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从“水墨乌镇”到“云上乌镇”,蝶变中的乌镇每天都是新的

呈现“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的新乌镇

2018年01月05日 09:14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陈亚萍 杨文婕

  水系纵横的千年古镇,百步一桥的枕水人家,乌镇河道如网、桥通四方。4年前,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彼时,这座江南小镇的发展远景有着诸多想象空间。

  如今,在乌镇点击鼠标,联通的是全世界;在乌镇评说互联网,影响的是全球网络空间。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润泽,让这座江南小镇在翻天覆地中蝶变。

  从“水墨乌镇”到“云上乌镇”,蝶变中的乌镇每天都是新的。历经四届乌镇峰会的洗礼,如今的乌镇人站在新的起点、拥有新的视野、呈现新的面貌、享受新的体验、创造新的未来……

  新起点

  “大乌镇”拓宽发展格局

  乌镇变大了。

  去年,是乌镇划时代的一年。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原有的乌镇镇和龙翔街道、濮院的西浜村合并成为现在的新乌镇,地域面积扩大到了110平方公里。

  空间的延伸赋予乌镇新的活力,乌镇镇西浜村党总支书记徐玉良对此深有感触。“西浜村原本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他说,去年3月,南接高铁桐乡站、北连乌镇镇区的乌镇大道通车,让西浜村距乌镇西栅景区缩短至5公里。转瞬间,西浜村摇身一变成了投资者眼里的香饽饽。

  “做大乌镇,为旅游和互联网产业以及互联网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还带动区域发展形成一盘棋。”桐乡市委常委、乌镇镇党委书记姜玮说。

  变大的不只是地理版图,还有其由内而外彰显的宏大格局。

  一期一会,梦境再来。首届乌镇戏剧节始于2013年,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据乌镇旅游公司的数据统计,前五届乌镇戏剧节共有特邀剧目89部,300多场剧场演出,近7000场嘉年华表演,吸引游客和观众100多万人次。它的出现,让乌镇从一个“旅游小镇”,摇身一变成为充满浓郁气质的“文化小镇”。

  2016年1月,乌镇东栅、西栅景区之外,又多了乌村。在乌镇人看来,乌村是乌镇古镇游升级版的一次试验,有助于做大乌镇全域范围的旅游经济,增强各景点的联动效应。

  处处有景、全域宜游。近一年来,乌镇国际汽车露营地、小城故事等旅游项目快马加鞭;星巴克、梦桃与哈根达斯、弥茶……乌镇子夜商业中心的出现,让广大的乌镇居民兴奋不已,“感觉乌镇更高大上了。”

  未来,乌镇的全域旅游梦还将做得更大,不仅有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等新型旅游业态,还会有阿里拉酒店、花间堂酒店、帆船酒店、子夜酒店、国宾馆、会展中心广场以及宴会中心等旅游配套项目。

  如何用一个“大乌镇”带动多个“小乌镇”,释放出“1+1>2”的叠加效应……更多乌镇奇迹,正待谱写。

  新视野

  互联网产业重塑千年古镇

  乌镇变强了。

  触网四年,如今的乌镇既是传统韵味十足的水乡,又是浙江WiFi信号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既是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的旅游胜地,又是互联网企业纷纷落户的“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

  作为小镇首批入驻的互联网企业,乌镇互联网医院院长张群华依然记得,2015年开业之初许多乌镇百姓在医院门口张望的情景,对于这样一家挂着互联网名头的医院,他们充满好奇但又满腹疑惑。如今,“不出小镇就能挂上专家号”对于小镇居民来说已是驾轻就熟。

  精彩正在不断上演。去年11月25日,在乌镇互联网医院旁,全国首家互联网国医馆——乌镇互联网国医馆揭开面纱,这座占地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国医馆将成为集“互联网+人工智能+中医药”一体的立体体验馆。

  互联网产业热潮也催生不少本土企业纷纷触网,寻求发展。改变传统线下销售布局,开辟线上销售模式,年销售额超1.5亿元……尝到甜头的百年老字号“三珍斋”,去年又在乌镇建起了一座酱鸭博物馆。在腾讯众创中心这一方天地里,嘉兴壹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为数不多的桐乡本地创业团队。从2010年的“一传十传百”到如今“把数据回归商家”的传贝移动端,“壹传”在互联网转型的道路上走得很快,“在这里,我们有资源支持,还有那么浓厚的互联网发展氛围。”该公司CCO李子强说。

  过去4年,乌镇诞生了腾讯众创空间、凤岐茶社、平安创客小镇等众创空间;乌镇虚拟产业园正式上线,慧澳科技项目、以色列Sky Sapience公司无人机项目、德国GRECO项目等一大批项目成功落地,“互联网创业城”的说法正变得名副其实。

  项目引进来,服务跟上去。为让项目早落地早竣工,乌镇镇创新推出项目服务“最多找一人”机制,全镇组织成立工业、服务业和互联网产业项目小分队由专人负责跟踪。去年3月,“今目标”落户乌镇,乌镇镇互联网产业招商局局长沈剑宏成为其项目联系人。从公司工商登记、临时办公地点的协调到办公大楼的建设和装修等,他都一线参与。“乌镇的服务很实在,我们要抓紧项目建设的工期,为乌镇互联网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北京今目标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钮定良对乌镇招商铁军的服务给出了高度评价。

  新面貌

  小镇颜值与安全指数齐升

  乌镇变美了。

  粉墙黛瓦、木格窗……沿着子夜路一路往西,沿线的江南民居,整齐划一,无不凸显着乌镇特有的韵味。

  去年9月公布的2017年度年中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结果中,全省共36个乡镇达标,其中,乌镇镇获得了考核成绩第一名。2014年开始启动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的乌镇,也于去年迎来了“国家卫生镇”的荣誉。

  时针拨回到2012年。当时的乌镇,面临着“一流景区、三流镇区”的窘境,与其他很多乡镇一样存在着线乱拉、道乱占、车乱停等问题。这一年,乌镇以“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为重点,全方位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迄今已实施两轮“两区两化”三年行动计划。

  经过整治,乌镇曾经最堵的路段,如今变成了通途,曾经平庸乏味的道路,如今华丽变身。子夜路、环河路、姚太线等成为美丽道路的标杆,构建了环河路风情街。

  经过整治,乌镇的一些老旧小区,地面得到了硬化、墙面得到了美化,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说起小区变化,在苕溪新村住了30年的吴阿姨如数家珍。“外立面美观了、停车更方便了、乱拉乱挂的‘空中蜘蛛网’现象消失了、绿化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吴阿姨说,“很多居民都说我们小区‘亮’了。”

  为了打赢小城镇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乌镇一直不遗余力。

  去年3月,乌镇成立了“1+4+X”乌镇管家联动中心,整合综治、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便民服务等全镇所有部门和村(社区)的资源与力量,依托“乌镇管家”,线上线下联动,实现社会治理“一网联动”。目前,3700多名乌镇管家通过“乌镇民情”微信公众号、“平安浙江”APP和“平安通”等渠道,将收集到的道路破损、立面损坏、摊乱摆、线乱拉等问题及时上报至乌镇管家联动中心,实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网格化管理机制。

  近期,乌镇的一个智能垃圾桶成为“网红”,它的网红之路是由“智慧乌镇”物联网平台铺就的。“它就像一张网,将乌镇的消防栓、景观灯、窨井盖、垃圾桶等部分设备接入互联网,在上线的‘智慧乌镇’物联网平台指挥下高效运转。”乌镇管家联动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常春说,现在的乌镇有了一个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的“智慧大脑”。

  新体验

  美好生活就在指尖

  乌镇百姓变幸福了。

  慢,曾是乌镇的底色,可如今这延续千年的“慢”与彰显时代的“快”,通过一张网巧妙地融合在小镇人的生活中。

  免费WiFi全覆盖;一部手机,只要扫一扫,便可以快速浏览到你想要的信息,买到你想要东西,租到新能源汽车;景区“刷脸”代替了检票;智慧停车场内,诱导屏引导自助停车;游览车和摇橹船都连上了网络,手机扫码即可一键呼叫;小镇的街角,出现了“无人咖啡馆”的身影,美式咖啡、拿铁、意式浓缩……你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喝到现磨的浓香咖啡……在乌镇,厚植的“智慧因子”早已渗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对于生活在乌镇的老人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养老也“智慧”。

  今年63岁的李阳在乌镇生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晚年生活竟与“互联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她依然记得3年前,在乌镇居家养老中心和习近平总书记隔空聊天的场景。而正是这一次“会面”,让“互联网+养老”模式进入大众视野。

  去年3月,乌镇浮澜桥照护之家开业运营,让乌镇的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5月上线的乌镇智慧养老综合信息平台2.0版本更是增加了智能物联健康信息等功能。

  智能家居照护、SOS跌倒呼叫与报警定位、网络医院预约挂号及网上会诊……通过集纳线上线下系统,乌镇把散居的老人通过“网”连在了一起,建起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形成了综合、立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导的智慧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近日,乌镇入选国家2017年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这是对乌镇智慧养老的极大认可。

  “互联网+养老”、“互联网+社会管理”、“互联网+旅游”……都说智慧改变生活,在乌镇的确如此,而这样一份智慧并不是“遥不可及”,乌镇做的是让百姓“伸手可及”。

  夜幕低垂,桨声灯影渐散,四届峰会虽已落下帷幕,但这并非终点,后峰会时代才刚刚开启……乌镇之变,还在路上。


编辑:吴俊华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