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开发梦”

2016年06月01日 08:43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姚孝平

  我出生的农村,是全镇最贫穷的行政村之一。当时,村上没有一个人在厂里上班,也没有一个外出做生意,全在家务农。

  那时,如果谁家有个城里的亲戚,会觉得很骄傲,如果哪天去城里亲戚家玩,一路上总要向经过的村民告之。谁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有了城市户口。上世纪九十年代,有村民为了当城里人,花一万多买了城市户口。一提起城市,总让人感觉比乡下富裕高级许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村上有男人外出做生意,女人们开始去附近厂里上班,家庭经济逐渐改善,生活也好起来了。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快,各种项目上马,商业广场、开发区、工业区遍地都是,造成土地资源紧张,政府开始大量征用农民的土地,拆迁随处可见。拆迁后,政府会统一安置村民造新房,村民能得到一大笔拆迁款,还能领养老保险金,从经济利益角度讲是件好事。像当地拆迁,每家农户大概能得到四五十万补偿款,老人能每月领到一千多块养老金。而且农民将告别土地生活,不用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过上和城里人无差别的幸福生活。

  眼看着哪里哪里拆迁了,村民们也期盼着我们村能拆迁。那年镇上要造高铁站,听人说会经过我们村,可把大家乐坏了,纷纷议论将来的家会造在哪里,这些老邻居还会不会住一起。村民更生七十多了,身体虚弱不能下地,走路也颤颤巍巍,他整天逢人就说:“你晓得吗,我们村要开发(村民对拆迁的俗称)了,快了,上头开好会了。”村民总愿意相信他,因为他天天在茶馆“灵市面”。奶奶更是对回家过年的我说,上头来人量地了,就在咱家隔壁这块地量的。因为盼开发,村上新造的房子都不粉刷装修了。可高铁站最终没能建在我们村,村民们失望了,年纪大的村民再次拿起锄头干活时,总提不起劲,可“拆迁梦”依然萦绕在村民心头。

  前两年,当地要造汽车站通往高铁站的大道,确定要经过我们村。全村再一次沸腾了,村民们再一次议论起来,说这下总算盼出头了。年近八旬的更生在村上走动更频繁了,见人就笑眯眯地说:“你们不知道吧,我们村要开发了,你们以后不用干活了,应该享福了。”他的伙食也改善了不少,顿顿有肉,因为他知道开发了自己就能拿“退休工资”了。有的本打算多种点作物的,也悄悄改了主意。大道最终经过的是隔壁村,离我们村走路也才几分钟,村民们又一次失望了,又默默地拿起了锄头,一头扎进了土地。有的村民开始感叹,看来这辈子是看不到开发那天了,生来就是种田的命,到死也过不了城里生活了。

  前年,更生得病去世了,临死前几天还对前去探望的人说:“我们这到底啥时开发啊,隔壁村红林比我大两岁,现在一个月能拿1300多块,经常到镇上吃鳝丝面,还搭点烧酒……我恐怕等不到这一天了,该年轻人享福了。”

  奶奶年过八旬,力气一天不如一天,眼瞅着地里杂草疯长,也开始念叨起开发来。因我的户口上学时迁出了,她更是抱怨不已,说这户口没了,开发时就轮不到赔钱了,一个“人头”好几万呢,村上的慧芬嫁出去了,户口也没有迁走,都等着开发分钱呢。

  前几天回家,奶奶兴奋地告诉我,这里要搞新农村建设要开发了,就在这两年里,都贴出通知了,这回是真的了。我信以为真,向邻居家打听,邻居笑笑,哪来这样的事,从没听过有什么通知,肯定是你奶奶听错了,年纪大了,都想着开发呢。我拜托邻居,让他不要把真相告诉奶奶,也让她和更生一样做一个“开发梦”吧,在土地上干了一辈子,当了一辈子农民,到老了,能有个不用干活、住新房、还能领退休金的开发梦也是好的,不管梦能不能实现,至少是种盼,是个安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