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浙江青春力量点亮这抹“乌镇蓝”

千余“小梧桐”温暖乌镇峰会

2017年12月05日 08:25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胡宇翔 摄影 记 者 成 杰

  挺拔的身姿、亲切的微笑,来到乌镇,嘉宾、记者首先看到的是这样一抹“乌镇蓝”。

  他们是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志愿者,他们共同的名字是“小梧桐”。无论在乌镇西栅景区,还是在“互联网之光”场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他们组成了现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用自己的热忱温暖着本届乌镇峰会,温暖着参与大会的每一个人。

  贴心服务

  “大暖男”赢得嘉宾信任

  昨天上午10点多,趁嘉宾在参加论坛会议,“小梧桐”郑恒川赶到乌镇西栅景区游客中心,专门找到了两个纸板箱。“嘉宾需要打包一些私人物品……”为了满足嘉宾的这个特别的需求,他特意多跑了一趟。

  作为重要嘉宾接待志愿者,郑恒川接待的是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的一名负责人。从萧山机场接机开始,他就全程陪同嘉宾参与本届乌镇峰会。得知嘉宾有早起的习惯,他设定了早上6点的闹钟;听说嘉宾感觉水土不服、嗓子干涩,他特意冲泡了一碗蜂蜜水;当嘉宾碰到小语种外宾,他又当起了“第二”翻译……

  正是这样的点点滴滴的积累,小郑赢得了嘉宾的信任。“嘉宾特别体谅我们的付出,我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小郑说,当活动安排很紧,志愿者没时间吃饭,嘉宾会特意为他打包;当志愿者陪嘉宾出席私人宴请,嘉宾会把他当做一个年轻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

  “服务嘉宾让我变得更加细心、更加耐心。”郑恒川笑着说,他也曾担任过G20峰会的志愿者,志愿服务让他进一步开拓了眼界,学到了礼仪礼节等内容,“我很自豪能够参与这次乌镇峰会,它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沉着冷静

  用专业精神服务新闻发布

  每当嘉宾、记者走进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网剧场,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身着蓝色西装的小伙站在新闻发布台的一侧,时刻准备着为您服务。作为会场组新闻发布小组的小组长,他是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大三学生田志伟。

  12月3日晚上6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记者见面会准时开始。田志伟和网剧场负责人、同伴们配合有加,仔细观察着现场新闻发布情况,细致地引导着记者完成签到、提问、摄影等环节。现场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嘉宾退场时,不少记者想要上前了解更多情况,现场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田志伟第一时间冲上前去,用手挡在嘉宾前方,与同伴一起为退场嘉宾打开了道路。根据安排,他为记者们安排了现场“新闻发言人”,他站在发言嘉宾身前,让记者准确落位开展余下的采访。

  “参与新闻发布,让我锻炼了处理、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教会我遇事不要慌,要沉着、冷静、学会思考。”田志伟说,有时他会根据记者的要求临时客串摄像,有时又像是现场安保人员维护着嘉宾的安全。

  演绎“多面手”

  当好志愿者中的“志愿者”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浙江卫视的记者将镜头对准了桐乡本地的互联网产业展位。在镜头后面,除了浙江卫视的记者还站着一名“临时小记者”。身着“小梧桐”的蓝色制服,来自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陈莹是一名特殊的志愿者。

  陈莹属于机动及后勤组,既做志愿者保障服务,也兼顾其他机动任务,是志愿者中的“志愿者”。11月27日,“小梧桐”出征的第一天下午,陈莹跟随机动及后勤组第一时间进驻乌镇。当天下午,大会志愿者服务部安排了服装下发的任务,陈莹跟7个小伙伴承担了整个酒店“小梧桐”的装备派发。

  330个物资包,包括志愿者证件,陈莹沿着楼道、楼梯一层一层跑,一间一间发放……跑了五六趟以后,她们才把小伙伴们的装备都发到了每个人的手里,回到房间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陈莹骄傲地说,她要做好这枚小小的大会“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张莉莉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