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过去38年变化很大,未来肯定会更好!”

一张老照片见证桐乡农村沧桑巨变

2017年12月22日 08:42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周志鹏 摄影 记者 成杰

  

  总有一些老照片,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记录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对今年85岁的桐乡老摄影家、老农业农村工作者汤闻飞和濮院镇红旗漾村的吕金财、陈福荣、任建英等十多位老人来说,本报“凤凰家”版面12月18日刊出,由汤闻飞在1979年摄于红旗漾村李南小组的“秋收分配”老照片,就有这样一份激荡人心的力量。

  昨天下午,在老汤和红旗漾村的共同努力下,老照片的创作者老汤再次拿起相机,来到村里,为吕金财、陈福荣、任建英等老人用镜头定格美好瞬间。相比38年前,老照片中的年轻小伙子、小姑娘都成为老人了,照片的背景也由身后的草房变成崭新明亮的小别墅。

  “老照片,记录的是历史。”老汤说,他从事了一辈子的农业农村工作,可以说,这张老照片见证了桐乡农业的大发展和农村的蜕变。

  38年前,老照片里的人

   第一次拿到了现金分红

  即使过去了38年,今年69岁的陈福荣老人对那次“秋收分配”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在当时的新生公社红旗漾大队李家浜南小队组织的第一次现金分红活动上,陈福荣和妻子两人一共领到了200多元的现金。

  国家农业经济政策的改变,总是以很生动的方式,投射在每一位普通农民的生活变化上。当时的桐乡县新生公社是重要产粮区,然而在那个年代,粮食价格由国家控制,原粮价格较低,农民一年付出了辛勤劳动,但是口袋里是瘪的。转机出现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放宽了,就是允许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农民生产有了自主权。

  老汤说,新生公社与嘉兴运河农场相邻,农场需要用玉米秆作牛饲料,于是公社就和农场签订协议,在旱地大量种植玉米等经济作物,把青玉米秆卖给运河农场换得现钱。1979年底,像陈福荣这样的新生公社农民才真正意义上分到了现金。

  早在1966年,老汤就爱上了摄影,通过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桐乡大地的巨变。但在数千张老照片中,他尤其钟爱“秋收分配”老照片。因为这张老照片深刻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政策放宽,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开始好转。

  现在,老照片里的人

   住进了别墅小区

  站在红旗漾村新村集聚点,看着眼前一幢幢漂亮的农村小别墅,38年前,领到了200多元现金分红就兴奋不已的陈福荣,怎么也想象不到,今天的生活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拍摄“秋收分配”老照片的时候,陈福荣和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家里住的都是草房,条件非常简陋。而那之后,陈福荣一共建设改造了7次房子,从最早的草房,换成平房,再换成楼房,最终换成了现在的农村小别墅。

  桐乡农村生活的巨变,也让今年50岁的任建英感同身受。“拍老照片的时候,我只有12岁,当时是替父母来拿现金分红。”她说,自己也搬进了新村集聚点,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感谢党的好政策,让他们这样的普通农民能拥抱现在的美好生活。

  变化,不仅反映在村民越来越好的生活上,也体现在整座村庄的经济实力巨变之上。红旗漾村党总支书记周建生说,去年全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17.5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8万元。38年过去了,如今村里的人均年收入是当时的130倍。

  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村民们仍然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福荣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信红旗漾村未来肯定还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小日子也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张莉莉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