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程朱而后惟一人

杨园先生

2017年11月27日 09:14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颜剑明

  出桐乡城,北行七八里,过京杭古运河,便是原龙翔街道,以前称炉头镇,也称炉镇。早在明朝嘉靖年间,这里便是驰名大江南北的铁器铸造基地,俗称冶坊。“家住炉溪曲水前,铸金成釜旧相传。沿塘时有商船泊,夜半惊看火烛天。”炉火通红,昼夜不息,炉头一名缘于此。

  炉头西侧有一小溪,名西溪,行二里许,有一石桥,称西溪桥,桥西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墓庐——杨园先生墓,俗称杨园坟。墓庐左右良田百顷,后面绿水迂回,四周遍植树木,环境清幽,侧有石亭,前有牌坊,牌坊上方书“理学真儒”四字,两旁是楹联:“孝弟力田耕读以外无二道;忠信笃敬程朱而后惟一人”。

  一

  这副楹联为浙江巡抚左宗棠所撰。楹联中“孝弟力田”一语源出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原籍山东,因战乱去了西京(今长安),后在隋朝为官,在那里他写下了著名的《颜氏家训》,后世将它称为“西京明训”。孝弟,即孝悌,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意,力田,为努力耕作之意。楹联中“忠信笃敬”泛指忠孝仁义礼智信,涵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德思想。楹联高度概括了杨园先生一生秉持的思想和实践,并称他是程朱之后将理学思想付之于实践的第一人。

  杨园先生晚年曾著《训子语》作为家训,告诫子孙固守士农家风。他说:“耕与读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又不可虚有其名而无其实,耕焉田畴就芜,读焉而诗书义塞。”倡导子孙后代晴耕雨读,在耕田治生的同时不忘读书修身,耕则为良农,读则为良士。清乾隆间理学名臣陈宏谋这样评价《训子语》:“先生躬行所得,为训子之语,事不越于日用伦常,理惟主于忠信笃敬,实为立身行己之极则,所宜家置一编者也。”并将之收录于著名的《五种遗规》中,作为童蒙教育读本。

  二

  杨园先生,姓张,名履祥,字考夫,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农学家,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卒于康熙十三年(1674),因世居桐乡炉头(今乌镇镇杨园村)杨园里,后世称他为杨园先生。

  杨园里位于西溪桥南,距离杨园先生墓约200米,这是一个大村落,也是张姓聚居之地,有四五十户人家,二百余人,分南杨里、北杨里、东村等居住点。明末清初,因出了个杨园先生,名闻儒林。

  杨园先生故居名务本堂,系五椽小平屋,前临农田,后辟竹园。清代道光初年,务本堂尚存,后废为桑圃,但“务本堂”匾额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被同村农民家里收藏着。1985年,文物普查,有关部门在杨园先生故居遗址发掘出“杨园务本堂故址地界”的界石和“张杨园先生务本堂故址”石碑各一块。“故址”石碑背面镌有光绪五年(1879)桐乡代理知县汪肇敏的《立石记》,内述修建杨园墓、杨园祠的经过:“张杨园先生为桐邑理学名儒,于同治壬申年奉旨从祀东庑,其家居务本堂故址,为邑之廿三都二图庆字圩杨园村,久已废为桑圃,为民人张福昌、永昌兄弟之产。当同治甲子浙省初复,前巡抚左爵相捐廉修墓,曾属杭绅丁松生大令丙谋于故址建立专祠,嗣因乡僻无人经理,乃请改建青镇立志书院之后……”。

  三

  杨园先生一生未仕,以设馆授徒、躬耕农桑为业,尊崇程朱理学,著作颇多,他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是对农业生产的研究,所著《补农书》是一部研究明末清初太湖地区农业经营的专著,内容丰富而具体,为后世所重。

  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一般都轻视农业生产劳动,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但杨园先生则不然,他在《与严颖生书》中说:“廊庙山林俱有事”,不论是在“廊庙”为官,还是在“山林”为农,都可以有所作为。他又在《补农书》中说:“农事不理,则不知稼穑之艰难;休其蚕织,则不知衣食之所自”。这是杨园先生撰写《补农书》的思想基础,可以肯定,如果杨园先生没有这种重农务本思想的话,是不可能写出像《补农书》这样具有重大影响的农业著作的。另外,杨园先生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也为他撰写《补农书》提供了便利。明亡后,杨园先生结束了在江浙一带的游馆生活,隐居故里,一面继续设塾授徒,一面躬耕农桑。他说:“予学稼数年,咨访得失,颇识其端”。

  《补农书》是为补充湖州涟川《沈氏农书》而写的,《沈氏农书》成书于明崇祯末年,杨园先生深感此书之不足,遂加以补充校订,故称《补农书》。由于杨园先生长期的调查研究、观察比较和实验证明,所以,他在艺谷、栽桑、育蚕、畜牧、种菜、莳药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陈克鉴在《补农书引》中说他“凡田家纤悉之务,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补农书》分上下两卷,包括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六畜附)、家常日用、补农书后、总论等章节,附录有:一、策邬氏生业;二、策溇上生业、淡黄齑法;三、壅田地额、拔蛇法、削草;四、论水利书。除记述水稻、小麦、豆类等粮食作物外,还对麻、桑、菊等经济作物作了详尽的记载,特别是对菊花,杨园先生是最早记载桐乡杭白菊的人,《补农书》也是最早记载杭白菊的桐乡地方文献典籍,他在书中这样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英,冬食根。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叶之半。茶性苦寒,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有黄白两种,白者为胜。”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菊花的性能、功效和食用方法。直至,桐乡杭白菊种植最为集中地区仍为原龙翔街道、凤鸣街道和石门镇区域,菊花也确有黄、白两种,其中绝大部分为白菊,黄菊只是零星散见于高冈岸壁,但始终未绝迹。后世对《补农书》的评价相当高,现代著名农学家陈恒力教授在《补农书研究》一文中称它“是总结明末清初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伟大作品之一,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件最可宝贵的遗产”。1957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曾专门组织力量来嘉兴地区农村进行过深入的调查,对此书作过专题研究,并来桐乡炉头拜谒了杨园墓。

  四

  有清一代,杨园先生墓曾数度重修。康熙六十年(1721),海盐张朝晋、余姚陈梓募资首修墓园,乾隆十六年(1751),浙江学政雷鋐题碑:理学真儒杨园张先生之墓。嘉庆六年(1801),桐乡县令李廷辉捐俸重修,二十三年(1818),县令黎恂又重修。咸丰四年(1854),平湖顾征君募捐建墓门,栽松柏,并在西溪桥南堍筑石埠头,以便谒墓者停泊船只。同治三年(1864),浙江巡抚左宗棠捐廉银大修,于墓周以条石筑罗城,并从河埠筑一石道直通墓门,题写墓碑:大儒杨园张子之墓,又立石碣于墓门前,以示乡人永远防护,禁止采樵。同治十一年(1872),桐乡县令李春和在墓左侧建祠二进,作祭祀之用,并于祠前开凿一池,内植荷花。民国廿二年(1933),桐乡县长沈光熊等人发起成立“杨园学社”,每逢秋日,阖邑人士,例必往祭。

  十年动乱中,杨园墓、祠被毁,荷塘改为水田。2005年,墓地周围进行土地整理,高地削为平田,经地方文史爱好者呼吁,当地政府特意留下一块未作整理,所以墓地尚存,并遍植松柏以志纪念。

  2011年,张履祥先生诞辰400周年,桐乡市人民政府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除举行纪念大会外,还与浙江儒学会共同举办了“张履祥与浙西学术”研讨会,还重修了杨园先生墓,新建石牌坊、甬道、纪念亭等设施。

  现在,站在西溪桥上远望,杨园先生墓高踞于百顷田畴之上,北枕蜿蜒的西溪,树林蓊郁,十分醒目。墓前数百米即是参差的村落,张氏后裔依旧遵循着杨园先生的遗训,晴耕雨读,生活在这片富饶又充满人文气息的土地上。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张莉莉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