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圣丹丽:用“工匠精神”打磨桐乡女鞋品牌

2016年05月06日 08:54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潘晓琴 通讯员 张红林

  前不久,从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传来喜讯,嘉兴市圣丹丽鞋业有限公司的“茉莉花”真皮女鞋品牌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认证,成为浙北地区获此殊荣的第一家女鞋企业。

  从贴牌起家的圣丹丽在6年前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6年来,圣丹丽女鞋不仅跻身银泰百货等国内一、二线大商场,而且形成了线上线下良性发展的互动格局。今年一季度,公司销售额同比逆势上涨11.4%。

  “女鞋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精细活儿,每一道环节都必须恰到好处,几分之一头发丝的误差,都会影响女鞋的品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好质量的保障。”公司董事长钟洪兴深知,品牌要想立得住,质量是关键,以“一针一线,尽善尽美”为质量口号的圣丹丽,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桐乡女鞋生产的“工匠精神”。

  企业名片

  嘉兴市圣丹丽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是桐乡市鞋业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公司旗下有“圣丹丽”、“茉莉花”等多个时尚真皮女鞋品牌,通过国内一二线商场、商圈、市场以及电子商务等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稳步推进自有品牌。公司位于长三角经济圈腹地的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中国女鞋名镇”、浙江省省级皮鞋产业示范基地。公司系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现有员工1500多人,中高级技术人员占20%,公司占地面积5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800平方米,总资产5亿元,拥有先进的意大利皮鞋流水线10条,年生产真皮女鞋300余万双,在全国大中城市都设立了销售公司,在广州、成都、温州设立了研发公司,产品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商场、专柜以及专卖店销售。2015年公司年产值超2亿元。

  2005年公司被列为桐乡市“百家培育企业”;2011年被桐乡市评为“最具有成长十佳企业”,2014年获桐乡市第五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荣誉称号、嘉兴市最具有责任感企业、桐乡市鞋业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圣丹丽”品牌皮鞋荣获“中国真皮标志产品”“浙江省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嘉兴市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嘉兴市著名商标”、“中国弛名商标”; 2009年度、2010年度荣获“中国真皮名鞋”称号,2015年度荣获“中国真皮鞋王”称号。同时,也是国家行业“鞋类中底”标准的参与起草单位。

  【从贴牌生产到拥有4个自主品牌桐乡女鞋首个浙江省著名商标的诞生】

  记者:桐乡女鞋虽然产业集群规模不小,但多为贴牌生产,圣丹丽当时是如何想到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钟洪兴:确实,桐乡真皮女鞋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国内行业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及知名度,目前全市共拥有皮鞋企业1200余家,制鞋主导产业优势明显,聚集度达到67%。

  但是,这样的产业集聚,消费者知道的并不多,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自己的品牌。我们最开始也是做贴牌的,当时为国内一线女鞋品牌做生产,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那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自己打造品牌,做附加值更高的品牌女鞋呢?这样一来,从2010年起,我们就一边继续做贴牌,一边开始打造“茉莉花”这个品牌,如今,我们拥有自己的4个品牌,以自主品牌生产为主,贴牌生产为辅。

  记者: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并非一蹴而就,能介绍一下品牌打造的经验吗?

  钟洪兴:很难,过程也很辛苦。当时我们做品牌,制定的战略是从一二线城市的一二线商场开始突围,产生品牌示范效应后,再在二三线城市布局。2010年时,我们首先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进入杭州的银泰百货。

  当时我们的品牌知名度很低,要想进这样的商场非常困难。我先后9次到杭州银泰,找对方商谈,希望设立专柜,但对方还是不太信任我们。后来,我们主动邀请他们来我们企业实地参观,在看到我们的生产车间、我们的生产能力和品质后,对方才同意让我们先尝试一下。

  没想到,第一个月,我们在西湖银泰一个专柜的销售额就达到45万元,而在该商厦,类似我们这样的品牌,一般每月的销售额在30万元左右。这样一来,不仅让银泰对引入我们品牌更加信任,也让我们对自己品牌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

  由此,我们开始全国布局,从一二线城市开始到三四线城市。然而,就在2012年下半年,我们全国布局还没有布好的时候,实体市场一下子被电商市场打了个措手不及。商场销售额大幅下滑,线上品牌强势崛起。这个时候,我们意识到,线上市场这块不可或缺,2013年,我们组成了自己的电商团队,开始打造自己的电商品牌,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

  【练好内功质量立身发扬制鞋企业的“工匠精神”】

  记者:新常态下,传统产业大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圣丹丽这几年发展一直很稳健,请问是如何做到的?

  钟洪兴:对我们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利润空间在不断被压缩。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以前我们只做实体,就是一个团队在做,现在我们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就需要两个团队,而且人工成本在不断上升,这样一来,传统企业如何生存、发展?我认为就要向管理要效益。

  基于这个考虑,我们这几年加大“机器换人”的投入。去年,我们引进了浙北地区第一台鞋类企业全自动切割机,这台设备不仅可以自动开料,而且会通过红外线自动检测皮料疤痕,自动规避并设计切割,这样一来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生产效率。经测算,以前我们一个开料生产班组需要12人,每天工作12小时,一天可以切割1500双鞋的皮料,引入这台设备后,我们的生产班组只需4个人,每天就可以完成同样的工作量,而且因为计算机精密测算开料,切割原皮能更省原料。按目前的员工工资计算,一年我们可以节省工资35万元,这样一台设备110多万元,3年就能收回成本。

  在鞋类生产过程中,如何避免残留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把控环节,以前这些都是靠员工肉眼观察检测,现在我们引入了红外线检测,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我们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ERP管理系统,从一张皮到一双鞋,全流程跟踪,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生产品质。

  记者:品牌的打造,关键是品质,在提升品质方面,圣丹丽还做了哪些?

  钟洪兴:品质的提升离不开技术的创新,我们专门成立了嘉兴市圣丹丽鞋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已经成为嘉兴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技术中心联合国内大专院校,共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35项,解决了许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动下,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也稳步提高。2014年,技术中心共实施项目8项,完成6项,申请获得5项产品专利。在2014年“粗高跟防水台舒适女靴”等6个省级新产品获得浙江省科技厅顺利验收,其中“新一代牦牛皮时尚女鞋”被专家一致推荐为省级优秀新产品荣誉称号。

  记者:时尚是女鞋生产的灵魂,在提升品牌时尚度方面,圣丹丽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钟洪兴:我们早在9年前就在中国时尚的最前沿——广州成立了研发基地,该基地有研发设计人员20余人,每年开发的新产品3000余款左右,也就是说每天就要设计10款左右的新产品。

  如今我们的线上品牌保持每周上新一次的节奏,线下品牌保持每月上新一次的节奏。最近,我们还在策划打造自己的一个快时尚品牌。

  【传统企业借网升级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全产业链】

  记者:近年来,桐乡迎来了“一业一网”两大机遇,圣丹丽作为一家传统企业,在借力互联网方面有什么样的实践和收获?

  钟洪兴:首先是营销方面。我们在2013年打造了自己的电商团队和电商品牌,在唯品会、天猫、淘宝C店、中国质造等平台上销售,从零开始,去年我们线上线下销售比例已经达到4:6。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线上销售比例已经达到46%,预计今年两者销售比例将持平。

  营销方面除了电商销售以外,我们每个实体店都有我们自己的APP和二维码,消费者来到我们的实体店,可以通过APP或二维码登陆我们的网上店铺,挑选更多的鞋子。比如专柜中可能只能放当季的鞋款,而我们的网上店铺内有所有我们的鞋款,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更大。同时,我们也将充分发挥实体店的优势,实现实体和电商销售的良性互补。比如,消费者在线上购买了鞋子,可以就近到实体店内调换、修补等。

  其次是管理方面的互联网化,今年起,公司4条生产线全部采用ERP系统,从一张皮到一双鞋,全流程数据化,每个环节只要扫描二维码,就都能实现产品溯源。数据化的管理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大大提升了产品品质,每一道环节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一旦上一道工序不达标,到下一道环节系统会自动报警,保证每一道环节的品质。

  所以我认为,像我们这样的传统产业,关键要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对生产工艺、管理进行提升,我们要将互联网的技术融入到生产、管理、营销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记者:现在圣丹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未来你对企业发展有什么样的愿景?

  钟洪兴:在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政府牵头,多家龙头制鞋企业共同发起,投资并成立了“中国东部-石门湾鞋业城”,做成集产品展示、物流、电商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这里将充分利用产销一体的优势,打造一批价廉物美的工厂直销店。

  对圣丹丽而言,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新三板挂牌上市,希望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规范企业、发展壮大企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