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孔明珠印象

2016年08月16日 08:46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夏春锦

  很早就知道桐乡民国时出了一位作家、出版家,叫孔另境。他是茅盾的小舅子。后来又知道孔另境有7个子女,其中有两个女儿女承父业,从事着与文学有关的事业,小的一位就是孔明珠。

  2014年我们着手编《爱木心》时,拟收录一些木心的印象记,便搜索到了孔明珠写的《去乌镇见木心先生》一文。当时与孔明珠并无联系,通过百度找到她的微博后,发去私信希望能得到她的许可将此文收录书中。记得当天就得到了她爽快的答复。或许是因为都喜欢木心的缘故,她还留了一句,说有机会等她回乡时可以见个面。

  缘分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久她应“好书有约”主办方之邀到嘉兴市图书馆做讲座,正好我也受邀做那一次的民间评委,就这样,我们第一次见面了。初见孔明珠,感觉她是那种简单聊几句就能让人知道其底细的人。我素来喜欢与这样的人交往,彼此不设防,也就有了进一步了解的期待。

  活动主事者准备了一些她的著作售卖,我挑了一本新版的《孔娘子厨房》。如今写美食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如何写出自己的风貌,是个难题。购书之初也有捧场的意思,但深读后发现自己确实读上了口。孔娘子笔下的美食最可贵处在于出入家常,由美食引发的故事也是人间烟火味十足,大多是咱老百姓的故事。与动不动就以名贵食材相标榜的土豪盛宴比起来,我更爱其平民本色,清白家风。

  有了这样的初相见,又因为有了阅读她著作的经验积累,当今年暑假市图书馆、新华书店和梧桐阅社拟联合推出“与人文名家面对面”公益讲座,要我负责联系主讲嘉宾时,我第一个想到了孔明珠。

  事有凑巧,去年底孔明珠刚出版了新著《月明珠还》,又因为其中的两篇文章先后获奖,媒体多有宣扬,在她回故乡之前,我就提前邮购了此书,先睹为快。与《孔娘子厨房》不同,《月明珠还》更多了一层历史感,是对陈年往事的追溯。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一辑“先辈文人”和第二辑“她们脸庞”,前者写出了老派知识分子的精气神,后者则以平视的姿态为市井人物立传,均能于细节处见精神,令人过目不忘。此外,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回顾、对海派生活的记录,文笔细腻,观察亦颇具个人视角。

  虽然本次活动正巧赶上台风尼伯特来袭,又加上孔明珠感冒未愈,咳嗽不止,但昼夜两场活动都还比较圆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华书店的《月明珠还》新书分享会,虽没有爆满的听众,但这种作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自己创作心迹的形式在桐乡似乎还是第一次。孔明珠作为桐乡女儿,她在故乡的表现一如她的文章与为人,坦诚而风趣,自然而率真。

  第二天我陪她回乌镇,就近先到木心美术馆逛了许久。孔家与孙家早年有一段渊源,木心祖父孙秀林自从迁居乌镇后,勤俭持家,至儿子孙德润时家道殷实,就花了一千银元从孔家买了孔家花园的一部分建起了孙家花园,从此两家成了邻居。孔明珠对此也有耳闻,无形中拉近了她与木心这位文学前辈的距离。我们一路聊木心,同时也不免谈到茅盾、沈苇窗、孔另境等乡贤牵扯出的古镇的前世与今生。她亦惊讶于乌镇何以能出现如此壮丽的人文景观,以致她虽在上海呆了一辈子,老来几乎每个季度要回一趟乌镇。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这里是孔氏先辈的故家,有她最爱的父亲的纪念馆,还有她付出心血的乌镇当家菜。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