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昔日市井

2017年05月24日 14:51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俞祖菡

  桐乡不是“乡”,是县级市。而在从前,县城只是一个小镇,而且还真的小——“碗大桐乡城”。

  我不生于斯,却可说是长于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五岁那年,我随父母来到了桐乡。自此半百年华,一路走来直到退休,目睹了桐乡的变迁。要说“市井”,不管它衍生了多少含义,本源就是“市”与“井”——那是小镇的生命之源,在记忆中,觉得桐乡市井气息最浓的,是我上幼儿园到读初中那段时间。现如今,想要描绘一番原汁原味的桐乡市井,已无处写生,只能靠回忆来勾画了。

  还在“碗大”时,桐乡只有一条南北走向、铺着石板的窄小主街,当地人称之为“梧桐大街”,因为这是桐乡最宽最长的一条街,南到汽车站,北至桐乡一中。

  大街中段,有一书场,那年我父母从外地调到桐乡一中任教,初来乍到,两人走在大街上,问路人:“梧桐大街怎么走?”路人惊奇道:“这就是梧桐大街呀!”从十里洋场走来的父母愕然了。路人热情,看着这一人提皮箱、一人拎提琴的年轻男女,二话没说,就把他们领到了书场,以为来了一对说书先生……

  书场门前有口井,汲水的居民、过往的行人,一派热闹场景。那个时候能用上井水的已属奢侈了。一般居民吃用都是河水,清澈的河水,没人会担心污染。

  家住桐乡一中,距家门不远也有一口井,一年四季我们都爱围着井台转,汲水回家或提水洗刷,其水冬暖夏凉。吃喝也爱用井水,泡出的茶清澈清香,煮成的粥细糯甘甜。这井,除了供水,它还蕴含了“井味、井趣”,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井文化”。在井边,可以听井边事、聊井边话……

  说起“井味”,那时居民家里根本没有冰箱,我们把井当成了冷藏柜。大热天,把洗净的西瓜放网兜用绳子吊入井内,午睡之后取出,冰凉的瓜儿远胜过上海冷饮店的“堂吃冰西瓜”。

  谈到“井趣”,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儿时的某个暑天,一中的青年赵老师,为迎接从西施故里来的女朋友,特准备了红烧鹅肉作款待。由于交通不便加通讯受阻,女友没有按时到达,也没给半点音讯,只得把这烧好的鹅肉悬于井内,算是冷藏,守着佳肴盼佳人。谁知女友迟迟未到,无奈之下,只好请我们“帮忙”分享。刚吃得碗底朝天,他的女友却姗姗而至了。

  我们一中的小伙伴,个个都是提井水的能手,放学回家父母还没下班,孩子们就会来到井边,打水洗刷,那真是一幅别开生面的风景画,一直到校门前的北港河拓宽,那井被埋没,就此与井告别。

  一口井,滋育了桐乡一中教职员工好一段岁月,至今,那井边场景还常现我梦中。

  缘“井”而话“市”,我自然会忆起大街上、鱼行汇、羊行头、小猪行;还有那街边的米店、副食品店、南北货店、布店、碗店、百货店、五金店……街小,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还算齐全。

  最热闹的是早市,街面一派熙熙攘攘。清晨农民挑担背筐进城,沿街席地而售,农民的“树头鲜”对接居民的菜篮子。茶馆门口成了农民的寸土寸金地,他们可边喝茶边卖菜,间或抽管老烟、说说笑笑,待茶喝完,菜售空,付了茶钱还有余钱。若有货源供不应求,不要紧,明日请早,老地方见!何需担心“农药残留”、“转基因”?

  如今提倡节能环保、再生循环,其实,那时人们倒很重视资源回收。难忘废品收购站,它就在北港河最东端,默默无闻,却大而全。所谓大,地盘大;所谓全,几乎什么都收,如牙膏壳、旧电池、甲鱼壳、肉骨头、长头发、桔子皮等,这些现在早已不收了的,那时都收。但没听说有收购窨井盖、电缆线的。家里如有旧货卖,我最积极,抢着亲自送往收购站,不愿意给上门吆喝着“鹅毛鸭毛甲鱼壳”或是“鸡毛换糙纸”之类人代收,收购站的给价要高,因为省了中间环节。每当做成一桩“好买卖”,我会得意地奔奔跳跳往回跑,谋划着这点小钱该怎么花。

  相反,另一种吆喝声则是我企盼的,如酒酿担子的拨浪鼓声、卖棒冰的敲箱叫卖声……这声刚从远处飘来,我就立即作准备,不失时机尝个鲜。虽然只是浅浅的一小碟甜酒酿、一块吮不了几口就淡而无味的棒冰……满足感远胜过今天吃大餐。

  物质的市井也缺不了精神之需。那时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中操场的露天电影,由于片源稀缺,放一场电影很不易。我看过无数遍的《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和《南征北战》……却还是看一次兴奋一次,百看不厌。以致电影里的台词我能倒背如流,主题曲我能哼唱自如,剧中人的举止我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如今,我的笔记本电脑、我的iPad里有着成百上千部电影、电视剧可点播,反倒找不到那时的兴奋点了。

  古人说“处商必就市井”,随着互联网交易的崛起,当今商业形态和空间从有形转向无形,“市井”正在淡出,离我远去。

  远去了,才觉可贵;远去了,才想找回。

  当年市井难再现,不少鲜活场景只能暗自愁忆,或者得之于前人手笔,比如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于是,乌镇景区茅盾故居的对面,就开了一个“林家铺子”,“旧瓶装新酒”重现当年市井风情于一斑。“林家铺子”成了观光卖点,游客因此而添游兴。在小镇风情渐渐消失的今天,人们也只能借助标本式的展示一慰怀旧之心。

  而我知道,不少场景,不少感受,其实是无法复制再现的。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