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她们扎根在各行各业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力服务桐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追逐中国梦的巾帼力量

2018年03月08日 08:39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朱方红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又是一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女性,作为“半边天”,她们扮演着妻子、母亲、媳妇、女儿等众多的角色,看似柔弱却又无比刚强。她们扎根在各行各业,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勇于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在助推桐乡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巾帼逐梦。在今天这个喜庆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走近“半边天”,翻阅她们的人生足迹,感受女性世界不一样的人生情怀。

  王慧华:追逐梦想不停息

  3月6日,和往常一样,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里特别热闹。临近下班时间点,依旧有不少病人不时来到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麻烦”。

  这名帮助女性患者解决“麻烦”的医生,名叫王慧华,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也是妇科的负责人、主任医师。聊起职业生涯,王慧华归结于小时候对医生的崇拜和自豪感。

  很多年后,王慧华从上海同济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于她,梦想落地了。救死扶伤,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是她的初心,也是她的真实写照。

  这几年,随着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王慧华在妇产科门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时候她留在住院部,做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手术。工作22载,王慧华清楚地记得,最忙碌的时候一天得做七八台手术,有时一站上手术台便是一整天,可她从来不觉得这些是“辛苦活”。

  “王医生,你什么时候门诊,我下次再来找你。”“王医生,你说怎么办,我想要个孩子怎么那么困难。”“王医生,我的囊肿没事吧?”……有一种幸福,叫做被需要,王慧华就是在被需要中,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

  桐乡曾有医生去青海支援医疗建设,王慧华便是其中一员。她不仅在当地出诊,还在那里开展《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讲座,将自己的妇产科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医生。今年,桐乡“医共体”建设成了热门,王慧华又第一时间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与相关科室负责人前往屠甸、濮院、乌镇等地的卫生院,开展“医共体”对接工作。

  如今,王慧华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同时,也带领着她的妇科团队不断向前“奔跑”。为打出“妇科”的品牌,她们自我加压,打出了“两年内力争达到浙江省县级医疗龙头学科水平;2~3年内,医疗水平争取看齐地级市三甲妇保专科医院”的目标……

  这次“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王慧华联系了省妇保院,他们将派出专家来桐乡第四人民医院义诊,而她自己则将带着她的妇科团队去乌镇义诊。

  更让人敬佩的是,时隔20多年,王慧华又重新拾起了书本,攻读博士,在开拓自身视野的同时,为团队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这样的女医生,能不让我们感动吗?

  张爱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妇女是蓬勃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在事业上,敢闯敢为、勇立潮头,在桐乡大地上蓬勃绽放。

  张爱娟,是浙江天铖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记者对她的初次印象是在去年市妇联举办的女企业家协会会议上,她以“不忘初心,美丽前行”作为发言主题,与大家分享了40多岁后创业的故事。一路娓娓道来,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之后,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人们才知道,剧中不少主角的服装便出自她的企业。那段时间,“天铖制衣”也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一路串红,吸引了不少媒体争相采访和报道。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关注的热度已经退去,可张爱娟做好企业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

  这几天,她正在为新产品开发而忙碌着,源源不断的订单以及下半年的新品,让她每天都变得很充实。

  谈起自己的创业故事,还得追溯到15年前,那时她在一家企业里工作,生活安逸而舒适。那一年,她所在的企业遭遇转资,几十年的工作历练,让她萌发了要去闯荡闯荡的想法。刚开始,她借了30万元,在高桥街道南日集镇附近租了3间农民房。

  创业的日子再难再苦,张爱娟始终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选料、打版、制版、验片、净样、缝制……一点一滴,再小的细节都会被张爱娟要求“不能放过”。正是凭着凡事亲力亲为,高标准严要求,熟稔服装每道工序标准……渐渐地,张爱娟在客户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口碑,企业也步入了发展正轨。

  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2012年经济行情不佳,很多企业外贸订单大幅受挫,张爱娟的企业同样面临无订单可生产的窘境……在这样的形势下,张爱娟展示出了企业“掌门人”的魄力,及时调整市场战略,学会多条“腿”走路,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也正因为勇敢闯过了这一关,这几年,张爱娟干事业的劲头更足了。她从最初的贴牌到接外贸订单,再到后来的内销以及现在的自主研发,先后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和服装生活馆……这一路走来,她比谁都更脚踏实地,用自己的产品质量说话,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经营企业。

  如今,张爱娟的企业已风生水起。追求精致、高端的产品,是她不变的初心。这几年,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始终站在品质、时尚的前端,企业每年都在设计研发上投入超百万元。更让张爱娟感到企业有“奔头”的是,儿子已经长大,作为“新鲜血液”加入到了自己企业。

  未来,让她充满了期待。

  潘玲薇:田园圆梦的农村女能手

  如今的农村,是一片热土。一些热爱土地的女能手,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照进了现实。

  “我就是想让大家天天吃到新鲜的水果。”在梧桐街道民安村的天天果园里,负责人潘玲薇回忆起初涉农业时说,当初的想法很简单,觉得生活条件好了,水果需求量相应提升,销路应该不是问题。

  抱着这样的想法,2009年,她和老公结束了之前的工作,一门心思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果园农业的建设上:投入100多万元的资金,承包了130多亩土地,种起了猕猴桃、黄桃、水蜜桃……

  有心的潘玲薇还不忘在果园实施套养技术,在果树下养起了鸡、鹅,卖起了鸡蛋。第一年,靠着鸡、鹅、鸡蛋等生意,慢慢有了赢利,之后,猕猴桃上市,天天果园也开始被人熟知。

  “不断的投入,停不住的发展。”这是潘玲薇对自己创业之路的归纳。她告诉记者,做农业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艰辛得多,栽培技术不到位,水果产量就会减产;销售市场打不开,挂在枝头的水果随时有可能烂在地上。农业还惧怕天灾影响,台风、暴雨一来,水果产量同样受挫……

  这几年,潘玲薇的发展并不顺利,遭遇了台风,遭遇了市场的不景气,但这些都不曾压垮她好好做农业的信念,反而给了她更多的发展思路。随着乡村游的逐渐走红,潘玲薇意识到了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及时调转发展的方向,在果园里张罗起了基础建设,挖了鱼塘,建起了野火饭基地。

  去年开始,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天天果园成了热门的野火饭基地,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在天天果园里,烧野火饭,赏美景;水蜜桃、黄桃上市之时,这些水果也成了大家热衷采摘的对象。在这一年,潘玲薇真正尝到了农业转型的甜头。

  阳春三月,外物复苏,潘玲薇的果园里,也是一片春的景象:各种钢棚被搭建起来了,火龙果、桔子等果苗也将被种下……“从5月开始,采摘可以实现天天有新鲜水果摘了。”潘玲薇开心地表示。


编辑:吴俊华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