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陈伟宏:生活自有诗意在

2017年05月31日 08:33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沈怡华

  陈伟宏近照。

  “修羽杯·风雅桐乡诵”诗文大赛一经推出,大赛主委会不断收到各类诵读作品。在朗朗的诵读声和明媚的美文里,我们听到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人生、情感以及对家乡炽烈的爱。

  今天,我们将走近的“朗读者”是桐乡市作家协会主席陈伟宏。在前不久我市举行的中国作协“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暨优秀文学作品诵读会上,陈伟宏诵读了两首自己创作的乌镇诗歌。在他悠缓的语调中,时光一寸寸渗进来,让我们仿佛在青砖白瓦、小桥流水后触摸到了一个更真实、更缠绵的乌镇。

  且用诗歌,记载流年交织情感

  陈伟宏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是个怎样的年代?中国现代诗歌的爆发期,从最初的朦胧诗到后来各种流派林立,北岛、顾城、海子……哪个名字,不是大学生心中一座丰碑。

  “我也不例外,是十足的诗歌狂热追随者。”陈伟宏所在的大学有着全国高校著名的诗社——远方诗社,里面有最权威的诗评家,周围满是情感丰沛的诗歌爱好者。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写下了人生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加入了诗社。

  那时的陈伟宏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为诗痴迷,以至于彻夜难眠。“那时我人很瘦,家人为此还担心我精神会不会出现问题。”陈伟宏笑着说。

  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老师,后又进入机关、到乡镇,生活琐碎而匆忙。“那时读诗少了,写的就更少。”在职位稳步上升的一二十年里,诗歌偶与陈伟宏产生交集,但更多的是若即若离。

  直到2014年,因为要主编桐乡诗人的诗集《寻找》,陈伟宏重新开始大量读诗、写诗,才发现一切都是“别来无恙”。原来诗歌早已流淌于脑海,深入骨髓、血液,诗歌从未输给过时光。

  “有一段时间,我基本保持了每天创作一首诗歌的节奏。”有些人不理解,陈伟宏说这是为了激活那封存已久的诗歌细胞。也有人和他开玩笑“我们一起吃饭写首吧。”“今天有个热门事件,也来首吧。”

  “诗歌是随性,但不是随意,不然就是对诗歌的亵渎。它需要流淌最真挚的情感感悟,也需要有灵感的迸发。”现在,陈伟宏逐渐放缓诗歌的创作节奏。在他的诗歌里,交织着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又充满了向上前行的力量。

  “他们的影子围绕着你,像一只只鸽子,扑棱棱飞出密密匝匝的人群。”陈伟宏创作了很多与父亲有关的文学作品,有诗歌也有散文,这是一首收录在他诗集《50°》中的诗歌《墓地,看望我的父亲》。

  陈伟宏说,父亲个子小小,但却是一位非常宽厚仁慈的人。小时候家境清贫,父亲总会想着法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没玩具就自己做;买来好吃的,自己却从来不碰。

  在诗歌里,已经离去20多年的父亲,似乎一直守护在陈伟宏身边,从未走远。在浓烈得化不开的思念中,我们也读到了一个父亲留给子女的鼓励和祝福。

  诵读乌镇,感念诗书之情

  《东观音桥》和《木铎之心》这两首陈伟宏诵读的作品,是他去年创作的。时光交错中,铺陈的是乌镇人熟稔的生活,却也让不了解乌镇的人剥去外壳听到它的心。

  去年,乌镇国际旅游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乌镇镇人民政府、《诗选刊》月刊社联合桐乡市作家协会、《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发起主题为“梦·乌镇”的诗歌征集大赛。活动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诗友的响应,作为评委之一的陈伟宏仔细阅读了近5000首参赛作品。

  “读得越多,心里越不是滋味。”陈伟宏坦言,很多人对乌镇其实并不了解,有些人甚至没有到过乌镇,他们对于乌镇的了解停留在江南水乡、小桥流水这些概念化、程式化的元素里,没有真正抓住乌镇的特色。有人甚至还写出了“乌镇出过鲁迅”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文句。他觉得,有必要静下心来写几首有关乌镇的诗。

  陈伟宏的妻子是乌镇人,他花了两个晚上和妻子聊她记忆中少年时的乌镇,聊她祖辈故事里的乌镇。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陈伟宏感触很深。

  妻子出生在东观音桥堍的一户人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家对面的徐家厅,一条阴暗的走廊尽头,总有一位很美丽的姐姐坐在那里弹琴,但她从不搭理人,所以这个姐姐说话声音怎么样,没有一点印象。稍大一点时,听说那个姐姐不知什么原因在最好的年华上吊自尽了,徒留唏嘘。而妻子和他父母受益于古镇的保护开发,搬离了乌镇,到桐乡发展安居。

  “乌镇在我妻子和那个女孩身上留下两条不同的轨迹,也就有了《东观音桥》这首作品。”陈伟宏介绍,诗里通过独有的视角,通过两个乌镇女性身处不同时代,最后截然不同的命运,展示了乌镇发展、桐乡发展带给百姓富足的生活。

  诗歌最后一句:“她说,乌镇的皱纹会一条一条,镌刻在丈夫、儿子的心上”,对一个古镇获得完美文化传承的赞美溢于言表。

  所以一首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诗,不是闭门造车,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才有真情实感,才能引发更多人的共鸣。

  通过这样一种诵读的方式,让更多了解家乡,大声说出对家乡的爱,陈伟宏觉得这是桐乡作为“文化之邦”“文明之城”的应有之义。“文明不只是道德的完善,还包括人的修养,言谈有风采,相互交流有内涵,读诗歌读散文都是很好的修身之道,潜移默化中也将塑造着城市的文明之魂。”他希望桐乡多举办这样的诵读活动和各类高雅的文学艺术交流活动。

  不过整个社会的诗书气质,并不应该只停留在少数的文学爱好者中,需要延伸到百姓中去。因为诗文和诵读面前,无关职业、无关年龄更无关贫贵,他说,只有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让每个桐乡人成为提升桐乡城市文化品位的一份子,桐乡的诗文氛围才能真正形成。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