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旧时的小生意人

2016年10月19日 09:11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姚孝平

  下雨闲在乡下,看屋前的绿叶。远处传来一个响亮的叫喊声:“鸭毛——强克(音)!”外地口音。邻居阿春正在白场上剁玉米杆,叫住了声音:“鸭毛哪介卖?”“格要看货色。”明显是本地话。这是一位六十左右的男子,穿蓝色上衣,推一辆自行车,车前挂一个斗笠,车座上拴着几只蛇皮袋,有一点点鼓起。

  阿春家养了许多鸭和鹅,前几天女儿回娘家,杀了两只,鸭毛还粘在白场上没有处理。“两只算你两块。”男子从车上取下一只蛇皮袋,从白场上拾起鸭毛。拾好,给钱,掉头。“鸭毛——强克(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又是一声响喊,一路远去。收鹅毛鸭毛的,已经二十来年没出现在村里过了。村民也绝不会杀了鸡鸭留着毛的。阿春和我聊起以前那些小贩。远处,乌蒙蒙的,雨没停的意思。时光仿佛倒退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

  小时候,走村串户收卖东西的小生意人不少。他们或有些生意头脑,或懂一技之长,半脱离农业生产。卖被面子的,收套鞋破伞的,修甏的,买兔毛的,做皮蛋的,总有十几个行当。村民对他们是欢迎的,因为方便。以前农村路况差,没有汽车摩托车,买卖东西都不方便。小生意人算是村民与外界交流的一个渠道。来了,就会经常来,哪怕没生意,也总会转一圈,喊几嗓子。叫卖声是他们的标志。叫起来都很明确:被套被面子要伐,兔子毛有啦,皮蛋做啦皮蛋,旧鞋子破伞有伐。一听就知道干什么的,声调拖得很长,很有味道。长年累月,一天不知道重复多少声,这叫卖声就完全固定了,吐字、气息都一样了。声音由远及近,村民都跑出屋来听。也有听不清的,比如“炅棚修啦炅棚”。村民这时要唠叨上一句:“开头人讲点啥都听勿灵清。”最后弄明白是修棕棚床的。当时,农民正告别硬床,逐渐睡上了棕棚床。从语法角度来说,这是倒装句,正常应该是“修棕棚啦修棕棚”,人家偏不这么叫,来个动宾倒装,先抬出宾语,让听者迅速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叫卖声都是倒装结构。我特别喜爱这样的结构,尤其喜爱“皮蛋做啦皮蛋”这样的,有种北京人说话的习惯,如“我知道什么呀我知道”。

  这些小生意人对附近村坊非常熟悉,有的还能叫出村民的名字。他们有时在村上一呆就是一天,比如做皮蛋的。旧时农家都养些鸭子,以麻利鸭居多,个小勤生蛋。鸭蛋多了,农民就打算腌咸鸭蛋或做皮蛋。做皮蛋的一进村一喊叫,耳尖的村民连忙喊住他:“喂喂,我啦要做皮蛋。”做皮蛋的就把担放下,从担头取下小凳。村民把鸭蛋洗干净了,盛在淘箩里拿出来。做皮蛋的在鸭蛋外面涂上一层料灰(纯碱和食盐中冲入开水,两者充分溶解,加入生石灰和柴草灰,当生石灰全部化开时,料灰就配好了),再滚上些稻壳,皮蛋就做好了。他在谁家白场上坐下了,恐怕这一天都不挪地了。别家要做,就拿到这家来。一传十,村上想做皮蛋的,都在这天做了。村民很少和他说话,鸭蛋放下排队,到时候来取付钱就是了。中午吃饭时,这家妇女会来叫,但做皮蛋的一般不进门,只要求一碗饭夹点菜,就坐在小凳上吃了。主人来取碗时,他还要讲一句客气话:“难为情。”这一天好了,做皮蛋的就要隔段时间来了,这个村村民啥时候需要再做皮蛋,他心里大概有数。

  对小孩来说,最想听到的是收旧套鞋洋伞的,双方交易不需钱,以物换物。他挑着担,手里捏着一个小铁片,边走边打,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小孩子跑出来了,又跑进去四处寻找角落里积满灰尘的破套鞋旧洋伞。孩子不知道这些破东西派什么用场,只关心能换到多大一块梨膏糖。收旧鞋的将担上白白的梨膏糖展现出来时,孩子们的脖子伸得比鹅还长。他根据小孩给的鞋子的数量用刀切一块软软的梨膏糖,递出去。粘粘的,甜甜的。孩子们吃完,眼睛还盯着那一大片梨膏糖。他笑眯眯地说:“囡囡,要吃再回家找些破套鞋来。”孩子们迅速散开了。

  还有卖被面子的,全是妇女。背着一个大包袱,两三个人结伴,货大概是从海宁许村进的。被吸引的也都是妇女。往谁家桌上一放包袱,村上听声赶来的妇女就围拢起来,一件件地抖开瞧,叽里呱啦,乱成一团。那时四件套很少,以被面被套居多,一般绣着龙凤鸳鸯图案,颜色以红绿居多。妇女们秋冬要翻新被,正需要买被套。得挑好一阵,相互之间还要问哪个好看。选定后,就要还价。村民往往还很多,卖被面的叫起来:“这不来塞的,进价都不到,要蚀本的。”一番讨价还价,终于成交。买的满心欢喜,卖被面的还要装出吃亏的表情。生意做完,把翻乱的被面折好,打好包袱,闲聊几句,有时还要讨口水喝。她们背着包袱重新出发时,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

  这些小生意人出身农村,一个村一个村地转,有的全凭脚力。他们服务的对象是农民,提供了农民所需的日用品和服务,也把农民不需要的旧物换了钱,自己也挣些钱贴补家用。村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家在哪里,只记住了他们独特的叫卖声。这些叫卖声也是时代变化的讯息。那时,村里一天到晚总能听到很多叫卖声,非常热闹。如今基本绝迹了,超市小店到处都是,商品极大丰富,交通也便捷了。一些老物件也被荒废了。现在农村哪里还能见到磨剪刀修甏的?但这些曾给农村带来生气,见证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变化的小生意人,应该被农民、农村和时代记住。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