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怀念祖父丰乐谦

2016年11月02日 09:06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钱忠炎

  祖父是1982年在他82岁时离开我们的,屈指算来已有34年了。

  祖父是丰子恺的堂弟,叫丰乐谦。他俩都是石门人,小时候都住在“大井头”的东面,只不过丰子恺的家在一条小路的南面,祖父的家在路的北面,前门对后门。石门丰家属书香门第,经济条件达到刚雇得起一两个佣人的程度。所以,祖父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国学底子相当好,几乎没有他不认识的中国字,只是后来因生耳疔而双耳失聪,没有接受正规的现代学校教育。

  除了上述的那点条件外,祖父其实是很不幸的。据说他很小就过继给叔父,是叔父养大的。

  祖父虽然接受的只是私塾教育,但也许是看了一些进步书报的缘故,某些思想还非常前卫,有些行为还非常开明。如祖父只有我母亲一个女儿,我父亲是入赘的。按建国初的习俗,女婿入赘是要随女方姓的,但祖父很开明,允许我父亲用原来的姓,不仅如此,还允许第三个孩子(就是我)随父姓。

  祖父和丰子恺是不是就学于同一私塾我真的不知道,但祖父和丰子恺的字体极为相似。

  丰子恺是1975年春最后一次到石门的。就在他来石门的前一星期,祖父在一张空白纸上写下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巧的是,我爸爸和我大哥去拜见丰子恺时,丰老也背诵了这首诗,可见遗传基因带来的神合。

  祖父不吸烟不喝酒,唯一的嗜好只有红茶。他常年早睡早起,每晚七点半就上床,第二天五点就起床了,冬天也是如此,我真佩服他的不畏冷。祖父的脚力很好,80岁时,还能从洲泉步行到石门。

  祖父生前所在的单位是全镇最小的单位,总共才四个人,一个盲子(双目失明),一个聋子(祖父),两个被戴上作为专政对象帽子的“四类分子”,当时的人们戏称他们为“四子”。他们的产品是麻绳;由于产量低、效益差,祖父的工资低得不能再低,每月才15元,少的时候仅11元。但发工资那天,祖父一定会给我一毛零花钱,给祖母7到10元饭钱,足见祖父内心的仁慈、对小辈的疼爱。而文革中的一件事更加体现了祖父对亲戚的保护与仁爱。那是文革高潮时期,上海市实行军管后,有两个军人到石门镇西市街103号,找祖父了解丰子恺在家乡时的有关情况,不管他俩怎样威逼利诱,祖父始终不作任何有内容的回答。军人走后,我大哥问祖父为什么一言不发,祖父说了这样一句话:“无论说什么对他都会罪加一等的。”

  祖父终生清贫,且常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回想祖父在世时和他说的话总是太少太少,心里不免想哭;现在才明白,尽管和他说话要贴近他的耳朵,且必须大声,也应该尽可能和他多聊聊,因为他是多么寂寞呀!这事也告诉我,什么事都可以等,唯有陪伴老人的事不能等,要知道,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人死了没有人能复生,有的只是后人对前辈的怀念。但愿我这篇短文能告慰九泉之下宅心仁厚的祖父。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