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峥嵘岁月里,他们相伴相守 漫长光阴里,他们常念乡情

2018年04月03日 08:35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颜明芬

  相伴相守伉俪情深

  1942年,吴印咸在延安为徐肖冰、侯波拍的结婚照。

  20世纪50年代,徐肖冰、侯波在北京中南海。曹建树提供

  2009年10月27日与2017年11月26日是两个令人悲痛的日子,徐肖冰、侯波与他们投身大半个世纪的摄影事业诀别了。昨天上午,当侯波的骨灰随丈夫的一同撒入运河水,与家乡人民永远在一起,他们的爱情也必将随连绵的河水,一直诉说那峥嵘岁月里的生死相随。

  20世纪30年代,徐肖冰与侯波相继从浙江桐乡和山西夏县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他们以摄影机和照相机为武器,再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富强的战斗历程,也写下了自己壮丽的一生。

  看着追思会上二老的照片,那相依相扶的样子,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始终从容而恩爱,让人不由联想到,他们一辈子就是这样携手走过来的吧……

  爱最初的模样,是一篮小枣的婚礼

  据家属回忆,侯波在医院的2425个日日夜夜里,即使到后来不能讲话了,甚至是神志不清了,当听到电视里播出《延安颂》的旋律时,她眼里顿时散发出明亮的光芒,这是她一生最爱的歌曲。延安,不仅是二人投身革命的地方,更是二人相知相爱的开端,那里记录着彼此年轻时最好的模样……

  说起二人的初相识,原是一篮小枣定下的情缘。那是1942年的春天,延河的岸边鲜花烂漫,柳笛声声,徐肖冰、侯波在组织的介绍下相识并相爱。最初,侯波的一些同学劝告她,徐肖冰是来自上海的知识分子,双方差距大,要慎重考虑人生大事。但侯波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冒着日寇的枪林弹雨,手持相机的战地记者身影。

  一个关于徐肖冰的战地记述使侯波心灵震撼——在“百团大战”的一次战役中,不怕死的徐肖冰又一次冲到前沿最佳拍摄点。敌人的炮火紧密响了,徐肖冰和冲在第一线的战士倒在炮火下,不见了踪影。敌人被打败后,我军在打扫战场时,看到一个新隆起的土堆在微微颤动,战士们一阵紧张的挖掘,这时,怀抱相机的徐肖冰突然蹿起,对着战士们一阵拍摄。就这样,一颗少女的心被打动了。

  后来,19岁的侯波嫁给了年长他8岁的徐肖冰。组织上给了他们一间几平米的窑洞作洞房,一张木板床又加了一块木板作婚床,老乡们送来的一篮延安小枣作为招待战友们的婚宴,从此,延河畔、宝塔山下留下他们相爱的足迹。

  君心似我心,一生执守摄影事业

  2010年,家属准备将徐肖冰保存的大部分摄影作品和各种图书资料捐给家乡,考虑到需要整理相关资料,现为桐乡市博物馆副馆长的张小平被指派到了北京。

  “当时我住在二老的儿子徐建林家中,很幸运能够和侯老有半年多的相处时间。侯老喜欢笑,那种笑容朴实真诚,发自内心。天气好的时候,她会在主卧的阳台上,静静地写字,或是整理过去的照片,和我讲述往昔的峥嵘岁月。”虽然历史种种皆能从报道、书本等处获知,但亲身经历的人向自己缓缓诉说过去,张小平觉得分外动容。

  在侯波眼中,丈夫徐肖冰是个一心扑在摄影事业上的人,即使回到家中,也总是在埋头研究他的摄影。但她对丈夫的这股痴迷劲非但不反感,反而在耳濡目染中,渐渐也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初,母亲并不会摄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慢慢学习并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徐建林说,母亲拍了许许多多的照片,她视若珍宝的还是与毛主席的一张“特殊”的合照。

  1949年5月,侯波去香山协助徐肖冰等完成毛泽东各种国事活动的摄影工作。一天,毛泽东接见一个苏联代表团,侯波与徐肖冰及新华社记者陈正青为此去香山拍照片。会见结束后,毛主席招呼他们坐下聊聊:“今天不忙着走,大家坐下来认识一下。”他问侯波是哪里人,侯波说自己是山西夏县人。主席说:“哦!你是关云长的老乡啊!”和主席聊了一会儿,起身告辞的时候,主席提议:“来!咱们大家照张合影吧!”陈正青安排他们夫妇两人一左一右地站在毛主席身边,毛主席把侯波拉到中间,说:“不行,不能这样站,女同志是半边天,要站在中间。”

  这张由陈正青拍摄的珍贵照片始终珍藏在他们夫妇手中、心上,也使他们兴奋得几宿没能睡着。如今侯老过世,儿子徐建林将这张极具历史纪念意义的照片捐给了徐肖冰侯波纪念馆,“二老留给我们的东西太珍贵,我们家人一致觉得应该把它们交给国家,特别是父亲的故乡桐乡,这里是他一生的眷恋与归宿。”

  徐肖冰、侯波在中南海摄影科一干就是12年。在徐建林的记忆中,二老的工作很忙,“特别是母亲,她基本和摄影器材时刻保持立即行动的状态,她的摄影包永远准备得好好的,白天黑夜都在手边。”二老虽不轻易说爱,但他们执守一生的摄影事业却很好地诠释了爱一个人,守一份爱情的信念。

  与子偕老,魂归故里,生死相随

  离休后,徐肖冰和侯波更多地拿起了照相机,一起投身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做时代的记录者。许多人都说,二人形影不离、宛若一体,生活、工作时时都在一处。

  20世纪90年代初,桐乡决定筹建一座以侯波、徐肖冰两人命名的摄影艺术馆,此事得到了二老的热情支持,他们还将自己一生创作的2700多件电影和摄影作品捐给家乡。谈及此事,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山西夏县原是侯波的故乡,本也打算建一座摄影艺术馆,但侯老本人更愿追随丈夫来到桐乡。经此一事,最终该馆被正式命名为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因为徐老特别提议将妻子的名字放在自己前面,足见其对妻子的尊重与二人的伉俪情深。

  侯波对丈夫的追随是静默而如一的,徐肖冰对妻子的呵护也是温柔而长情的。2006年,桐乡市领导去往北京为徐老过九十大寿。“当时我们一行到达北京,没想到徐老特地找了家山西饭馆招待我们。”市博物馆馆长张新根回忆此事,依然历历在目,因为妻子是山西夏县人,徐老便特意用山西特色款待自己家乡来的客人,算是替妻子尽地主之谊。

  “2009年10月底,父亲徐肖冰去世后,我们将他的骨灰撒在了桐乡的运河中。这次母亲去世,我们遵照她的遗嘱,同样将她的骨灰撒在桐乡的运河里,与父亲、与家乡人民永远在一起。”徐建林动情地说,桐乡是徐肖冰的故里,他将长眠于家乡的运河,而这也是妻子侯波一生追随的归宿。


编辑:潘霞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