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江南高手谁第一 吴兴沈生世无匹”

——沈铨松鹿图赏析

2016年07月11日 09:41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通讯员 高逸仙

  清 沈铨 松鹿图轴

  立轴设色绢本194×106.5厘米

  君艺编号105国家二级文物

  款识:南蘋沈铨写

  钤印:“沈铨之印”朱文方印,“南蘋”白文方印

  沈铨(1682~1760),字衡之,号南蘋。浙江湖州市德清县人,一作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少时家贫,随父学扎纸花。20岁左右,从事绘画,并以此为生。

  沈铨其画远师黄筌画派,近承明代吕纪。工写花卉翎毛、走兽,以精密妍丽见长,仙鹤、松鹿等形象为其常见题材。今日介绍此件《松鹿图轴》为国家二级文物,绢本,为沈铨画中精品之作。

  在儒家文化中,禄位和福祉是与王权紧密相关的,鹿又与“禄”同音,所以,鹿自然也就成了禄位福祉的象征。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清末,甚至是近代。

  金庸先生收关之作《鹿鼎记》,之所以取这个题目,九鼎之说妇孺皆知,想必鹿的寓意也是和王权息息相关的。鹿性情温和柔善,符合儒家核心思想“仁”的精神内核,鹿的形象一直被儒家所推崇,到后来由鹿演化为“麒麟”形象便是儒家思想的再次升华。

  在道家文化中,鹿则是长寿的象征。道教文化中有许多关于长生不老的传说,而在这些传说中通常能见到鹿的影子。比如,众所周知的南极仙翁俗称“寿星老”,其身边一个弟子是仙鹤化身,另一个便是鹿的化身,且在修仙炼丹的过程中,传说唯有仙鹿才能找到灵芝。除此,鹿还充当凡人飞升时的坐骑。道家上天入地,沟通鬼神的“三桥”其一便是“鹿桥”。李白亦在诗中写到:“韩侯骑白鹿,同往华山中。玉女千余人,相随在云空……”说的便是这种情形。

  在佛教文化中,鹿往往是善良仁慈和信义的化身。《佛说鹿母经》中讲述了一头刚生产的母鹿落入了猎人手中。母鹿向猎人求情,待到自己教会幼子觅食再回来。之后,母鹿信守承诺重新投入了猎人的罗网,幼鹿恋母情切,尾随母鹿不肯离去。猎人终被感化出家为僧。

  沈铨的《松鹿图》对儒家,道家和佛教鹿文化内涵都有一定的影射。首先从气韵上来看:画面传递给我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没有大型兽类的凶猛,即使画面中站立之鹿为强壮的雄鹿,其气息温和舒缓,符合儒家“仁”的思想。细细观赏品味,从两只鹿涓涓流淌出来的目光中我们能感受到对“人”(即画者)的关爱,这种情绪再上升一步即为佛家的“慈悲”,对万事万物的善意怜悯。道家的精神内涵我们更应从整幅作品中体会:古松苍苍,青翠欲滴伫立眼前;箭竹与劲草相间而生,各得其所;矮坡与土石散落有秩,苔点氤氲而生;溪流若仙女的飘带萦绕在两只仙鹿的身边,泉眼叮咚,空山无人。两只仙鹿仿佛未识人间事,不知恐惧与羞怯,是人间的仙物。

  沈铨笔下的鹿,造型轻松又不失严谨,身体结构比例准确且生动自然富有故事情节。其精于设色,在其作品中能看到两宋院体画派的设色技法,光彩艳丽富丽堂皇而不流于俗气。较之前人的作品,沈铨的“双鹿”设色可能吸取了西洋绘画的技法,运用明暗的晕染使双鹿的形体变化更加柔和饱满。但值得提出的是该《松鹿图》的主要技法来自宋画,如若将其对照崔白的《双喜图》来看,我们会惊喜发现:图中两岸劲草的画法与《双喜图》中杂草的画法如出一辙:饱墨中锋速笔写出劲草骨势,以淡赭石轻轻扫之,一派野逸。而画中的主角——双鹿,沈铨亦模仿《双喜图》中脱兔的画法,不厌其烦,层层撕毛。即使在双鹿很细小的结构上毛都能疏疏朗朗柔顺合理地过度。

  该作品纵194厘米,横106.5厘米,尺幅巨大。坡石树木,竹叶劲草以中锋逸笔写出,或以颜色或以淡墨轻松渲染,而位于画面重心的双鹿,描绘极其工整,精心绘制引人入胜。工写收放自如,不愧“江南高手谁第一,吴兴沈生世无匹”的称号。

  沈铨以其“工写花鸟,专精设色,妍丽绝人的绘画风格”形成“南蘋画派”。根据《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日本《中国绘画总和图录》和《沈南蘋纵目录》记载,其留下的画作形制多样,且多达百余件,其门下弟子更是兴旺不已,甚至影响到日本,被日本美术界誉为“舶来画家第一”。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