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还乌镇百姓一方清澈的河水

2016年08月12日 08:09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张芬娟 通讯员 吕金如

  根据今年桐乡7月份的监测断面水质状况统计显示,当月,乌镇所有的出口断面水质均达到了Ⅲ类水。这一数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几年乌镇治水的成果。

  一年接着一年干。2016年,乌镇治水继续向纵深推进,坚持标本兼治,及时消除治理过程中的反弹和漏洞,为乌镇治出发展的新空间,为百姓治出生活的好环境。

  提标:用长效管理提升水质

  “五水共治”永远在路上。乌镇农经办的工作人员对此很是感慨,“负责治水这项工作的人,最高兴的就是看到水质越来越好,这比什么都高兴。治水治到现在,如果不建立长效机制好好维护,也是容易反弹的。所以,大家没有一刻时间是放松的,眼睛一直盯着全镇239条河道。”

  今年上半年,乌镇持续开展了河道清淤、河道保洁、断头河浜整治等,打通了东苑河、商贸路涵洞、楼下头浜、装车桥港等多处河道,有效改善了河道循环流动。同时,加快污水收集治理,完成了沿街沿河餐饮民宿及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收集7442户,12个规划外行政村已有9个村累计4580户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了处理,其余3个村1627户污水纳管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完成,届时,乌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全覆盖,处理率占实际居住农户的80%以上。

  在这些日常的工作之上,乌镇健全了监督考核机制,让每一条河都能有更多的眼睛来监督,引导每一个百姓都自觉习惯地参与治水。除了继续落实好河长制外,镇治水办会定期开展拉网式巡查,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监督视察,通报检查结果,重点聚焦“三河”反弹,巩固清三河治理成果。与此同时,乌镇还充分发挥乌镇管家信息平台、监督举报电话、“五水共治”河长微信群等各个渠道,接受老百姓的监督。上半年已累计发现和处置涉水问题62件次。

  工作还将细化,监督考核机制还将继续完善。乌镇镇副镇长费明强介绍,为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乌镇已经制定了新三年行动计划,实行镇主要领导负责制,将智慧水利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管网建设、污水入网等项目细化落实到人,同时,通过进一步坚持完善河长制、监督考核机制、治水美村评定机制等,巩固乌镇“五水共治”成果。

  治本:用生态技术修复河道自净能力

  这几天到乌镇的市河旁,经常能看到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曹玉成带着一批学生在河里抽取水样检测。对曹玉成而言,乌镇已经超越了其他很多地方对他的意义,因为对这条市河,他已经倾注了一年多的时间,日晒雨淋,风雨无阻。接下去,他还将继续在此地奋斗,完善他的“生态治水”项目。

  从去年6月开始,曹玉成就带着学生们来到了乌镇,与乌镇镇政府共同实施“乌镇市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他们采用了微生物菌剂强化法、水生植物净化法、生态浮床技术等方法来治理市河。

  每一天,他们与河为伴,清淤泥、理水草,搭建生态浮床,检测水质变化,他们经常工作在小船上、吃饭在河岸边,虽然每天都干得辛苦,但是想到水会越来越清澈,便觉得值了。

  现在的市河怎么样?居住在市河边的人最有发言权。金美新在市河边住了几十年了,现在开着一家小超市,她说:“河道治理前,河水很黑,手都不敢伸到水里去,现在水干净多了,而且河面也更漂亮了,我们都愿意吃好晚饭后在河边乘乘凉。”

  的确,现在的市河是高颜值的。河面上,一个个生态浮床犹如一个个水中小岛,碧波涟漪上,花繁叶茂、姹紫嫣红,随波起舞,充满了无限生机。

  “据我们观察,现在市河里的生物已经比治理前多了很多。上次我们学生把一个生态浮床打捞起来后,看到底下有很多的黄鳝、泥鳅。接下去,我们会进行统计,到底现在市河里有多少种生物。”曹玉成说,生物的结构越复杂,系统就会越稳定,这是他们生态治水的依据。“我们这个项目,就是通过种植生态浮床,局部改变河水的流速,增加填料,聚集微生物,人为引进一些生物等,创造河道生物生长的环境。当水中的生物种类越多,河道的自净能力就越强,我们希望河道能够恢复到从前,能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这是一种治本之策。”

  转:让养鸭人过上香喷喷的生活

  乌镇姚太线旁的“鸭司令农庄”开门营业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在附近已小有名气。“这里环境蛮好”,来这里吃饭的人纷纷夸农庄的环境,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以前,这里都是鸭棚,而农庄前面这条东邱港也因为养鸭被污染得惨不忍睹。

  曾经,乌镇很多的河道边都是鸭棚,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河边搭鸭棚养鸭,鸭粪等养殖污染物和生活污水,基本都排在河里。这样一来,很多河道就变成了“黑臭河”。

  在全省轰轰烈烈掀起“五水共治”之际,养鸭大户傅生荣带头拆掉了鸭棚,转产转业,与乌镇的旅游业接轨,参与到了农庄经营中来。此后,乌镇一个个养鸭人纷纷转型,从事开店、绿化种植、旅游接待、运输等其他行业。

  “‘五水共治’是一场倒逼,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转产转业的勇气。”陈庄村村民孔祥华也曾是养鸭大户,“前几年行情不好,但没有想过要换个产业干干的念头。主要是干这一行干久了,就会比较麻木,但其实,树挪死,人挪活,只要有干劲,换个产业也能干好的。”“五水共治”后,孔祥华也主动拆除了河边的鸭棚,如今,他和女儿一起开店,搞电商,日子过得香喷喷。“以前养鸭,身上都是臭的。”孔祥华笑着说。

  乌镇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乌镇河道边已经没有鸭棚了,但是其他地方还剩下一小部分鸭棚,基本上都是家庭低小散养殖,治污设施简单。镇政府正在做劝说与引导工作,让更多的养鸭人顺利实现转产转业,早日还乌镇百姓一方清澈的河水。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