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市四院急诊科巧摘疖肿化解长期头痛

2017年03月21日 17:04来源: 桐乡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冯焱冰

  近日,市四院急诊科为市民张先生摘除了长在后脑勺的大型疖肿,化解了他的两个多月的头痛烦恼。

  从事外贸生意的张先生被头痛骚扰了两个多月,曾到多家医院包括神经内科及外骨科等专科就诊。核磁共振、头部CT及血液检查仍未查出病因,怀疑是疲劳所致,配服止痛药物服用后稍有缓解。

  本月初,张先生来濮院进货,当晚感到头痛越发明显,服用止痛药物后仍没有缓解的迹象。于是,当天晚上就在家属的陪同下到市四院急诊科诊治。

  急诊科王医生接诊后,发现张先生比较不信任医生,一味地要求医生“打个强点的止痛针,不需要做检查”,还一味地声称:“这毛病是个绝症”。急诊科王历佳医生耐心地向张先生解释长期使用止痛药的利弊,建议他再做个检查。最终,张先生在医生和家属的劝说下才同意配合医生做了常规的查体。

  医生在为张先生查体时,触摸到后脑勺头枕部位时发现有个大包块,当用手指按包块的时候,张先生疼得赤牙咧嘴。仔细询问“是不是疼痛在卧床后较为明显”,张先生连连点头:“晚上躺床上确实疼得更厉害”。此时,经过查体和询问病史,基本可以确定张先生的头痛就是来源于那个包块,为安全起见,仍建议他做CT检查。

  急诊科王医生发现张先生的包块很大,直径足有3cm,考虑包块已经开始破溃,决定给予实施脓肿切开引流。当张先生和家属看到取出的巨大白色球形脓肿后都感到惊讶不已。而随着肿物取出,张先生的头皮也凹陷了下去。医生随即为他做了清创,并留取了样本送检。

  据王历佳医生介绍,像张先生这样的经历不是特例,因“疼痛”就诊的病人绝大部分还是有因可查,疾病的初期往往症状较为单一。而张先生后脑勺的脓肿其实就是疖(jie)。通俗的说,疖肿就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菌、链球菌等,好发于臀部、背部、颈部、腹部、腰部等易受挤压的部位。疖肿在形成过程中,往往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会逐步加重,尤其生长在前额及下颌等皮肤组织致密、张力较高的部位,疼痛会更加明显。一般过两三天后,红色肿物的中央会形成脓栓,待肿物的增大,会造成破溃,也有的疖肿会自行消失。如发现疖肿,不要胡乱挤压,特殊部位的疖肿,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建议及时正规医院诊治,同时饮食以稀软及清淡为主。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桐乡新闻网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