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公共文化服务润民心,小城百姓生活更多彩

“文化”成为崇福人生活的关键词

2017年11月06日 08:53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杨文婕 通讯员 沈磊

  崇福镇风景图。

  崇德小学蓝印花布课程入选

  全国基础美术教育非遗校本课程展览。

  “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展示展演活动。

  (照片由崇福镇政府提供)

  一场场演出,点燃了群众的文化热情;一本本图书,给农民带来了精神食粮;一个个文化礼堂,让文化惠民真正融进了百姓的生活。近年来,崇福镇搭乘公共文化发展的快车,不断提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浙江省文化强镇”、“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连续五年荣获桐乡市文体惠民工作一等奖……文化民生工程丰硕的惠民成果正在这块热忱的土地上彰显。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文化队伍朝气蓬勃

  作为千年古镇的崇福镇,这里的居民普遍有一种“老县城情结”,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相异,他们业余生活丰富,工作之余喜欢吹拉弹唱,可是场地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2015年,崇福投入500多万元对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改建。焕然一新的文化站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内设图书分馆、乒乓球室、健身房、游泳馆等,满足了小城市超15万人的休闲娱乐所需,这也意味着崇福镇从此告别了没有集中的文体活动中心的历史。今年2月,崇福镇综合文化站荣获浙江省特级综合文化站荣誉。

  南阳村村民李伟站在村文化礼堂前很是感概,“以前村里请个越剧团都没地方演出,现在好了,场地可大啦!”眼下礼堂已进入了最后装修阶段。据悉,这座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礼堂内配备有喜宴中心、健身场馆、农家书屋等设施。

  今年,崇福又有4个行政村新建了文化礼堂,至此全镇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已达到了65%。一大批农民公园和休闲广场的出现,更是让百姓们笑逐颜开,“以前跳排舞都没有场地,如今大家聚在宽敞的广场上,别提有多热闹啦!”排舞爱好者王阿姨说道。

  如今,崇福已逐步建立完善了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农民公园、农家书屋等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为群众幸福加码。

  在崇福各类展演活动上,你常常能碰到这样一群“民星”,他们来自全镇各行政村(社区)、学校和企业组织,表演的都是锣鼓、渔灯、荷花龙等草根文艺节目。其实,这都是“民星艺术团”的成员,也是崇福“阳光文化、幸福崇福”活动的一个缩影。

  “文化来源于群众,让群众成为民星。”这是崇福的承诺。如今,艺术团吸纳了129支民间艺术队伍,共计700多名文艺骨干,每年组织下乡演出30余场,一大批“草根民星”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脱颖而出。

  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

  打通文化最后一公里

  这几年,对于崇福的老百姓而言,变化真的不是一点点。拿出手机,打开“底蕴崇福”微信公众号,就能知晓第一手文化资讯;一到晚上或是周末,大家不再窝在家里看电视,而是聚在一起,跳排舞、看大戏。今年前三季度,全镇各行政村(社区)开展非遗展示、特色礼仪、文体活动200余次,电影下乡300余场,“像活动旺季,平均一个礼拜就会有两场活动,村民们也十分欢迎。”崇福镇文体站站长陆爱清表示,“打通文化最后一公里”的愿望已然成真。

  在活动的选择上,崇福紧紧围绕主旋律,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家宣传“争创省级文明镇”、“剿灭劣V类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节目形式也是多样化,有快板、三跳、三句半、小品、诗歌、戏曲等。

  折子戏演多了,百姓都看厌了,得想点新花样。为此,崇福语儿剧团越剧小组特地抽时间排了几场越剧大戏,没想到一上台演出,观众的反馈效果超出了预期。“之前在御驾桥村文化走亲,结束后几位大妈都不愿离去,特地跑来问我什么时候再到村里表演。”陆爱清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展示展演活动还是开学时的新生开笔礼、新兵入伍时的壮行礼,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这也是崇福一直所坚持的。

  文化活动需要精品,而这两年崇福的文化精品也在不断地走出去。从出版《吕留良与崇德人文》一书到镇级文学刊物《崇德文苑》持续出刊;从2017年桐乡市排舞大赛金奖到桐乡市“乡风乡韵桐城荟”文艺汇演集体一等奖;从舞龙节目《金龙腾飞》获2016年嘉兴市调龙灯大赛金奖到崇德小学蓝印花布课程入选全国基础美术教育非遗校本课程展览,崇福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如今,崇福镇正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实惠。而这之中,就不得不提一支在村级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的队伍——文化专管员,他们不仅在文化下乡中挑起了重担,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村民一起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前段时间,镇里举行排舞大赛,御驾桥村文化专管员孙陈玲就亲自上阵当起了排舞教练,村民们参与度可高了。“如今我们队伍都有专门节目库了,哪场活动需要哪个节目就直接上。”孙陈玲笑着说。

  擦亮文化金名片

  文化产业纷至沓来

  崇福镇是一座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1100多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有着”一街、一河、一园“的美景,崇福横街更被评价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如何将这些历史遗迹与文化传承相联系?崇福自有创意。

  这些天,走在崇福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很多古色古香的标识标牌,这是今年崇福启动的标识标牌导视系统升级计划。针对原有标识标牌材质不一、外观陈旧、图形不规范,内容导视不明确等情况,本次更新的21块新标识标牌进行了全新策划与设计,融入了石材、雕刻等设计元素,充分体现了崇福镇文化历史的底蕴,全面提升了镇区标识标牌的品质和品位,也意味着崇福迈开了追求标识标牌文化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结合的铿锵步伐。

  “这么美的标识标牌,一定会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让人感受到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老崇福人王明说道。

  今年上半年,运河步道正式投入使用,一跃成为崇福人最爱逛的景点之一,两边景观提升工程和北大街立面改造工程进一步擦亮了“运河古城,皮草名城”的金名片,也吸引了众多文化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大运河时尚创意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主要从事品牌运营、电商平台搭建、跨境电商等项目;前不久刚签约的益彰文化创业基地项目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主要分为青少年艺术科技活动中心和文体产业园,涵盖素质教育、艺术培训、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创意设计、历史回顾等多功能,目标打造成为浙北亮点的文化创业基地。

  “鲁泮文雅,义塾礼仪,钟灵产瑞,毓秀孕奇”这是明代万历崇德县志中对崇福人文的描述,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乐享“文化大餐”已成为群众业余生活的常态,欢乐和谐、昂扬奋进的文化气息遍布崇福大地。

  崇福镇党委书记王群这样描述着未来的蓝图,崇福镇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和传承千年古镇历史文化遗产,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力为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增强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满足广大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潘霞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