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愿有一个庭院,繁花爬过篱笆

2016年05月31日 08:38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沈怡华 通讯员 姚斐帆/文 实习生 徐家捷/摄

  你是否有过一个古典的田园想象:门前有个围着竹篱笆的庭院,种满各种果树野花,屋后种菜。清早抓一把做豆浆的黄豆喂野麻雀,吃自己种植的苦涩芹菜;傍晚荷塘边散步,和邻居闲聊着明天的天气。

  曾经隐匿乡间的那一处处庭院,或许就承载着这样的记忆和乡愁。在推土机庞大的喧嚣里,曾经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变得模糊。

  走进石门镇墅丰村的沈家墩小组,那份乡愁却有了真切的依托,明朗而清晰。作为全市庭院经济建设样本村,一个都市人向往的“瓦尔登湖”跃入眼际。

  被路边小花吸引的小朋友。

  沈家墩正门。

  废弃水塔改建成的观赏风车。

  村民在打理私家菜园。

        以为余生就在这里,波澜不惊,按部就班

  沈家墩只是墅丰村的一个自然小组,原来分成沈东和沈西,住着四五十户人家,大部分人家都姓沈。不过这两年,新农村的发展,不少人家拆了旧房,搬到了新社区、搬到了城里。这个自然组越来越寂寥。

  沈利娥不愿搬出去,她在村里当过妇女主任,对村庄有着特殊的感情。与她一样留下来的,还有18户人家。常住村里的也就三四十人,大多为老人和孩子。

  一如运河边的农村,这里的房子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些破败。房子间保持着亲疏有间的距离,房前屋后用长短篱笆围出小庭院,种着鲜蔬果树。

  对于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这块自留地成了他们才华的展示地,品种、数量丰俭由人。

  沈利娥原以为,余生就在这里波澜不惊、按部就班。

  去年7月的一天,村里召集村民召开大会。沈利娥第一次听到“庭院经济”这个新名词。会改成什么模样?不少村民都有些犹豫,担心延续一辈子的生活习惯会被打乱。

  墅丰村党总支书记窦国勇向村民们慢慢解释着,在桐乡农业现代化的规划蓝图中,发展庭院经济、农场经济、庄园经济,将成为一条独具桐乡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沈家墩因为保持着良好的自然村落风貌,将被打造成全市的庭院经济样板。

  窦国勇宽慰着村民:“改造归改造,咱们的生活方式不会改变,你们原先怎样就怎样。只是环境会越来越好。”

  生活依旧如故,又悄然改变

  旧青砖围起的庭院。

  去年9月,沈家墩庭院经济项目开始实施。时间一天天过去,沈家墩的面貌也在一天天翻新。

  房屋改了统一的外立面,有的墙面还绘上了大色块的图案,老人们看不懂上面的花纹,直说看着就喜庆;旧青砖砌成的镂空墙连接起一家一户,仿若踏错时空来到旧时江南;家家户户门口都由一圈竹篱笆围城的私家菜园,立着牌子,写着责任人,高耸的葱花刚刚谢去,藤上的茄子已经泛紫;这里可以感受久违的路不拾遗,村里和村民合力在墙圈里种满了各种果树。毛桃、光桃正成熟,村民会热情地招呼你随便采;曾经用于村庄抽水灌溉的废弃水塔被建成了观赏风车,田里立着一个个稻草扎成的黄牛、犁车、绘画的儿童,浑然天成……

  周金田是墅丰村的党总支副书记,他说,这里改造细到一棵树,一株草,都由农户和村里一起商量着来。通过前期的屋舍、环境美化提升,村里还有一块四五十亩空地,已经种上日本甜柿,发展采摘游、特色民宿,通过庭院经济旅游,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元,建设已基本完成。

  村民的生活依旧如故。一片茂密的箬叶墩里,沈香娥挎着竹篮,剪下片片鲜叶,准备回家包粽子。这片箬叶墩谁种的?种了有多少年?没人说得上来。只是村民依着时节,延续着传统习俗。

  浅浅的河塘里,种满了荷花,几个大妈卷起裤管,拔去荷塘里的杂草,这场景似曾相识。

  村民的生活也在悄然变化。收了30多年湖羊的沈永泉改行了。这个月,他在自家楼房里新开的面店开张了,因为比邻中兴北路,每天能卖出五六十碗羊肉面,用来收羊的摩托车静静停在面馆的角落里。妻子汤月芬收拾着碗筷,喜悦写在脸上。“村里开发旅游,相信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原本一到晚上就寂静无声的沈家墩变得热闹了,不少周边的农户都会聚在这里跳排舞,或走走看看,感受这记忆中熟悉的庭院。

  有些原本空置的房屋主人又回来了,打算重新整修荒废的屋子,“以后退休了,还是回这里来养老。”

  走入一个个庭院,蔷薇爬过了篱笆,听清风细语,如饮清茶……你是否也会想来静享这小小清福?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庭院经济 改造 曾经 果树 农业现代化 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