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从前的电影时光

2017年04月11日 08:59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唐 勇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影。在那个物资、文化与精神等都相当匮乏的年代,看电影是挺奢侈的需求,更是老百姓最钟爱的文艺节目。因为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没有电视机,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当初的电影院,濮院人叫戏馆,在河下街中段,老镇政府隔壁。老底子的戏馆没有用钢筋和水泥,都是木架结构。观众席上有好几根栋柱,看电影时就要弯着脖子去看。知道的人买票时会避开这几排,而不知道的人买到这个位置的票,只好自认倒霉。

  看电影也不是随时能看到,常常是全县几个镇轮流放映,称为跑片。记得有一次跑片过来已是晚上10点钟,父母打算去看电影,但是叫我不要去了,因为明天还要上学。我哪里肯不去,非要跟着父母去看,谁知跑片来的是歌剧电影《节振国》。这部电影里有好多说唱,小孩子对此根本听不懂。我当时觉得这电影一点也不好看,但又舍不得走,哈欠连连,不知不觉就在戏院里睡着了。

  跑片用的是一条绿色的机器小船,当时大家称它为电影船,这电影船穿梭在全县各地。每当看到戏馆前面的庙桥港里来了电影船,就知道今晚有电影可看了,很多人就马上去排队等买票。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大家都爱看电影,电影票也十分紧缺,因此卖电影票的售票员成了值得羡慕的人。走在街上,彼此都会热情地打声招呼。

  70年代中期,浙江建设兵团丝厂在濮院落户开厂,很多知青来到濮院工作。知青们都是年轻人,因为无聊、迷茫,血气方刚,互不买账,与本镇的年轻人冲突由此开始,最厉害的一次是在戏馆里看电影时,相互打起群架,这一事件当时还震动了整个桐乡。

  电影也因此停映。这期间,很多濮院人就去附近洪合乡下属的东升大队、新南大队看电影跑片,甚至有人不怕路程远,走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电影。

  打群架事件发生后,在三中操场召开了公判大会,为首打架的几个人被判刑劳教。在大会最后,当时派出所所长宣布当晚在三中操场放映电影,意味着停了1年多的电影放映恢复正常,顿时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当年的兵团丝厂,差不多每半月放一次电影,我有几个同学是丝厂职工子弟,基本上都是他们带我进去看不花钱的“白电影”。不用花钱买票就能看电影,那段经历现在想来都觉得值得怀念。

  后来,随着很多电影陆续解禁,我们还能看到国外电影了。记得当年热映的印度片《流浪者》《大篷车》场场爆满,大街上连很小的孩子都会哼上几句里面的台词,“阿爸拉吾”“户户点灯,围着我家。”

  1983年,濮院永乐路上兴建了新电影院,从此濮院镇上有了一家专业的电影院,好看的电影也渐渐多了起来。日场、夜场电影随观众自由选择,看电影的环境也变得更舒适,走几公里路去农村看电影的经历不再。

  多年之后,曾听到一首歌,歌名就叫《露天电影院》:我家楼下的空地是一个电影院/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现/如今的孩子们已不懂得从前/那时候的人们陶醉过的世界……这首歌里所唱到的情境,怕是眼下很多年轻人都不懂的。但我怀念那个年代,怀念那些年看电影的时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吴俊华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