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童年游戏

2018年01月25日 09:13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西楼

  每一代人都有独特的童年记忆。这种记忆总是借助一定的媒介深深印刻在长大了的孩子的脑中。当有一天我们开始回首这段有记忆的人生初始岁月时,总是充满无尽的感慨。这种感慨,既包括对逝去岁月的淡淡思念,也有对时代变迁、新人辈出的深深感慨。当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汇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民间的文化历史。这种历史需要传承。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说,“一个人的童年最好在农村度过”。我有幸生在了农村,在祖辈传承下来的土游戏中度过了童年。今天,回忆起这些儿时的游戏时,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格

  农村儿童的娱乐相对简单,借助的媒介也随手可得,“格”可能是最简单的娱乐方式了。取一张普通的纸,哪怕是香烟壳子也无妨,就可以折成一只“格”。格呈正方形,有四只角,有正反面。打格就是将正面打成反面。我们往往先躲在家里,将能收集到的书本、纸头、硬板纸堆在一起,然后兴奋地折格。折完,将大大小小的格放入口袋中,到别的伙伴家里比赛。

  有时,有人折了一只特别大、相当厚的格,俗称“老包子”,众人十分羡慕,纷纷掏出自己的格,想去赢“老包子”。“削”是十分厉害和惯常的打格方法,只要躺在地上的格有一个角翘起,就有机会把它翻转来,来一次四两拨千斤的精彩表演。诀窍全在于:一自己的格要有一定厚度,二削时要讲究力度、角度。如果有人用一只不起眼的格赢了一只“老包子”,大伙就十分敬佩,对这只格也格外尊敬,奉若神物。有一阵,打格潮很热,我一度将上年级用过的书本全都拿来折格了,以致后来想复习时都没有课本了。

  洋片

  洋片是我们这一代人绕不过去的经典玩意儿。就是这一张薄薄的画着花的纸片,让童年变得绚丽多姿、充满期待。洋片是一大张不厚不薄的纸,画着诸如八仙过海、封神榜、变形金刚等那个年代经典动画片的人物造型,买回家自己动手,用小剪刀一张张剪下来,叠在一起,慢慢欣赏。

  由于洋片上的人物造型千奇百怪,所以小百戏们对它充满了好奇。比如村头小店里在卖《圣斗士星矢》,有一个人买到了,在大伙面前炫耀了,大伙便迫不及待跑去。有时,有人在镇上买到了《希瑞》就牛气了,因为出市对孩子来说不容易,于是央求着父亲们出市买菜时顺便带一张来,但这往往不能如意,因为父亲们会因不识洋片而误买,他们总以为洋片花花绿绿都是一个样的,哪晓得里面的奥妙!

  洋片,除了欣赏之外,还用于玩。那时,流行玩“二八杠”,玩法简单直接。我们这些小百戏总是吃过中饭,拿着一刀刀洋片,聚集在一家打牌。如果碰巧赢到了“擎天柱”、“姜子牙”之类的“洋片头子”,便要偷偷藏起来。而如果有眼尖的看见了,就要嚷起来,还要联合大家要求你拿出来玩,此时难免会有冲突,弄不好,还要打架。记得当年打洋片最节棍的是黎杰和冰杰,他们每次都拿一大袋洋片来,出手也阔,一把放上几十张甚至上百张,而一般胆小的也就放个几张上去。有时,甚至还背个篓箕,十分强悍的样子,一副要大战一场的气势。因此,只要有他们两个在,打洋片的场面就特别热闹。大家都想看看激烈的场面和最后的输赢情况,以便回去的路上作谈资。黎杰输了还要耍赖,有时输完了还要抢,因此很多人不喜欢和他玩。小小洋片,承载了太多的童年记忆。至今,遇到儿时的玩伴,也时常提起当年聚在一块打洋片的往事,那场面多么令人怀想!

  竹筒枪

  那时,村西头长春家的地里,长着一棵叫不出名的树,树上长着一颗颗密密麻麻的小粒子,圆圆的,硬硬的,青色,一片枝叶上总有百来颗。我们几个小伙伴总是抢着爬上树采摘,不会爬树的只好仰着脖子在下面等上去的扔下几片树枝来。采下的小粒子用来当竹筒枪的“子弹”。制作一把竹筒枪很简单,到竹园用桑剪剪一节竹子,弄成两头空,找一根筷子用小刀把上半根削薄,下半部保持原样,在竹筒头上塞进一颗粒子,如果用筷子猛地一插能将粒子顶出则正好,太长就削短一些,太短顶不出只好重新削一根筷子。这个游戏就是用筷子将粒子顶出发出“啪”的响声,但不是每次都能发现响声,稍有偏差或力道不足就不会奏效,有时筷子会折断,有时竹筒会撑破,只好重新做过。虽然简单,我们却乐此不疲,拿着这个武器满村跑。记得当时,全村就这么一棵粒子树,我们总以为别的村上的孩子跑不起这游戏。后来,土地平整,树被砍了,竹园也没剩下几个了,这个游戏就再也没法继续了。

  童年汲取的精神养料是终身受益的,从这个源头出发,一个人可以走得很远。我怀念那个由格、洋片、竹筒枪构成的单调而又丰富的童年,怀念那些流着鼻涕、调皮耍赖的儿时伙伴,怀念那时清澄明亮的自由天空。


编辑:张莉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