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茅盾在“植材”求学时的校长及国文老师

2018年04月16日 08:41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高玉林

  十六年前,筹备乌镇植材小学百年校庆时,我写信与茅盾的儿子韦韬联系,请他为百年校庆题词,很快就收到了韦韬先生从北京寄来的挂号邮件,内装韦韬给我的一封信和他的题词还有他父亲茅盾的一份手稿原件。他在信中写道:“在我一生的数十年中,不知有多少次从父亲的口中听到‘植材’这两个字,几乎父亲只要谈起乌镇,就必然提到‘植材’,可见植材小学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因此,我把父亲手稿原件寄给贵校作为百年校庆的纪念。”

  茅盾的这份手稿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一共有八页。这是茅盾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一书中关于小学时代的部分手稿。为了便于保管,我们已移交市档案馆珍藏。植材校史馆展出的是一份高仿真的展品。

  茅盾在手稿中写道:“这年冬季,我毕业了。转入新办的植材高等小学。”当时的学制系春季入学,冬季毕业。根据茅盾的回忆录前述章节可以断定,这里指的是他在1906年冬季,从立志小学毕业了。1907年春季转入新办的植材高等小学。茅盾在手稿中接着写道:“植材的前身是中西学堂,校址原来在乌镇郊外一、二里的孔家花园里。”“现在中西学堂改名为植材高等小学(笔者注:另有一说乌青镇高等小学)迁移到镇内,并且新建了三排洋房,地址在道教供奉太上老君的所谓‘北宫’”。“校长叫徐晴梅,是个领(廪)生,也是我父亲的朋友”。

  徐晴梅(1876—1938),根据徐晴梅的大儿子徐家增所撰《校长徐晴梅传略》记述:“先父徐承煦,字振声,号晴梅,光绪二年(1876)生。1892年录取前清秀才,1903年食廪饩。曾任乌镇分水书院、植材小学教员、校长共九年。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是时正入学于植材小学,受业于先父。”这段文字正好与茅盾的回忆录相符。徐晴梅的小儿子徐家坡称:“我父徐晴梅才是真正的植材小学校长。”这对茅盾的手稿所述:“1907年转入新办的植材高等小学。植材的前身是中西学堂。”又是一个佐证。

  民国始(1912年)植材高等小学更名植材小学,校长由沈颂年担任。由此推算,徐晴梅任校长时间在1907至1911年,共五年。“任教期间,得浙江袁提学史奖给“实力尽职”文凭。”徐晴梅聘用贤达担任教师,有本地人,也有外镇人。据茅盾手稿所述,“教国文的有四个老师,一个就是王彦臣(笔者注:“一大卫士”王会悟的父亲)……他教的好象是《礼记》。一个叫张济川,外镇人,他是中西学堂的高材生,由校方保送到日本留学两年回来的,他教《易经》,又兼教物理和化学……另外两个国文教师都是镇上的老秀才,一个教《左传》,一个教《孟子》。”教《孟子》的老师叫周渊如,有一次解释“弃甲曳兵而走”一句时,少年茅盾敢于发表自己看法。教《左传》的老师叫张之琴(子岑),对少年茅盾好评有加。茅盾有个同学于1944年在《文坛史料·怀茅盾》一文中称“当时他的国文成绩,已为全校冠军,教师张之琴(子岑)先生尝抚其背道:‘你将来是个了不得的文学家呢!好好地用功吧!’他听了这种奖励的话,益加奋勉。”

  这段话并非空穴来风。当年茅盾在植材小学就读时有两本《文课》(即作文本),是在1980年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文物仓库的“旧书山”中找到的。这两本《文课》共三十七篇文章。长短不一的眉批、夹批和总批约有上百条。

  从这位令人尊敬的国文老师所写的评语中,可以看到字里行间给予他的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和启发。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一文审阅后,教师无比兴奋地批曰:“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在《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阅后赞赏道:“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可以想象,这位老师以深邃的洞察力,似乎已看到一颗文学新星在东方冉冉升起。作为文学巨匠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素是多元的,但小学老师在辛勤培育中所倾注的心血也是不可低估的。这位国文老师不仅能“识才”,而且善于“育才”。在《学部定章学生毕业以学期为限论》一文中,少年茅盾主张打掉束缚人们的老框框,提出要打破学部关于学生能否毕业,“惟学期是察,而学力不论”的定章,老师立即站到学生一边,评曰:“急思升学,冀看祖鞭,实属有志。”教师如此善于激励学生,无疑使茅盾在文学大道上起步时就获得了奋力前进的动力。


编辑:张莉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