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卖鱼桥白场的变迁

2017年12月20日 09:06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乐忆英

  卖鱼桥白场,又名北宫白场,以前是奉真道院(俗称北宫),始建于南宋。1907年,租东栅孔氏祠堂为校舍的乌青镇中西学堂,迁至奉真道院,改称乌青镇高等小学(即后来的植材小学),抗战时,校舍沦为日伪军营房,后渐成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白场有数十亩。白场西首,靠近卖鱼桥的地方,耸立着一座又高又大的水泥建筑碑,有点类似于牌坊,上面画着“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的彩色宣传画,面朝车溪市河。以前,从北面来的航班,行至双溪桥外,就可见到镇标——分水墩,但分水墩到轮船码头还有一段距离,那时的码头在南栅永红电瓷厂那里(也即后来的苏杭班码头对面)。1966年12月开拓市河后,新建轮船码头就在卖鱼桥白场南首。

  碑牌下是一个篮球场,镇上每年举办篮球比赛,由各单位组队参赛,裁判是西栅二小教我们体育的蔡文俊老师。比赛结束后,从各单位挑选优秀人员组成镇篮球队,代表乌镇镇到桐乡县去参赛。每年都在夏秋之季的晚上举办,球场上虽然装有灯光,但不通电,举行赛事时,就从轮船码头或搬运站临时接一根电线过来。我家就在卖鱼桥西堍,因此,每天晚上天未黑就已来到球场上等待。那时几乎没有文娱活动,篮球赛成了唯一的活动,总有许多人前来观看。

  整个白场可容纳数千人,且地势较高,东临公园处,有个司令台,2米多高,全部用石头砌成。晚上也会在白场上放露天电影,不卖票的,谁都可以看,以国产片居多,《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艳阳天》、《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也有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地下游击队》,以及南斯拉夫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都是二战反法西斯题材。太阳还未落山,我就从家里搬了长条凳,匆匆地去白场上占个好位置。白场位于市中心,东南西北四栅都有人过来观看。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镇上各个单位举行庆祝大会,沿北栅双溪桥到南栅南新桥兜个圈子,由我父亲单位——邮电局每人骑着一辆绿色自行车在前面领队,那时自行车极少,除了单位,个人拥有自行车不会超过10人。最后都聚集到卖鱼桥白场上开会,声讨“四人帮”的罪行。那一年,我刚好10岁。单位发给每人二个炮仗,都拿在手里放,我父亲捏错方向,朝着地上放,把边上的人吓得上窜下跳。

  我读小学是在西栅二小,学校里养兔子,西观音桥(即官人桥)北堍有一幢老房子,临街面房住着上海人吕老师一家,教我们美术,她女儿跟我同班,她家后面就是兔房。每年暑假开学时,学生要交干草数斤。那个时候,种果树是“资本主义尾巴”,种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连草也很少,不像现在,只要有土,草就疯长。然而,整个卖鱼桥白场上全长着草,临开学时,拎着竹篮去白场上割草,总能碰到跟我一样临时抱佛脚的其他同学,正在白场上认真割草。

  卖鱼桥东堍,南北两条路,虽是中心区域,往北是粮管所仓库、米厂、屠宰场、酒厂,往南是轮船码头、搬运站、采购站,但没居民住宅,所以一到晚上,白场一带漆黑一片,几乎无人经过。

  1977年春,位于观前街上的茅盾故居开始修缮保护,并在屋旁开辟新华路,往北至公园门口及白场。1980年1月,在白场东、紧邻公园处筹建“乌镇电影院”,1981年8月31日放映首场电影《神秘的大佛》。1982年,在电影院西邻又建造了占地3亩的工人俱乐部。随后,卖鱼桥白场渐渐消失,电影院、俱乐部北邻又相继建造职工宿舍等,只剩下西面的篮球场,至今还在。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潘霞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