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打击非法集资 维护市场秩序

桐乡检察:发挥检察职能 护航实体经济

2017年04月13日 08:41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张应隆 通讯员 童 剑
照片由桐乡市检察院提供

  近年来,全国各地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共(众)存款类案件频发,此类案件危害大、影响广,给受害群众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精神伤害。记者昨天从桐乡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近期本地此类案件也呈高发态势。2016年以来,该院办理的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件涉案犯罪嫌疑人达数10人,受害人数上千,涉案金额逾亿元。今年3月,桐乡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一方面通过发布《关于非法集资类犯罪告民书》,典型案例分析防范等措施开展线上线下精准普法行动,另一方面,针对受理的非法集资类案件严厉打击,从重办理,对涉案人员绝不姑息。

  发布《告民书》

  线上线下精准普法

  “一夜暴富是陷阱,非法集资危害大。”3月21日,桐乡检察院通过该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桐乡检察发布了《关于非法集资类犯罪告民书》,向社会各界介绍了非法集资类犯罪的特点、手段、危害以及法条解读和如何防范等普法内容,很快受到本地网友、群众的广泛关注。

  “受害人损失的都是救命钱,这样的诈骗犯罪实在可恶。”

  “大力打击非法集资,精准普法告民,桐乡检察好样儿的。”

  不少群众在微信公众号上留言回复,支持检察机关为民服务,打击犯罪、精准普法的做法。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布《告民书》旨在通过检察办案延伸服务触角,让人民群众认清此类案件本质、提高防范意识,告诉群众非法集资类案件之危害,减少犯罪或者让更多人规避犯罪之侵害。就在线上《告民书》精准普法信息不断推送的同时,线下宣传普法行动也在陆续展开。日前,应桐乡市人民检察院邀请,北京大学法学教授王世洲作客桐乡,与检察官一起录制了防范非法集资类犯罪节目。节目中,王教授就非法集资的种类、犯罪本质等相关问题从专业的法律角度一一作出解答,为普法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法律支持。

  “前两年,我们桐乡非法集资类案件基本上是一年一件的案发频率,涉及到犯罪嫌疑人一共7人,金额总数1亿元左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斌介绍,但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份,该院公诉部门一下子受理了3件非法集资类案件,涉案嫌疑人达35人,投资者近2000名,涉案资金3.2亿多元,此类案件呈集中爆发状态。造成老百姓的养老钱、读书钱、看病钱被非法吸收,危害极大。桐乡检察院目前正在办理的一些案件都有着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的典型特征。

  “所以,很有必要结合实际来做一些普法宣传。我们做普法宣传的初衷,就是延伸检察法律服务触角,提醒老百姓明白哪些是正常投资、哪些是非法集资,引导老百姓理性投资、规避风险,震慑犯罪,正告犯罪分子莫伸手、伸手必备捉,从而达到用法律手段规范金融融资市场秩序的目的。”陈斌表示。

  发挥检察职能

  重拳打击非法集资犯罪

  针对非法集资类案件通过线上线下开展精准普法的同时,桐乡检察机关还积极发挥检察监督职能,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此类案件。2016年5月,桐乡首例通过P2P网络平台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沈某、赵某被桐乡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此案中,犯罪嫌疑人沈某经营的嘉兴银禾投资有限公司在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短短两个月时间,通过线上线下非法集资共290余万元,其中骗取桐乡本地老年投资者达159万元。2015年8月,在银禾投资公司投资的孙某想取回本金,但被一再拖延。孙某怀疑自己被诈骗,向桐乡市公安局报案。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很快控制了沈某及另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赵某。后经桐乡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犯罪嫌疑人沈某和赵某分别被桐乡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十一年六个月和三年的有期徒刑。

  “非法集资类案件不光使被害人蒙受损失,同时也对整个市场秩序稳定造成了很大影响和危害。”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作为检察机关,主动服务地方党委中心工作,努力维护市场秩序稳定是头等大事。

  今年3月28日,桐乡检察院发布了《桐乡市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实体经济和“一业一网”发展重点任务工作方案》,为全市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负责人表示,打击非法集资类案件,维护本地市场经济秩序稳定,是该院强化实体经济检察监督的一项重要抓手。据统计,今年初以来,该院已对两起非法集资案件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今后,该院还将继续充分发挥检察司法的能动性,把案件的办理放在经济运营的具体环境中来把握,听取有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的意见建议,加强与各部门间的联动,进一步妥善处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依法打击以合同诈骗和非法经营为重点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为实体经济和“一业一网”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016年2月,桐乡检察院蒲公英普法团队正式成立。团队骨干由该院公诉科、未检科等相关科室检察官组成,通过线上线下各类渠道不断开展精准普法工作,为人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供防范信息。今天,蒲公英普法团队的检察官们带来的是两起非法集资类案件和案情分析提醒。

  案例一

  2015年6月,沈某在桐乡注册成立嘉兴银禾投资有限公司,并开设线上投资平台——银禾财富,在该网站上利用汽车照片冒充车辆抵押发布投资标的,客服人员通过QQ向投资者推销宣传,骗取全国各地网络投资者资金130余万元,同时在线下利用发传单的形式吸引桐乡当地市民前去公司考察。在宣传中,银禾投资公司所发售的理财产品年息高达10%至16%,并且沈某利用照片伪装车辆抵押借贷和自有工厂、饭店等事实,让投资者相信公司实力雄厚。该公司员工在线下派发传单时主要针对老年人,骗取退休人员手中的退休金和养老钱159万余元。但事实上投资者所存的钱并没有用做投资,而是被沈某用于个人挥霍、偿还赌债和支付客户投资的利息。

  检察官分析案件特点:以虚假宣传造势。有的不法分子捏造子虚乌有的资产、实业,来“证明”自身实力雄厚,诱导被害人从腰包里掏钱。

  案例二

  2014年,何女士的邻居在外地一家担保公司进行投资,取得了较高的收益。“我们两家平时关系挺好,所以她就向我介绍了。”何女士说,当时邻居已经投资了3个月,每月都能按时取得10%的收益率。高额的回报加上邻居的亲身经历,让何女士动了心,于是她也向该担保公司投资了8万元,而邻居也追加了资金。最初的几个月,何女士每月都能按时收到高额的回报,这让她欣喜不已。然而好景不长,等到2014年年末,该担保公司突然不再发放利息了。待何女士和邻居赶赴这家公司后,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至今,何女士的8万元仍未追回。

  检察官分析案件特点:利用亲情诱骗。近年,利用亲情进行传播、诱骗,已成非法集资的主要手段之一。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有些参与传销人员,在传销组织的精神洗脑或人身强制下,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吴俊华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