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一位独居老人的“智慧养老”

2016年10月14日 08:25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人物名片】杨丽娟,80岁,乌镇人,独居,通过“智慧养老”收获了安心。

  【网前网后】前年,杨奶奶的老伴去世了,两位老人从此阴阳两隔,一间居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突然变得空空荡荡。

  杨奶奶有三儿一女,儿女很孝顺,都劝说杨奶奶搬去和他们一起生活。恋旧的杨奶奶拒绝了,她说:“子女们的房子也不是很宽敞,我搬进去,会让他们住得更逼仄,而且,我和孩子们离得近,走路就10多分钟,也很方便的。我一个人住,想干嘛就干嘛,也清静。”

  杨奶奶怕给子女添麻烦,也喜欢自己住,觉得那样生活得更自在些。当然,这个尽管是老旧的房子,但在这里,老伴的音容笑容历历在目,离开是万般不舍的。常常,午夜梦回,仿佛相濡以沫了几十年的老伴又回到了自己身边。

  然而,一个人居住的杨奶奶,也让儿女们十分担心。杨奶奶身体不好,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胃病等。尤其是高血压,令杨奶奶十分苦恼。“因为高血压,我经常会头晕,特别是晚上起床上厕所,头晕得厉害,要扶着墙慢慢地挪着步子到厕所里才行。”儿女们担心杨奶奶出意外,买了两台手机给她,并叮嘱杨奶奶至少要有一个手机随时带在身上。尽管如此,儿女们还是担心,万一头晕摔倒了,杨奶奶可能连手机号码都看不清。这也是儿女们最为着急的事情。

  去年9月,乌镇开始探索“智慧养老”,杨奶奶成了第一批受益者。“智慧养老”项目由乌镇镇政府出资,委托第三方管理机构椿熙堂来管理。“智慧养老”包括六大平台,分别是会员服务管理系统、服务需求评估系统、照护服务管理系统、社区服务交互系统、服务数据分析系统和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最让杨奶奶有切身感受的,要数照护服务管理系统了。

  在杨奶奶的手腕上,有一个红色的腕带,这只腕带,杨奶奶现在几乎从不离身。一旦老人发生摔倒等意外情况需要呼救时,老人只需要按一下腕带,椿熙堂的网络平台就会收到警报,工作人员会立刻联系杨奶奶,如果联系不上,会立刻呼叫其子女来老人家里,如果子女没有时间,椿熙堂会自己派出工作人员上门。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杨奶奶想起床上厕所,但是突然头晕发作,怎么用手撑都没法把自己从床上撑起来,绝望中,杨奶奶按动腕带发出了求救信号。十分钟后,子女们赶到了杨奶奶家中,杨奶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连说:“要是没有这个腕带,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啊!”

  在杨奶奶家的厕所门口,还安装了一个感应器,如果杨奶奶在24小时内没有上厕所,感应器就会自动向网络平台发出警报。椿熙堂工作人员张丹桦说:“可以对这个感应器设置自己想要发出警报的时间,如果设置为12小时,一旦感应器在12小时内感应不到有人走过,就会向网络平台发出警报。对老人来说,这是个双重保险。万一老人在家发生意外,而腕带又没有戴在身上,那么至少,还有一个其他的途径进行自动呼救。”

  杨奶奶使用最多的是“宝贝机”,这是一个可以测量血压、血脂、心电等的机器。杨奶奶每天用它来测量好几次血压,她会按照血压数值吃药控制血压。而这些血压数值也会被网络平台自动保存。儿女们只要通过关注椿熙堂的微信,就能实时看到杨奶奶的身体情况,以便为老人的治疗作出更好的判断,也让子女能更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

  对于乌镇的“智慧养老”,杨奶奶充满了感恩,“如果没有这些机器设备,我和孩子们都不放心,有了这些设备,大家都能安心生活,这些智能的东西真好啊。”

  杨奶奶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实用的互联网技术让老人运用,方便老人的生活。

  【记者旁白】从椿熙堂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乌镇已经有200位老人像杨奶奶一样,用上了照护设备。此外,乌镇已有6000多位老人享受上了“智慧养老”,且随着“智慧养老”覆盖面的不断铺开,今后,越来越多的乌镇老人将从中获益。

  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老人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晚年理应要过得有尊严、更快乐,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当我们在发展互联网产业,追求互联网技术的求新求变时,多关注老年人,用新的互联网技术,让他们的生活更舒适、便捷,是我们应有的担当,也是一座城市温暖的标志。

  开栏语:今日之桐乡,互联网基因已经融入到普通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正在朝着智能化、智慧化的现代化城市大步迈进。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即将召开前夕,本报特推出“迎乌镇峰会看桐城魅力,我们因互联网而改变”栏目,和大家一起感知智慧成果的运用力度,感受桐城百姓享受到的互联网便利,点赞乌镇峰会带给桐乡的时代机遇。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