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精华在笔端 咫尺匠心难——访日本传统染织工房

2016年10月12日 09:01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林达亚 盛 羽

  中国传统染织艺术包含了织、绣、染、印等工艺,仅就嘉兴而言,为大众熟知的就有国家级非遗桐乡蓝印花布工艺及省级非遗彩色拷花工艺。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这些传统染织艺术与其他工艺一起共同组成了国人的服饰文明。而在“机器换人”、高效为王的当下,传统产业渐趋没落,手工艺匠人面临一种怎样的抉择与守望?

  去日本拜访传统匠人工房一直是我们的梦想,这个暑假终于成行。此前,由于对传统服饰工艺的喜爱与研究,我们结识了日本文化学园大学(编者注:该校为国际服装大学联盟IFFTI中唯一的日本成员,在世界服装教育机构50强中名列第三)教授斋藤先生,也是从他的口中,系统了解到了日本的友禅染。

  作为日本的一项传统染色技法,友禅染与中国的蓝印花布、彩色拷花颇具可比性。对后两种工艺,我们已熟捻于心,那么,日本友禅染在当今又有怎样的传承?经斋藤光弥先生与东京艺术大学上原利丸先生从中穿针引线,最终促使了我们这次友禅染的考察之行。

  首站来到了东京艺术大学,校园坐落在美丽的上野公园的一角。染织系菅野主任介绍,该专业每年只招收个位数的学生,极其难考,相对应地,毕业生质量也极高。以本科生的毕业创作为例,从染线到织布、从图案设计到最后的作品完成,一律由学生采用传统技法亲力亲为。这让一行都是老师的我们,也不禁为其染织技艺的现代传承而折服。

  经友禅染工艺绘制的高级和服,则一丝一缕都凝聚着手工匠人的祝福与心意。在松户市,传统工艺名家中泽英高先生为我们讲解了友禅染的历史、制作过程、使用材料、难度和独特之处;而艺术家村上守治先生则向我们展示了采用这种传统工艺用于现代绘画的创作,一幅幅精美绝伦又富有现代气息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传统也可以与时俱进。净手后,我们近距离地触碰那纹样的对接、图案的设计、颜色的运用。大豆与糯米制成糊用于封闭面料,大豆汁用来调和染料,各种排刷则用来染色……晕染自然又极尽精巧,具有强烈的民族风。

  走在几代人共同守护的友禅染工房,你总能邂逅“过去”的故事。院子里,迎客的是一棵上了年份的高大树木,叶子树皮均可染色。主人说这叫福木,是友禅染中黄色的最佳选择。小纹工房还保留着传统的泥地、使用的木板是整块的桦木,经几代人触摸,泛着淡淡哑光……一切井井有条,在这安静的小镇里,传统与现实交错,传统工艺就徘徊在现代文明的生活里。最年轻的一辈传人,三十五岁的儿子示范了小纹染的过程。贴布、对版、刮糊,两手行云流水般翻腾流畅。匠人们坚信,工序或许可以被现代科技所取代,然而那份将敬畏融入作品的匠心,却不应被时代所抛弃。

  在另一间工房,知名友禅染艺术家上原先生与夫人已经守着它过了大半辈子。连日来,本以为我们已习惯了日本式的精致,然而走进先生的工房,还是不由得连声惊叹,原来工房也可以如此美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文明和有序,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交谈中,先生拿出了早年间为女儿们做的和服。

  日本女孩在三、五、七岁的时候都有穿和服到神社祈福的习俗。从父母手里传承下来的和服,是一份家族的寄托,更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的祝愿。先生有两个女儿,他亲手给每人做了两件和服。丝织物的柔顺,雅致而富含寓意的图案,在上原先生的笔下,松、竹、梅、蜻蜓、蝴蝶这些简单的元素,变得精致而巧妙,不事张扬却又淡雅高贵。在胸口、后背、下摆处及缝份拼接处,计算的精准,细节的处理,无不令人叹服。一针一线,皆是匠心。

  交谈中,我们探讨了手艺传承的不易。或许唯有如上原先生、村上先生及中泽先生般,愿以一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传统手工艺才能得以完美的保持和传承。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