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创造经济增长新动力

披荆斩浪,桐乡经济航母扬帆起航

2017年10月30日 07:08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孙怡

  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昂首迈进了新时代。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如何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开启新征程?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新时代新征程”特别报道,聚焦桐乡各个领域新变化、新气象、新作为、新业绩。

  这是一次让人不平静的回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桐乡经济这艘巨轮在风雨中穿行了五年。

  五年,足以让一个青年成长,慢慢走向成熟。五年,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标尺来度量一个经济体的走向和兴衰。

  这五年间,桐乡经济始终保持高速的发展势头,快速崛起的背后,蕴藉着一种可贵的嬗变——加快转型升级,求数量也求质量,求总量也求人均。认识在变、观念在变、格局在变,促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也让桐乡依然担当着为改革破题探路的重任。

  如果用时间的广角定格桐乡这五年,挑战和机遇、调整和变革,是这幅经济版图上最清晰、最生动的影像。

  振兴实业

  坚守和回归夯基石

  从打造工商强市到先进制造基地,桐乡振兴实体经济的路径清晰而笃定。桐乡市级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桐乡要发展,靠的是实业富民、实业强市,要坚定不移地走依靠实业发展之路。

  坚守实业、回归实体、做强主业,政府的倡导与企业家的诉求,产生着巨大的交集。

  在各种场合,不断能听到企业代表发出的心声:“必须跳出‘微笑曲线’的底端,占据‘微笑曲线’的两端”;“必须摆脱传统产业的诟病,向技术革命、品牌创新要效益,要发展,实现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

  做强实业,瞄准创新发展、转型突破。

  实体强,则经济强;实体兴,则百姓富。桐乡实体经济遭遇的困惑,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块状经济模式主导下产业的低端“锁定”:低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

  重振实体经济,应从何入手?回归,又如何避免走“低小散”的老路?

  桐乡的思路清晰:做强工业,做实服务业;抓手明确: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腾笼换鸟。

  所有的调整和投入指向一个核心: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近年来,桐乡连续吹响“回归实体经济”集结号:出台《推进“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退低进高”、“退二进三”工作,积极为环境综合整治、经济转型升级添砝码;发布《桐乡市关于降低企业成本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减轻我市企业负担,提振发展信心,推进全市经济稳增促调;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给出了实打实的政策保障;开展百名干部走千企、企业家座谈会……

  一系列举措亮出了桐乡经济工作的重点指向——资金向实体经济投放,空间为实体经济预留,人才向实体经济集聚,领导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

  数字是最真实的佐证。2012年至2016年,我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6亿元,较2011年年均投资增长17.4%;累计实施3000万元以上市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566项,设备投资占比65%以上,技改投资占比75%以上;累计实施“退低进高”项目共327个,腾退低效工业用地8648亩;引入“进高”项目55个,利用腾退土地2374亩,累计总投资82亿元……桐乡以“凤凰涅槃”的勇气,“腾笼换鸟”、“浴火重生”的气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大平台是载体,大产业是核心,大项目是带动,大企业是龙头。

  腾出“低、小、散、弱”,换上“高、新、优、强”。大与小,唇齿相依。桐乡经济发展,需要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引领转型,也需要量大面广的小企业繁星满天。

  这五年,桐乡用经纬的巨变,打开新的开阔视野;用网络的纵横,支撑新的腾跃起飞。

  城市越来越近,世界越来越平。

  生于桐乡,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遍布全球各地,这是巨石集团的“全球分工图”。

[1]  [2]  下一页  尾页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吴俊华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