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费洪标:一位老科普人的“最美”情怀

2016年05月24日 08:25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沈怡华

  昨天一大早,带领大学里的农业专家走基地,介绍产业发展瓶颈,寻求研发合作新渠道;下午整理各种资料,为下一步农业科普宣传做准备……这是石门镇科技人才办主任、科协秘书长费洪标的工作常态。费洪标今年已58岁,但30多年来,他一直活跃在推广普及科学技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带领农民科技致富的基层工作一线。作为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党员,他更是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只有初中学历的费洪标,却获得了很多高学历人才也难以企及的成绩:获得专利7件,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2项浙江省星火成果奖,组织和实施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5项,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和浙江省重大专项,获评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去年还作为全省唯一一位乡镇基层科技工作者,获评“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称号。

  通过科技带给农民更多福利

  他是村民眼中热心肠的老费

  无论是石门乡间的农民,还是国内知名院校的院士、教授都亲切地称费洪标为“老费”,因为他的热心肠、因为他在科研领域的钻劲。

  苗木是石门的特色支柱产业,潘顺兴是石门数一数二的苗木销售大户,他成立了苗木专业合作社,带领很多农户走上了致富道路。不过10多年前,潘顺兴却碰到不小的问题。“当初要不是老费帮忙,不敢想象后来苗木之路能走得这么顺畅。”

  2004年,苗木市场拓展不开,价格上不去,周围的农民都来找潘顺兴帮忙,但潘顺兴也束手无策。老费得知后表示“我来想办法。”

  当时,中央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社,老费就想到率先帮助潘顺兴组建起苗木专业合作社,给石门的苗木建立一个有工商登记注册的“身份证”。“因为只有工商登记注册了,合作社才有合法的地位。那么,对公销售苗木的市场就能进一步被打开。”费洪标说。

  为这事,老费前后忙活了3个多月,来回桐乡跑了几十趟。工商部门的领导也被他的精神感动了,把这个事情反映到了省里。省里同意让桐乡先进行试点。于是,石门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成为全省第一家工商注册的合法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为浙江省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提供了做法和经验。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于老费而言,这是举手之劳。但对于村民而言,却是实打实的增收。“我来自农村,知道农民的不易,希望通过科技带给农民更多福利。”费洪标说。

  潜心钻研多个科技项目

  他是同事眼里的“土专家”

  老费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坚信勤能补拙,只要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能力,就能为民谋福利。他通过自学、函授等,先后完成了高中、大专的课程,成为了桐乡市乡镇第一位高级农艺师。

  在同事眼里,老费更是名副其实的“土专家”,各种研发项目层出不穷,内容很“接地气”。杭白菊种植中会产生大量秸秆,以往都被丢弃最终白白浪费了。如何把秸秆有效利用起来呢?费洪标把目光聚集到了湖羊养殖产业。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湖羊规模化养殖已成为趋势。但是,饲料结构单一、饲草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湖羊规模化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菊花秆能否作为湖羊饲料?他发明的“杭白菊秸秆湖羊专用饲料”通过青贮技术,利用发酵微生物降解处理,有效解决了当地湖羊冬季饲料短缺的矛盾。该专利技术被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列为重点推广优先扶持项目,促进了该发明专利成果在浙江省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老费还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创新招才引智新途径,与国内2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如建立了华圣种苗组培快繁生物工程中心、浙江农科院同润养殖固废资源化工程中心等。借助高校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平台优势,组织实施“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杭白菊微波气流干燥新工艺技术的应用”等农业先进技术20多项,有力推动石门镇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的提升与发展。省委书记夏宝龙曾在调研石门农业科技创新时说“你们的农业科技创新搞得很好,为农民增收作出了示范,值得推广。”

  “我们的科研努力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更多人创新创业,这就要依靠科普的力量。”这几年,老费还为石门的农业科普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在他的牵头下,石门建起了桂花科普植物园、杭白菊科普博物馆、千亩梨园科普基地、全国首个乡镇森林科普馆等数十个科普小场馆,在石门串联起了一道科普旅游的风景线。

  虽然老费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但他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加广泛地把科学技术和科普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再加一把劲。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