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休闲旅游 > 游在桐乡
绿色生态,一直以来都是大麻镇海华村最大的发展优势

海华村的全域旅游梦即将启航

2018年04月19日 09:05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陈亚萍

  民宿区效果图。

  海华村文化广场。

  大麻镇海华村地处桐乡市西南,与余杭、海宁、德清交界。在这个隐于水而闻于水的乡村里,有说不完的隽秀美景,数不清的丰富物产,道不尽的历史文化。

  绿色生态,一直以来都是海华村最大的发展优势。海华村先后获得省级小康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森林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去年,海华村获评全省首批3A级村庄景区和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

  记者采访发现,海华村让人自豪的,除了碧水清清、绿意绵延,还有村民在探寻多种发展方式时,对绿色理念的坚守。

  绿是海华村的底色

  海华村,拥有着“全村都透着绿”的气质。这里绿树环绕,清水荡漾,四周包围着京杭大运河、中九里港、花家漾、苕溪港和东九里港,水域呈规则长方形,条条“玉带”点缀着村庄。

  在海华村的中间,一条满是香樟、水杉的“十里海卸路”贯穿南北,将散落在村间的古桥、古庙、古树等历史遗存串联起来,勾勒出一条集生态、人文、休闲等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处处都透着那田园特有的清新之美,承载起这片村落新的“康庄”之梦。

  海华村的“十里海卸路”很有故事。据海华村村委会主任杨惠娟回忆,20年前,时任村党委书记邓永根带领村干部前往宁波滕头村参观。在那里,邓永根察觉到,绿化、生态是整村旅游的亮点,也是“制胜点”。

  滕头村能做,为什么海华村不能?参观回来,邓永根便下了决心——带领全村搞旅游。而他的想法,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村民在在路边种下了四排香樟,后又在邓永根的带领下,进行了道路硬化亮化改造。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栽下的绿,如今成为海华最宝贵的财富;当年在河边种下的树,为现今建设的环河绿道打下了基础;这几年,每逢盛夏,海华村的村民热衷于在环河绿道散步。如今,这18公里的环河绿道还吸引了余杭、海宁等地的游客前来感受海华村的独特魅力。

  纷至沓来的,还有“生态村”、“文明村”等一个个荣誉。杨惠娟说,只有环境的改善,才有吸引外来投资的可能。

  旅游是海华村的梦

  水域、渔业、绿化,勾勒出了海华村浑然天成的好景。但仍有很多人好奇,为何海华村能从桐乡众多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跻身全省首批3A级景区?

  “村里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完成了搬迁,这些年,绿水青山真正从一种风景,变成内心追求,融入了海华人的生活。”杨惠娟说,二十年如一日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才让海华村有了今日的蜕变。

  四面环水、生态环境优越的海华村,不仅树多、河多、桥多,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也成为了海华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近年来,在依托原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海华村在苕溪丝厂遗址处建起了苕溪丝厂遗址公园,向游客诉说海华一带丝绸文化的厚重;将当年知青居住过的老房子改造成知青馆,陈列当年知青使用过的实物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物件;还有王阳明读书遗迹、金子久名医馆等,让村民和游客了解海华村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海华村满目葱绿之外的别样魅力,也使得海华这个全域旅游村初具雏形。

  杨惠娟告诉记者:“做好水和树的文章,主动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几年来一直是海华村的重点工作。再过不久,这里还将建起民宿、中药种植区、中医展览馆等。”站在海华村旅游导览图前,杨惠娟满怀期待地憧憬着村庄未来的模样。

  4月8日,作为桐乡市2018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之一,桐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一期工程举行了开工仪式。据了解,项目一期工程占地面积54亩,新建实践基地宿舍、食堂等建筑物,同时,还将改建现有的三幢建筑,预计到2019年1月竣工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完工后,实践基地计划每期可接纳500名左右的学生,开展人文传承、科技探究、素质拓展、农事体验、生命安全等各类实践活动。”在杨惠娟看来,该项目让海华村发展旅游的机遇初露端倪。

  显然,在中国吹响“乡村振兴”号角的今天,海华村正在描绘一幅更新更美的图画。

  苕溪丝厂遗址。


编辑:张莉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