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俞家湾桑基鱼塘——九埂十三池

2016年12月05日 10:23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颜剑明 吕君  

  在河山镇五泾村俞家湾,遗存着一处旧时农耕社会生态农业的作业区域——桑基鱼塘,俗称“九埂十三池”。

  桑基鱼塘是我国南方水乡蚕区的一种传统生产模式,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有着广泛的分布。它利用天然湖荡、浜汊或低洼湿地,围筑堤坝,作为鱼塘,然后深挖塘中淤泥,垫高塘周桑地,通过塘中养鱼,塘周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鱼粪沉淀成为淤泥,捕鱼清塘,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循环往复,能量交替利用,达到鱼肥、桑茂、蚕丰的效果。鱼、桑、蚕三者之间形成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构成高效、良性的人工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俞家湾桑基鱼塘,即“九埂十三池”,坐落在村西。这里河道交叉纵横,南通西圣埭港,北接五河泾,向东有曲折的小河通沈店桥港。附近的村落,有俞家湾、百家泾、港上、浜岸上、冯家浜、杨家汇、东谢浜、麻兜溇。村名都带有水,可见这里是典型的水乡。

  俞家湾桑基鱼塘的面积共约150亩,鱼塘与桑地约各占一半,鱼塘最大的有十多亩,最小的也有二亩多。当地农民称狭长的高地为“埂”,埂与池交叉分布,走尽一埂,遇见一池,绕过一池,又见一埂,埂下是池,池上即埂,高高低低,弯弯曲曲。陌生人来此,如入迷宫之中,辨不清方向,寻不到路径。

  这种借助自然又通过人工挖填的地形,究竟是何时形成的?村中连八九十岁的老人也说不清,只说老底子便是这副模样了。还说以前年年冬天过年前要起塘捕鱼。鱼大多是自养的家鱼,有草鱼、鲢鱼,也有鲫鱼、鲤鲈等一些野鱼。捕完鱼就过年,过完年就挑塘泥到埂上。埂上的桑树非常茂密,春天就靠这些桑树来养蚕,年年如此。这些池塘,分属不同的家族,有的三四家共有一个池塘,有的七八家共有一个池塘。以前起塘,用的是水车,很慢,常常要连续车三四天才干,捕上来的鱼平分。塘泥自由挑到自家的埂地里。

  桑基鱼塘这种传统生产模式,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起源于南宋,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明末归安县(今湖州市南浔区)沈氏在《沈氏农书》即有记载:“池畜鱼,其肥土可上竹墩,余可壅桑。鱼岁终可以易米。”

  这种依托自然的生产模式是水乡蚕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科学性直到今天仍值得借鉴,至少有四点:它是在不改变自然地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借助自然条件:鱼塘是利用原有的河汊、湖荡和低洼圩田,桑基是利用原有的高墩地,通过历年的深挖和垫培,使错落有致的地貌逐步定型;它是根据地貌地形地势,种植养殖不同的物种,开展立体式多种经营:鱼儿离不开水,便在深水处养殖鱼虾,菱角莲藕等属于水生植物,在浅滩处种植,桑树喜燥但又不能缺水,便在岸边高塽处种植;循环利用,不产生废物:蚕食桑叶,产生蚕沙,鱼食蚕沙,产生鱼粪,又作为桑树的肥料,转化为桑叶,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生态食物链,这中间不会产生污染;根据物候、气候、节候,一年完成一个循环:初春水浅放下鱼苗,一季春蚕,一季夏蚕,三季秋蚕,产生大量蚕沙,为鱼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加上夏季雨水丰沛,塘满食足,鱼虾迅速生长,冬天雨水稀少,起塘捕鱼,鱼虾供应市场,塘泥挑至岸上培桑,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桑树是摇钱树,鱼塘是聚宝盆。”以前在桐乡农村,浓阴密布的桑林,水光潋滟的鱼塘,随处可见。现在,像俞家湾这样保存相对完整的桑基鱼塘,已屈指可数。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俞家湾的“九埂十三池”,也险遭平土的厄运。由于池塘过多,面积太大,人们填了其中一个池塘后,已感力不从心,便不了了之。现在,它已被作为农耕时期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范本,受到人们的眷顾与保护。2012年,俞家湾桑基鱼塘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