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三农
“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现代农业成菊乡农民增收“新亮色”

2018年03月22日 08:26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朱灵洁 通讯员 夏建兴

  【产业振兴】春分已至,乌镇镇董家村成片的田地里,绿油油的茭白新苗在春日的微风中摇曳,在淅淅沥沥的雨水浸润下,以“白、嫩、壮”独特品质享誉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董家茭白逐渐饱满,大棚内的春茭已长成一米多高,正呼之欲出。

  沈建明,乌镇镇南王村的茭白种植大户、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社员,这些天,他正忙着给露天种植的70多亩茭白进行匀苗。

  “咱们董家茭白质量好、名气大,茭农基本不用为销路发愁,经销商直接来合作社拿货,有多少要多少。”望着面前长势喜人的茭白,沈建明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去年茭白的收购价达到了4.6~4.8元/公斤,效益不错,今年我又将露天的茭白田从82亩扩大到了125亩,看这长势,今年的收成应该可以更好。”

  近年来,董家茭白基地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3500亩左右,市场价格却在稳步提升,同样是一亩茭白,为什么在董家茭白基地效益就这么好?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永根坦言:“董家茭白丰产丰收,离不开这里水质好、土质好的自然条件,而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合作社多年来坚持走的标准化的种植管理体系、完整的供应链和良好的市场口碑。”

  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为茭白注册了“董家”的商标,从合作社销出去的茭白都是打着“董家”的牌子,如何让农民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茭白品质,张永根费了不少心思。合作社和所有营销户签订了质量承诺书,而营销户就和农户达成协议,必须保证收购上来的茭白无农药残留等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

  这几年,董家茭白先后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等质量认证,并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建立茭白产品质量安全全程信息化监管体系以及二维码溯源系统,牌子越打越响,市场知名度逐年提高,为了和市场上的其他茭白拉开档次,董家茭白开始另辟蹊径,走精品化之路,除了进批发市场的茭白采用22公斤大纸箱包装,合作社还推出了0.5公斤、1公斤、2公斤等不同规格的礼品装,主攻超市方向。

  为了壮大这一产业,合作社还将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将采收后剩下的茭白秸秆售卖给运北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将万亩董家茭白基地秸秆转化为万头湖羊饲料,给茭农每亩增加了700元左右的收入。同时,羊吃了茭白叶青饲料所产生的羊粪是优质的有机肥,卖给茭农又能用来肥地。这就实现了合作社、茭农、生态环境三者的共赢局面,生态循环效益开始凸显。

  2016年,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还建起了专业型益农信息社,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如今合作社不仅拥有专职信息员,还配备了培训体验教室、农技超市、蔬菜农残监测设备和质量追溯系统、上网三农信息触摸查询机和气象信息实时服务终端等信息设备,同时还设有茭白科普馆、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庄稼医院、农资供应联系点等配套服务设施,在为茭农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培训、专家指导、农残检测、产品销售、品牌宣传、经营管理等全产业链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茭农的收入。

  这一头,一根茭白改变了一个村,成就了4000多名茭农的致富梦,另一头,一只湖羊也改变了传统养殖模式,让村里人赚起了城里人的“养眼钱”。

  踏进乌镇镇南王村的湖羊农庄内,“咩咩咩”的湖羊叫声十分悦耳,在该基地现代化的羊舍里,现已有4000余头湖羊入住其中。

  基地负责人王红飞经营的这个以“羊”为特色的江南湖羊农庄,是在运北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养羊场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占地面积26亩。

  羊舍内环境干净整洁、通风效果好……与人们传统印象中又脏又臭的羊圈不同,这里的湖羊居住的羊舍算得上“五星级”标准。走进其中一间羊舍,你能看到室内有自动莲蓬头、自动饮水系统,无论什么季节和天气,这里的湖羊都可以享受到最舒适的生活,在基地的北面,还有一片宽阔草地,管理人员会定期把湖羊带出去运动,此外,还有专门的防疫人员定期为湖羊开展消毒防疫工作等。先进的设备、标准化的养殖模式令许多前来参观的人赞叹不已。

  但农产品生产养殖周期长,受市场行情影响大,湖羊也不例外。前两年,湖羊销售行情低迷,正当别的湖羊基地愁着湖羊价格低卖不出去时,王红飞在自己的基地内推出了“观赏羊”“烤全羊”“烤羊肉串”等特色项目,在湖羊身上进行了一场供给侧改革的实践。

  “同样一只羊,卖活羊只能卖几百元,而一只烤全羊价格最高能翻几番,靠的就是休闲旅游的带动,产业要发展,附加值要提高,就是需要借鉴这些方式。”于是,王红飞在突出湖羊产业和羊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湖羊文化长廊、野炊烧烤休闲区、中国桐乡羊文化博物馆以及观赏羊活动区,从新疆、内蒙等地引进了十多个不同类型、品种的稀有品种羊。在这里有长相奇特的多角羊、温顺雪白的多赛特羊、黑头白身的杜泊羊,甚至还有风靡网络的羊驼等,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园内参观体验,游客不仅可以切实体验湖羊养殖的整个流程,了解各种羊的习性知识,还能吃到原汁原味的湖羊肉。通过发展休闲农庄经济,延伸产业链,王红飞逐步尝到了农旅互促带来的甜头。

  近年来,合作社还与桐乡本土优秀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香当赞”品牌羊肉系列产品——真空袋装红烧羊肉、砂锅羊肉等,运用“互联网+”,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据王红飞透露,去年一年,来农庄参观的游客有近8000人次,湖羊与羊肉产品的总销售额达到了600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益,今年,王红飞还计划在羊舍内引入自动化清粪系统,进一步节省人工成本。与此同时,他还给农庄定下一个“小目标”,就是创建省级美丽牧场,通过农庄应用机械化养殖技术和环境的改善提升,让前来参观、体验的游客更觉不虚此行。

  【数看桐乡】如今,菊乡大地这片沃野上,像这样一根茭白、一只湖羊的“农业传记”还在不断书写。201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2.6%;农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2.23%,位居嘉兴第二。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农业转型发展,以载体平台引领现代农业,以农业“两区”为载体,累计建成粮食功能区99个,面积16万亩;培育建设“四有四化”标准的特色精品农业产业基地18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其中已建成的石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成为全省十大标杆性园区。以实施“12355”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试点工程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和产业兴旺,目前,全市已培育创建现代农庄36家,建立星级农庄10家,其中杭白菊产业链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殷家漾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农业特色村,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553万人次,实现收入5.1亿元。同时,结合农业转型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农业装备提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市实施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试点县建设,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建成农业物联网基地13个,建立市级智慧农业云平台和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有43家农业主体基地接入云平台系统,实现远程数字监控和网络化管理。

  【记者手记】桐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发展现代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有传统农业大市的优良基础。近年来,桐乡在农业产业上以“接二连三”的方式补齐现代农业的发展短板,让耕耘在菊乡大地上的农民不仅获取了种养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还分享了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效益,真正把产业发展落到了促进农民增收上。我们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菊乡大地上的实施和全面推进,“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梦想即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开栏语:“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如何推进乡村治理?连日来,“乡村振兴”成为桐乡人从案头到田间地头的热议话题。即日起,本报推出“乡村振兴看桐乡”栏目,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方面反映近年来桐乡在“乡村振兴”这张图纸上描绘的壮丽图景。


编辑:张莉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