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吕留良诗歌里的乡村风情

2018年01月09日 12:49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王利明

  桐乡崇德乡绅吕留良先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文学家和时文评选家。他博学多才,造诣深湛,影响力大。

  吕留良诗歌中凸显的诗眼警句更为乡土文化的一部分,诗歌中的乡村风情值得品味。

  虽然当年的南阳讲习堂风貌不再,但讲习堂遗址的东庄池塘水清清草青青,清风拂过里青草揉动,响起的还是吕留良先生的诗文,这些诗文为我们后人留下可圈可点的风土人情,吸引激发我们用心去聆听用情去解读。

  诗歌只是他作品中很少的一部分,虽然诗歌不多,但浓缩的更是精华,“诗言志”,诗歌里处处体现人文性和艺术性。

  吕留良先生的诗歌里有极强的时代感,诗歌中描写了江南田野风光,记写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体现了时令气候,尤其是反映民生疾苦诗歌更有思想意义。

  吕留良生活的区域主要是江南杭嘉湖的乡村,他诗歌展现的是水乡田野风光。《东庄杂诗》中描写的就是旧时南阳村庄,也就是如今的崇福镇新桥村,当年吕留良抗清失败,蛰居东庄,东庄为吕留良归隐讲学之所。东庄,在吕留良的笔下是个远离官场远离尘嚣的地方。当然景物中的“独树”和“月轮”明显带有他的心情感受,体现了吕留良内心痛苦的感受。《园林早秋》是秋天的作品,早秋的景色具有江南特色,清晨里的景观“鹭翻黄荻影,雁落碧梧声”,诗情画意里是一个美丽的图画,鹭荻雁梧,翻落有声,展现秋天的一种动态美,可以和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媲美。《清池庵晚步》该是吕留良写景诗歌的极品,清池庵故地址在崇福西二里的地方,当年这个地方是很幽静清闲的,这首抒情诗,前六句写人写月写风写犬写雨,描绘出一个清净悠闲的天地,是当时吕留良先生闲居乡村时悠闲漫步的写照,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寄托作者的理想和追求,这首诗里的“石棱留月松,松盖受风匀”带有王维的《山居秋暝》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味。这样写景的诗歌很多。

  江南的风土人情也具有特色,历来被文人墨客所咏叹和描绘。江南风景在吕留良的诗文里得到体现。《过西锦董雨舟次太冲韵》一诗是他在桐乡大麻西锦董雨舟家所见所闻,诗句“泥涂行灶晴缫茧,纸褙熏笼野焙茶”展现了水乡缫茧焙茶的农家乐场景,涂灶就是用泥巴砌个大的简易的土灶,烧水烧煮茧子,然后用农家的简陋机器缫丝。桐乡崇德历来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农耕特色明显,自己养蚕,自己缫丝,蚕丝用来织成丝绸,根据光绪《石门县志》记载,崇德历来缫丝很多,有时把蚕丝卖给商贩又转卖到大上海。焙茶就是自家把采摘的新茶用来烘焙。诗歌体现作者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和赞许。

  吕留良著名的诗歌《田家女》是直接反映清初的农村荒凉破败、民不聊生的现实,可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也是风土人情的体现,“田家惜人工,踏车用寡女,但愁苗叶干,岂问荒机杼!”诗歌里描写了当年干旱严重,苗叶快要枯干了的情况,田家让本来在家织布的寡女去踏水车了,踏水车很费力,是男儿的体力活,让寡女也来踏水车,诗中的主人公是个寡妇,按理说在家纺纱织布,让寡妇踏水车抗旱,有点悲惨。纺纱织布虽然没有正面展现,从诗歌里可以看出农家纺线织布的场景,当时妇女主要是在家纺纱纺棉,然后织成纱布的。这种男耕女织的状况延伸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午日有怀》二首是写端午节日的诗,端午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日子,亲人团聚庆贺,挂艾草吃粽子。这样的日子吕留良也非常有感触,第一首写端午的感慨,前四句写端午节儿童的欢乐,一个“喜”字,一个“惊”字十分的传神,后四句联想到岁月流逝中作者的沉痛心情,“昨夜寒林闻石语,何如倚棹逐吾徒”表达吕留良思念故乡渴望回乡愿望。《岁除杂诗》是一组在过春节时的感悟,诗中也详细写到了过年过节的一些民风民俗,“老怕逢除夕,穷思罢过年。儿号买花鼓,妇促买花钿”,诗句里写出因为贫穷而怕过年,小孩儿要买花鼓,妇女要买花钿。诗歌写出老百姓穷困潦倒的生活场景。

  吕留良先生诗歌里最具有思想性的是反映民生疾苦的内容。《东庄杂诗》,《乱后过嘉兴》《登句曲毗卢歌》《重过内家问范邻音疾》等诗歌比较直接反映清朝战乱给江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展现清朝的残暴统治下农村出现荒凉的景象。《田家女》是用白描的手法进行具体的描绘,描写反映农村的破败荒凉、民不聊生的景象。吕留良曾作组诗《岁除杂诗》《新岁杂诗》,诗中描述他家生活的贫苦,抒发他内心的辛酸。“荒岁盎无粟,人多庆籴平,平还须价值,荒岂免科征?”“爆稀知岁俭,门闹为天晴。欢喜无多日,漕军又派征。”不但写出贫困灾荒给人们带来不幸,而且揭示了清廷的横征暴敛才是人民贫苦的根源,把斗争的矛头直指清统治者。

  但也有很多诗歌是用比较委婉的手法用景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来抒发情感的,这些诗歌更具有艺术性。《季臣兄卧病欲荒园》是写吕留良三兄闲居田园,贫病交迫,但仍不忘国事,诗中有眼前景物的描写,有十年往事的回忆,有对武装抗清的关注,显示了当时生活的困穷。“乌云拥树乌头白,落日衔山鹤顶红”,十年台榭浑春梦,三月风花抵太平”是生活贫困的侧面写照。《重过内家问范邻音疾》二首里面的诗句:“村经乱后年年异,家到平时事事痴。蛛网尘生人病久,燕窝泥落客来迟”。诗歌通过蛛网尘土和燕窝泥落来表现生活的贫困,用意象来表达主题。这首诗写战后农村残破景象,是清朝统治下江南人民苦难的一个缩影。田园荒芜,村落萧条:“十五六年春梦过,不堪东壁对残晖”,怎一个“愁怨”了得。

  吕留良先生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从艺术角度欣赏,他的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修辞活用。

  晚村先生吕留良,这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时文评选家,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宝贵的财富,一直来吕留良研究会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吕留良的诗文集和吕留良研究成果的各种书籍,取得了很大成果,这些比较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的。我认为现在对吕留良研究取得成果后更关键的是要推广吕留良,让人们了解吕留良,让人们解读和欣赏吕留良,解读吕留良乡村风情的诗歌,是推广吕留良的一个很好的方面


编辑:张莉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