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乌镇香市由来久

2017年04月10日 09:30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颜剑明 摄影 成杰

  踏白船

  蚕农烧香

  蚕花娘娘巡游

  旧时的乌镇香市虞自正画

  桐乡的民俗活动差不多都可以与蚕文化联系起来,乌镇香市也不例外。“香市”一语的意思是因香而成市,香即进香、烧香之意,成千上万的蚕农为祈求蚕茧丰收,汇集至某一地寺庙进香,同一个愿景驱动了大量的人流与物流,从而带动了商业。“市”因“香”而繁荣,“香”因“市”而闻名。在从前,乌镇香市在江浙沪交界地区是最负盛名的香市。

  乌镇香市的形成,原因有三,一是乌镇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乌镇地处二省(江苏、浙江)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桐乡、石门、吴兴、归安、嘉兴、吴江、震泽)之交,是浙北苏南水运之枢纽,商业自古繁华;二是乌镇附近一带的太湖流域是中国最著名的蚕区,南宋以还,占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蚕茧产于此区,清中叶后,随着上海开埠,中外通商,大量丝织品出口欧美,更是带动了这一地区蚕桑业的繁荣,家家栽桑,户户养蚕,村村缫丝,镇镇织绸,蚕业成为这一地区的经济支柱;三是乌镇一地多宗教场所,晚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庵、堂、观,不下四十余所,而且,乌镇地处苏、杭、湖、嘉等大中城市的中间,以前水路交通必经乌镇,蚕农去杭州灵隐寺烧香,回途有烧回头香的习惯,乌镇是最理想的地方。

  乌镇香市持续时间长达半月,自清明始,至谷雨止,有些年份因天寒蚕事推迟,至立夏方止。乌镇香市从一开始就不只是蚕农纯粹的蚕俗活动,镇绅商贾广为参与,远近的各路戏班、杂耍也齐来助兴。蚕农烧香拜佛,商贾倾销货物,艺人唱戏卖艺,还有大量闲杂人等游春赏花、寻欢作乐,所以乌镇香市是一个集民俗、商业、文娱于一体的群众性活动。

  目前查阅到的有关乌镇香市的最早记载,是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乌青镇志》,书中说:“清明翌日为二明日,村男女争赴普静寺祈蚕,及谷雨收蚕子乃罢。乌镇水陆齐欢,观者如蚁,蔚为壮观,声浪可过三里之外。”文字虽不多,但乌镇香市的活动时间、地点和规模,记得清清楚楚。

  乌镇香市最鼎盛的时期当为清中叶上海开埠以后和太平天国运动被平定以后的“同光中兴”时期。光绪四年(1878)4月24日的上海《申报》详细记载了这一年的乌镇香市:

  乌镇西有普静寺,不数武即乌大将军庙,俗名西土地堂,堂前有池,曰上智潭。池前筑戏台一座,台后有塔,高七层,虽毁于兵燹,而形迹尚存。塔前为白莲寺,即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池前有塘,名十景塘,旧名纤道,道旁野花参差,古木杂陈,一湾流水,清且涟漪,洵镇之胜地也。每年自清明始至立夏止,为烧香市,游人云集,百戏杂陈,三教九流,纷纷罗列,卖饧者箫吹于道,卖酒者帘飘于野,人声沸地,锣鼓喧天,红男绿女,白叟黄童,有不到此一游者,一年中恒抑忧不乐。本镇民家妇女,有色美者,或衣新衣,亦必到此一显。故午前为乡市,午后为街市。乡妇必于池中洗手,谓之“洗蚕花”,镇女必于寺中烧香。普静寺前大约百亩,旧为演武场,搭一十字街,尽开市肆,男妇入肆饮茶,谓之“品蚕花”。寺中开设耍货、广货、洋货、扎花、糖色诸摊,入寺购物,谓之“儿女乐”。游人午前入市,谓之“阅村姝”。午后入市,谓之“看文章”。名目不一,此其大略也。此笔记之,聊备采风者一笑云尔。

  从行文风格可以看出,此文当为《申报》派往乌镇的记者所采写。这是目前为止可以查阅到的乌镇香市最详尽的记载,活动的规模,集会的区域,参与的群体,一一道来,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还有各种专门用语:洗蚕花、品蚕花、儿女乐、阅村姝、看文章,让人忍俊不已。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兴衰,都与经济形势休戚相关,乌镇香市也不例外。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欧美的“经济大萧条”,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复兴,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蚕业经济,自然也影响到了乌镇香市。1933年7月,在《申报月刊》第七号上发表的作家茅盾的《香市》一文,即是明证。茅盾是乌镇人,自小就见过香市,但这一年的香市萧条冷清,让他大失所望: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里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里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此后不久,便是连年不断的战争,太湖流域的蚕业经济受到严重摧残,乌镇香市再也没有恢复到从前鼎盛时期的规模。

  1949年以后,蚕业得到迅速恢复,但因为蚕俗活动被归入迷信一类,遭到抵制,乌镇香市销声匿迹长达数十年。

  进入新世纪后,乌镇香市重现水乡,更名为“中国·乌镇香市——江南水乡狂欢节”,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在蚕俗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了瘟元帅会、水龙会、古镇夜巡、水乡婚礼、长街宴、提灯走桥、鱼鹰捕鱼等,花样也不断翻新,迎合现代人的文化审美需求,而且结合乌镇旅游经济,融合了许多旅游文化元素,如2014年后,开辟风味小吃一条街,专门推出清明时节特有的“四青”菜肴:挑青(青壳螺蛳)、藏青(油豆腐嵌野菜)、伴青(香干丝拦马兰头)和露青(头刀韭菜炒鸡蛋),供游人品尝。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吴俊华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