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家乡的过年风俗

2017年01月16日 09:05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范树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朝诗人王安石描写过年的诗歌《元日》。

  小时候过年,年味十足。记得在农历年前约半个月左右,家中的大人们都忙着为子女添做新衣裳、新鞋子,还要上街去置办年货,买肉、鱼、蛋、菜,还要买一只鸡,这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供品。那时我们的生活不富裕,平日的小菜很少有鱼肉荤腥,鸡肉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在过年前家里还要备好糖果、橘子、甘蔗、青果、长生果、南瓜子、状元糕、橘红糕等。这些新年招待客人的水果糕点,孩子们平时是很难看到和品尝的。

  每年春节前夕,走街串巷,不经意抬头,便可看见在不少人家的晒竿上、屋檐下挂满了一串串散发着肉香的盐花花咸肉、咸鱼和晒得紫红色的酱鸡、酱鸭等自制的年货,到处洋溢着浓烈温馨的年味。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按民间风俗家家要吃糯米饭。记得那时家里烧的是赤豆糯米饭,吃的时候在饭面上再添放一点红糖,这碗紫红色的糯米饭又香又糯。当时,糯米饭烧好后,第一碗是要供在灶山上的灶神面前,以表示敬意。当地民间传说,在这一天,各家的灶神,要上天去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所作所为。为了不让灶神讲坏话,家家要供上画有菩萨像和粘有一面小镜子的金黄色的灶元宝,再供上饴糖塌饼——俗称“灶糖”,还要请他吃糯米饭,以此来封住他的嘴巴。大年三十夜,各家各户还要“接灶”,也就是将灶元宝点燃后,在灶前烧给灶家菩萨,郑重又庄严地迎接灶神回来。

  “除夕”是旧年将要过去,新年就要来临、除旧迎新的意思。因此,旅居他乡或者在外工作的人,都要赶在“除夕”前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欢聚除夕。“除夕”夜晚,因其“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是“迎新年”的高潮之时。

  儿时的年夜饭,是一年之中最为丰盛的一餐。这一天家人要忙碌一整天,先要烧好几桌供祖先和土地菩萨的小菜,从上午开始一桌一桌祭拜。桌面上放满荤素小菜、糕点、水果、黄酒、盅筷等,然后再点燃香烛,按辈分大小一个个依次叩拜。在叩拜时人们都十分严肃,心里还要默默许个愿,求来年平安幸福,万事如意。

  年夜饭做得特别考究,人们辛苦了一年,到这时才可以尽情开怀大吃一顿。这时,如果有的小孩不懂事吃多了,大人也不会责怪。一家人开开心心,有说有笑在愉快中享受这难得的团聚饭。等到年夜饭吃好后,长辈会摸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每包内有两角或四角钱,虽说钱不多,但是孩子们已是高兴得又叫又跳,当年孩子们口袋里平时连一分钱也摸不出。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早起的人就要放开门炮仗,大街小巷鞭炮连天响,到处散发着一阵阵火药味。新年第一天全家人要起早,小孩子要穿戴新衣裳、新鞋子、新帽子。小辈起床后第一件事是看见家中长辈要双手抱拳,先称呼家长,再道一声:“新年好!”大人们也会笑着回敬一句:“新年好!”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桂花白糖小圆子。

  年初一,家里来的客人比较多,招待一定要客气。桌子上少不了放着几个盆,盆内分别放有糖果、橘子、状元糕、橘红糕、麻片糕、南瓜子等等。在每只糖果盆子上面,还盖有盆子大小圆形的大红剪纸和翠绿色的柏枝,十分醒目好看,满屋子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

  家里拜年结束后,还要随父母到外婆家去拜年。我最喜欢到外婆家去拜年。我们拎了礼品来到外婆家,外婆特别高兴。每次她总是笑嘻嘻地泡一盅白糖青果茶给我喝,说喝了糖茶,一年会甜甜蜜蜜的。外婆拿糖果、糕点给我吃,还塞满我两口袋。有时,外婆还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大刀、宝剑、小汽车等玩具送给我,叫我惊喜万分。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