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看振东新区如何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

2017年04月21日 08:23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见习记者 沈晓洲

  手握凤凰湖、植物园两大生态水域的振东新区,按说完全可以自如享受各方投来的艳羡目光,但一张“氨氮超标”的检测报告将振东新区的水环境整治拉回现实。由于人口快速聚集、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河道调节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振东新区两条河道登上“劣V类水”黑名单。

  如何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成了摆在振东新区五水共治办公室案头的难题。

  “主动脉”扩容增压

  治水打出一套组合拳

  这条西起植物园西侧,东至植物园东侧,全长1.3千米的圆明河,来过振东新区的人想必都不陌生。

  望着近在眼前的圆明河,振东新区社会事业科科长沈建峰感慨颇多。这条河见证了振东新区的蝶变,现在却承受着水质退化的后果。

  2014年,沿河居民小区还很少,圆明河与振东新区正经历着“蜜月期”;2015年,沿河小区开工建设,大量建筑工人进驻,水质慢慢有了变化;而去年开始,随着小区建成交付,入住率的增加,沿线的商业陆续开张,河道水质随之变差,被列入劣V类水。

  “尽管沿河都是新小区,但是仍有部分居民和商家的雨污分流不彻底,雨水口不定期有生活污水流出。体量一大,导致河道水质不稳定。”沈建峰介绍道,圆明河承载范围包括绕城路以西、环城路以东、振兴东路以南、校场路以北的大片区域,几乎是涵盖振东新区人口最密集的区块。

  事关沿河千家万户,圆明河这场治水之仗必须要打,而且要打在“七寸”。

  经过研判,振东新区将剿劣关键锁定在上游河道——谢仁桥港。当年由于振兴东路的修建,将原来水系贯通的圆明河与谢仁桥港一分为二,目前只靠一条直径1米的管道在流通,流量有限,致使圆明河变成断头河。将上游谢仁桥港的活水引入,扩容“主动脉”,对圆明河治理具有关键作用。

  而针对造成圆明河水系流动缓慢的另一“硬伤”——地势平坦,振东新区在扩容水量的同时,在圆明河的上游河道,建立橡皮泵站,给“心脏”增压,增加外来水压力,为圆明河水系流通提供动力。

  “等到管道扩容、泵站全部建成后,源源不断的清水就回来了。”沈建峰介绍,经过全面摸排、整治,目前圆明河已经完成全面清淤3.1万立方米,为剿灭劣Ⅴ类水工作开了个好头。

  治水深入“毛细血管”

  借力高科技打造生态河道

  在振东新区,高楼林立却难掩一部分老旧小区住户污水管网铺设的陈旧。

  管网不够完善,雨污分流不彻底,治水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用沈建峰的话说来就是——“一场大雨,就可以把变清的河打回原形”。

  部分老旧小区污水处理管道破损或断裂情况,让治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一场治水“地道战”开始酝酿,并在振东新区迅速开展起来。

  这场地道战的主要任务就是雨污分流改造,在地下增设分别独立运作的两套雨水、污水排水系统,保证两种不同的城市“血管”得到正常的运行,从而实现生活污水不会通过雨水管直排入河的目的。

  近两年,振东新区已经完成了2条新建道路雨污水管铺设,工程全长约2.25公里,并完成5个老旧小区的雨污水管改造,大大缓解旧小区雨污合流问题。

  源头切断了,关键还得提升水质。对于振东新区来说,治水的脚步远不止于此,他们正计划建立现代化的长效管理体系,这也是“水更清”的重要保障。

  为此,振东新区请来了一支上海的“生态修复专家组”。这支生态修复专家组拥有一个畅想:动用高科技手段,在水域范围布设水质检测点,定期检测河道水质并及时分析原因。并利用曝气+生物填料技术来净化和改善受损水体,拟用20套生物净化系统来保持河道水质稳定维持在V类及以上水平……

  治理好水环境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结合近期和远期计划。眼下,振东新区对于污染源的控制和完善污水处理实施雨污分流等紧抓不放,长期则需要从人口控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转型等多方面解决。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