突然加重或费用问题而放弃了受捐。”张剑说,本可以继续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

  这件事情,让他得以重新审视人生。“我们应该可以去做点什么?”张剑回忆说,那时他常常在想这个问题,有什么可以比生命更重要。

  因为这件事,张剑做公益的频率更高了。在公益活动中,他看到了更多的家庭因为经济条件困难,需要帮助。他也从那次“中断受捐”的事件中走出来,并打定主意,自己可以去做更多。

  2012年,张剑和妻子杨鹰创办了桐乡爱心志愿者联盟,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和桐乡爱心市民的力量,身体力行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也是从那年开始,张剑与妻子的身影出现在很多的地方,与桐乡的热心市民一起做着公益活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大家也深深地被感动着:“原来我们可以做更多。”

  勃发

  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2014年对张剑而言也是很特别的一年。那年,他再一次接到通知:他与另一个白血病孩子配对成功。之后发生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那年,张剑走进了省中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帮助一个急需延续生命的孩子,让这个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2014年5月13日,这一天对张剑和他妻子杨鹰是难忘的。那天,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张剑成功捐献了140ml造血干细胞悬液,成为嘉兴首位来自机关系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桐乡籍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妻子一直陪在我身边,她见证了我的整个捐献过程,我们也共同面对了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而带来的身体不适。”张剑说。

  其实,那天之前,张剑和杨鹰还做了一件让人感动的事,他们夫妻俩签下了《中国人体器官捐赠自愿书》,成为桐乡市首对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夫妻。不仅如此,张剑还加入了浙江省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志愿服务队,至今已安全护送造血干细胞悬液4次。

  “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能不常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张剑抱着这样的想法,组建了桐安救援队,先后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抗台、防冻抗寒等活动中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之后,他还在自己居住的梧桐街道杨家门社区成立了红十字平安志愿救援服务队,在社区、养老院、学校等场所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此外,还在浙江几所高校开展以“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演讲活动,把爱心的种子传播进了高校。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我觉得这样的公益事业,让我的人生更精彩了。”张剑说,桐乡是个有爱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很爱做公益,像他的桐安救援队,已经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八九十人,他们在热衷公益事业的同时,部分成员也签下了人体器官捐赠自愿书,这让他很感动。

  感恩

  “德抵万金”

  这是我们的家风

  这条爱心之路能走得这么远,张剑说,他更感谢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妻子杨鹰。“只有家人的支持,我才能义无反顾地奔跑在最前面,我的妻子不仅支持我做公益,而且还和我一起做。”张剑说。

  采访中,张剑的妻子杨鹰和记者说起了心里话。她说,自己一直是张剑的“小跟班”,张剑走到哪里做些什么,但凡只要自己能做,她肯定义无反顾。“10多年前,张剑爱户外远足,我也很喜欢,他眼里看到的世界,其实也是我爱的世界。”杨鹰说,那些大山里的孩子,那些困难家庭的故事,也深深地触动着自己。

  以至于后来,张剑虽然对妻子隐瞒了参加造血干细胞(骨髓)采样登记,并与小女孩配对成功等事,但杨鹰得知情况后没有一丝埋怨,她甚至帮助丈夫一起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消除长辈的各种担忧。而在张剑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她也请假一周,始终陪伴在丈夫身边,默默支持……

  这几年,张剑家庭满载荣誉,这是他们以真心换真心得来的结果。不过,张剑始终觉得,“德抵万金”。这四个字,是他们家的家风,家里的每个人都是小小后援团的一员,全家齐心协力,这条公益之路才能走得更久远。

  今年,张剑47岁了。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爱的窗口”,而他的窗口,在十几年前打开了,爱心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里扎根……


编辑:潘霞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