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银桑丝绸:把每一名职工当家人

企业与员工“双爱”促和谐“双赢”

2017年07月05日 08:33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胡宇翔 通讯员 朱建论 文/摄

  创业近30年,银桑丝绸家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桑丝绸”)从一家仅有10多名工人、以剥丝绵为主业的家庭作坊,迅速发展成为年产量4万条蚕丝被、2万套丝绸床上用品的知名丝绸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如家庭般的企业氛围是该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一共招收过百余名员工,从未有人因为工作不愉快而选择离开。”银桑丝绸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金毛告诉记者,去年该企业还被评为桐乡市五星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把职工当家人

  给予关心与爱

  银桑丝绸成立于1998年,朱金毛夫妻俩在洲泉镇后塘村租了一间厂房,开始从事剥丝绵为主的丝绸加工生意。“我们从家庭作坊开始创业,特别注重与工人的情谊。”回顾创业历程,朱金毛说,他们夫妻与工人同吃同住,一同守护着这家企业。

  通过不断发展,银桑丝绸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知名蚕丝被专业生产企业,开拓了床上用品等一系列产品线,产品涵盖蚕丝被、儿童被、高档套件、真丝内衣、真丝眼罩等。如今,该企业产能进一步扩大,拥有线下专卖店及天猫商城等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美誉度也有了明显提高。

  “如今我们拥有两个生产车间,近80名工人。”朱金毛坦言,由于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发展非常依赖人的力量。该企业为职工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在车间里安装了空调,提供了整洁、宽敞的环境。此外,职工每天工作8小时,还能享受法定节假日。

  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告诉记者,该企业成立近20年来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如今,员工年薪不仅从近4万元递增到7万多元,还能享受每年一次旅游、不定期聚餐、困难补助等福利。

  员工肖敏是四川宜宾人,来桐工作已有近10年了。“我来到银桑丝绸有一年多时间了,感觉这里工作环境比较干净、整洁,车间有空调,待遇也让我很满意。”她透露,老板夫妻俩完全没有架子,经常跟他们一起工作。偶尔订单太多、忙不过来,该企业会还给加班员工准备好夜宵。

  因此,该企业多次在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中名列前茅。

  “双爱”促“双赢”

  和谐劳动关系暖人心

  近年来,桐乡全面推进“双爱活动”,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在银桑丝绸,“双爱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去年10月,该企业一名管理人员劳海红因为儿子突发严重的过敏疾病而发愁。了解到情况,该企业负责人很快帮她联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并为她的孩子进行了预约挂号。

  劳海红的孩子很快被送到杭州住院。住院期间,该企业负责人不仅帮她完成请假等手续,还专门赶到杭州看望孩子,并送上了慰问金。这事儿一直让劳海红一家人铭记在心。

  “不仅是我,所有的员工就如同是一家人。在企业里,大家努力工作,团结一致,感受着家人般的温暖。”劳海红介绍说,前不久一名新居民员工得知自己在老家的祖父病危,提出想要请假返乡。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很快为他买好回乡的机票,并把他准时送到萧山机场。

  由于该企业十分注重对员工的关爱,员工也对企业表达了自己的爱。去年中秋节当天,企业接到的一笔订单临时有变故,客户要求改包装。“因为过节,我本不想让大家加班加点,结果员工们为了赶工,主动提出愿意加夜班赶制包装。”朱金毛说,这事儿让他很感动。

  “为了如约完工,我们愿意加夜班。”劳海红说出了职工的心声,“大家都认为企业是大家的,遇到困难,都愿意为企业出一份力。”

  那天晚上,大家都在忙碌,熟谙机械的朱金毛则花费3个多小时,蹲在车间里检修了一台模具设备。“跟职工在一起忙碌,我感觉很充实。”他笑着说,有了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和职工才能实现“双赢”。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