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丰子恺拜师

2017年06月12日 08:47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图/文 吴浩然 

  科举制度废除后,各地纷纷办起了小学堂。于云芝的私塾也得以逐渐改良,后来学堂改组,丰子恺被分到了崇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1914年,丰子恺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母亲钟云芳请来沈蕙荪做参谋开始为他谋划前程。

  沈蕙荪时任第三高等小学校长,曾参与主考官调阅试卷之事。1903年崇德县举办学校作文竞赛,丰子恺的文章曾得到县主考官徐芮荪的赏识,徐芮荪不仅亲自调阅了他的文章并专程到第三高等小学查看了他平时的作业,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沈蕙荪也认为丰子恺天资聪慧,是可造之才,便建议他到省城杭州投考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是师范毕业后可以做教师,且家乡多为新办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紧缺。二是丰子恺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师范学校学费相对低廉,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恰巧,沈校长的儿子沈元也要去杭州报考,钟云芳便拜托沈校长带着丰子恺一同前往。

  去杭州投考的那天,钟云芳一早起来就为丰子恺打点行装,准备了点心、米糕和粽子,希望儿子马到成功,高中凯旋。丰子恺吃好早点便和沈家父子一道启程了。

  到了杭州以后,丰子恺第一次走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被学校的良好氛围所吸引。这里环境幽雅,教学楼巍峨矗立,宽敞明亮;图书馆藏书众多,品种丰富。丰子恺惟恐考试落榜,担心母亲失望,便同时报考了三个学校。不久,学校发榜,丰子恺名列商业学校第一名、师范学校第三名,中等学校第八名。

  丰子恺最后选择了师范学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仅规模宏大,师资力量也是相当的雄厚。校长经亨颐倡导“人格教育”,传播新文化,吸引了夏丏尊、马叙伦、姜丹书、张宗祥等一大批名师学者来此任教。为充实师资力量,经亨颐还特意让姜丹书从上海请来李叔同。李叔同和其他老师有所不同,极力推行美育教育,认为音乐和图画的课程可以涵养人心,特别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得到师生的一致拥护,浙一师迎来了艺术教育的春天。

  李叔同是天津人,出身富贵,性喜金石,诗书画印皆精。早年在上海发展,后留学日本。在日本编辑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又与好友曾孝谷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他是最早把西洋绘画、音乐、话剧等引进中国的先驱。回国后,应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之聘,在该校任教。

  李叔同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从不打骂。学生出现过失,他当时不说,课后单独把学生叫到房间,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地进行开导。语言温和,态度谦虚,学生常被感动得不行。李叔同的个人品格和魅力也使学生钦佩不已。丰子恺曾撰文《我与弘一大师》,专门描述他心目中的李先生:“就人格讲,他当教师不为名利,为当教师而当教师,用全副精力去当教师;就学问讲,他博学多能,其国文比国文先生更高,其英文比英文先生更高,其历史比历史先生更高,其常识比博物先生更富,又是书法金石的专家、中国话剧的鼻祖。他不仅能教图画、音乐,还拿许多别的学问为背景来教他的图画、音乐。夏丏尊先生曾经说:‘李先生的教师,是有后光的。’像佛菩萨那样有后光,怎不教人崇敬呢?而我崇敬他,更甚于他人。”

  在绘画上,李先生教学讲究直接写生,每次画石膏像,他总要自己先画一张,让大家再根据他的方法练习。自从跟随李叔同学习图画,受到李叔同教学方式“温而厉”的熏陶和人格魅力的影响,丰子恺对图画课表现出极大的热忱,他体会到了艺术与数、理、化课程的不同滋味。“在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兴味忽然集中在图画上了。甚至抛弃其他一切课业而专心图画,或托事请假而到西湖上去作风景写生。”

  有一次在西湖上写生,他看到同行的老人眼睛生得特别高,脸型很适合作画,便竖起铅笔测量老人的五官比例。老人看到丰子恺拿着铅笔对着自己,以为是要把铅笔给他,笑着对他说:“这不是我的东西。”搞得丰子恺很尴尬。

  对于丰子恺在绘画上的进步,李叔同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丰子恺在《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一文中说:“有一晚,我为级长的公事,到李先生房间里去报告。报告毕,我将退出,李先生喊我转来,又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对我说‘你的图画进步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人……’”老师的这番话如绵绵春雨般滋润着丰子恺的心,此后他决意专心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