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乡村,谁人在扫墓

2016年04月05日 10:36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姚孝平

  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我回乡下去扫墓,看到村上很多老人都挑着担领着孙辈一起去。在墓地里,孩子只知道磕头,并不了解坟里埋着的是谁。老人们耐心讲解,可孩子不爱听,10多岁的小慧就嚷道:“和我有什么关系,知道有什么用。”孩子把上坟扫墓当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把墓地当成了和小伙伴相聚玩耍的地方。

  我们村的坟墓大多在河对面的荒地里,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墓是土葬后用土堆起来的,有的是火化后立了墓碑的,几十个墓无规则地挤在一起,墓地里杂草丛生,连人也走不过。由于土堆墓没有墓牌,只能靠记忆辨认,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当然不会弄错。但是年轻点的就容易认错,于是年年闹出上错坟的笑话,今年也不例外。

  村民林海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很少回乡下。这次,他在上坟时错将四民家的坟当成了自己家的坟,惹来村民嘲笑:“林海啊,生意越做越大,家却越来越少回,连祖坟都认不得了。”

  照例扫墓是全家老小一齐出动的,这是对祖宗的敬畏和尊重。可这几年,村上的90后都在外地上学,80后大部分住在了市区,中年人都在厂里上班,闲在家的老年人成了上坟的主力军。

  在清明这一天,只有这些地道的农民才对先祖怀有敬畏,认真作着上坟的各种准备。上坟要几个菜,需要摆上什么祭品,每一样都郑重地遵守,丝毫不敢马虎,更不会缺席这样一年一度的庄重仪式。墓地里,只见很多老人的身影,难得才能见到几个年轻人,清明扫墓怀念先祖、寄托哀思的本意越来越淡,这折射出乡村文明断层的些许悲凉。

  在上坟时,老人们在一起相互感叹:“现在我们这些老头老太给祖先来上坟,将来我们死了,谁来给我们上坟,年轻人连坟都认不得了,还指望他们能给我们上?……”我隐隐感觉,老人们的担忧不久以后将变为现实。

  杜甫诗中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如今,清明祭扫的习俗依然没有变,但路上的行人已没有眼泪,心情不再沉重,随着时间流逝,很多年轻人已渐渐不知道坟里的逝者到底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也不会有兴趣打听他们的身世和故事。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认为,清明扫墓其实应成为对下一代进行家族史教育的一次机会。通过这一特殊节日,和下一代讲述祖先有几个子女,如何一代代传下来,老一辈有哪些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后代对先祖要了解、敬畏,让年轻人懂得一脉相承的含意。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