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风雨石栏桥

2018年03月26日 08:51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清风

  石栏桥位于河山镇镇区南一公里处,南北走向,为三孔两墩平板石桥。桥面三跨,每一跨平架两块条形花岗岩巨石,中间铺置若干方形小石板;每个桥墩由三块条形花岗岩巨石竖立而成,上下各置一块方柱形长条石做石梁石基,石梁伸出桥外,形成桥耳。石墩中间柱石比边上两块石头的颜色要黄,看得出质地要嫩一些。桥堍由石块垒成,面河侧结构跟桥墩一样,竖以三块条石拄护,上下也各有石梁石基。桥顶正中两块额石外侧刻有阳文魏碑体“石栏桥”三字,字迹清晰,遒劲有力。南墩中间柱石北面刻有一条形旗幡,旗幡上方顶着一朵祥云,下方是一朵莲花,旗上刻“大明成化贰拾贰年九月重建”字样,“成化”二字已模糊难辨。

  石栏桥形态刚健,线条简洁,与清澈的河水、蓊郁的林木相得益彰,自有一种古朴简约之美。除桥面部分石板石有残损及更换外,桥身整体结构基本完整,这座古桥历经500多年风霜而依然能保持现在的这副模样,实属不易。

  此桥是早年张褚到河山(含村庙)的必经之路,所在陆路也是脚力时代河山与洲泉之间的主要通道。旧时石栏桥港是本地的一条大河,石门与新市两大古镇之间的水上交通多经由此河,因此,石栏桥实际上处于一个水陆交通要冲。桥两岸有不少店铺,形成一个以桥为中心的小型集市。据桥南的老陈回忆,南岸有药店、轧棉花店、茶馆等,北岸有茶馆、羊肉店、面店、豆腐店等。店铺面河临街而开,大都为两层楼房,底下营业,楼上居住,朝街有窗户,打开时,“吱呀”一声,就像《水浒传》里潘金莲首遇西门庆一样。小街靠河一侧有带座椅的木栏杆,供人休憩。市声喧嚷中,人往靠椅一坐,看水上舟楫往来,桥上行人匆匆,疲惫顿消。

  老陈告诉我,民国时新市到石门、新市到桐乡、嘉兴的商船、货船、信板船(航船)都经过石栏桥,且常在此停靠,故此处也是一个繁忙的小码头。桥边曾居有四个模样俊俏的年轻女子,各具风情,兼有才艺,卖笑卖唱,博有“四大美女”的名头。遂有八方宾客慕名而来,过往船工泊船登岸,与之饮酒作乐,有时通宵达旦,更增添了此间的繁华。

  1958年随着崇德桐乡两县合并,张褚乡也被并入河山乡,河山集镇所在地含村庙头便兴旺起来,所在水道无量桥港开始忙碌,石栏桥港便遭冷落,石栏桥这个小集市也随之衰退。

  老陈说,民国时桥北有个人物,绰号“癞痢阿三”。此人善观水文天象,能准确预测天气变化,因此又有半仙的称号。其实半仙也不是能通天神,他的秘诀在于密切关注河水水位,每有变化,便在石栏桥桥墩上用油漆涂一个印记,根据水文结合天象来预测天气。因此附近百姓又把石栏桥叫做“涂印桥”。

  关于石栏桥的来历,有一种说法,说现在的这座老桥,也不是最早的石栏桥,最早的石栏桥在东南约200米的跳里自然村。跳里的老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南宋时,有一宋姓南渡客,流落在杭嘉湖一带,靠乞讨度日。一日,他在余杭遇到一个算卦的道士,便向他卜问前程。道士将手望东北一指,说,走吧,看见有鲤鱼跳起来的地方便可停下来,那就是你的福地。南渡客遂往东北而走,走了不知多久,来到一条河边,觉得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忽然,水面上“哗啦啦”一响,跃起一条鱼来,“啪嗒”一声,恰好落在自己旁边——一看,正是一条红背大鲤鱼!

  于是南渡客想起道士的话,就地结庐而居。此地原先多荒滩野地,他就垦荒开地,种田养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是天道有助,渐渐发家,后又经商贸易,积累了巨额家财,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富翁。乡人都称他为宋百万,久之真名失传;所在地方也被叫做“跳鲤”,后来则演变为“跳里”。宋百万鼎盛时期拥有上千亩田地,跳鲤一带几个小村落的乡民都是他的佃户,房屋层台累榭,仆人丫鬟更是不计其数,老宋说自己祖上就是宋家的长年。宋百万为人至孝,富贵不忘老母,派人千里迢迢把母亲接来享福。宋母看到儿子这么富有,非常高兴,她对儿子说,你发了财要做点好事,后面这条河没有桥,老百姓过河非常不便,你就在河上造座桥吧。宋百万依言而行,就在当初鲤鱼跳起来的地方造了一座石桥。为防行人落水,桥上还筑有石栏杆,故而得名“石栏桥”。

  且说宋百万富贵以后滋生骄奢之心,渐渐地,原先的勤劳俭朴等美德荡然无存。他在南岸石栏桥旁建造了一座豪华楼台,专供与人宴游享乐之用,民间戏称为“白相楼”。于是白相楼天天酒宴,夜夜笙歌。

  俗话说,仆凭主贵,仆因主骄。宋百万的仆人们也变得骄狂起来。一日,两个仆人在大门口打年糕,来了两个乞丐,讨要年糕吃。仆人不理,继续挥舞大捶。可能是饿慌了,其中一个乞丐竟然屈身低头到石臼里去抢!此时正好仆人的大锤落下来,打在后脑上,死了。另一个乞丐一看,飞也似地逃跑。第二天,宋家的大门外聚集了上百个乞丐,吵吵嚷嚷,讨要说法。这时,一个烧火丫鬟听到外面喧闹声,好奇地跑出来看热闹,一时忘了里面燃着的灶火。也是合着宋百万倒霉,灶间柴草突然起火,播延开来,引发大火,把个宋家上百间房屋烧得一干二净。待到房屋成为灰烬,乞丐们一哄而上,把金银财宝等值钱的东西抢得精光。

  大火也使宋家大小人口死伤惨重,宋家遭遇灭顶之灾。

  宋百万看看自己大势已去,长叹一声,携残存家眷,远走他乡,不知所终。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白相楼也很快被毁。只有石栏桥依然挺立,人们在它上面往来如故。

  过了几百年,到了大明成化年间,跳鲤一带百姓考虑自宋百万没落以来此地再无大人物出现,乡民复归贫困落后,遂把原因归咎于石栏桥的位置不好,破掉了跳鲤的风水。实际上更可能是道路通行的需要,人们决定将石栏桥整体向西北搬迁,即迁往河的上游大约两三百米。这一年是大明成化22年(1486年),重建后的石栏桥除了没有以前的石栏杆,其余不变,名字仍沿用旧名。

  如今,古道湮没,集市匿迹,但石桥历经沧桑依然矫健,它静卧在石栏桥港上,为两岸百姓的来往提供方便。


编辑:吴俊华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