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开化“绿、富、美”之路给我们什么启示

2016年03月21日 08:57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张卓君

  阳春三月,一湾水雾渺渺的芹江拥着开化县城。远山近水、青山绿水,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好地方”的开化出落地愈发秀丽多姿。

  在芹江边的黄金地带,一个“开化—桐乡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示范区”正蓄势待发,让桐乡和开化愈发亲近了。去年,两地缔结了山海协作的“联姻”。这一年来,两地共谱、共唱着同一出旅游文化大戏。

  桐乡的“亲家”开化是什么样子?

  初踏上这片土地,是这样一番慢时光的场景:远处的山间缓缓飘动着浮云,近处的碧水悠悠而过,房前、河边的长椅上常有人坐着,与旁人聊着天。

  但在开化县政府又是这样一番快节奏的场景:办公楼一楼的墙面上挂着一张巨幅的重点项目进度表,每个项目、每个流程都用标签进行标注。各个项目的进度条长度不一,醒目亦警醒。

  如今的开化,正朝着“绿、富、美”的模样而奋力进取着。

  这是个值得慢下来的好地方,也是个正在快起来的好地方。

  绿

  茶叶“解放”了一个村

  大多数人认识开化,几乎都是从“开化龙顶”开始的。

  地处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的开化,拥有12万亩茶园,涉及茶产业达到10万人。绿茶之于开化的意义或许要比杭白菊之于桐乡还胜上三分。曾是4家企业老板的陆杰星也是这么想的,在10多年前,他为此关停了手中的部分企业,转而从城市跑进山里,做起了茶农。

  开化县村头镇大黄山村以前是镇上最穷的一个村,如今一跃成为全镇较富裕的村子,这源于布满山间地头的那一片茶园。茶园的主人正是陆杰星。“不仅要好看,更要好喝,就做开化最好的绿茶。”2004年,抱着这样的目标,陆杰星跑遍了10多个乡镇,提取了100多处土样,最终把茶园的选址定在了大黄山村。

  当时的大黄山村是个典型的劳务输出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村民靠山吃山,日子并不富裕。村里甚至只有电灯没有电视,进出的道路还是条坑洼土路。这个几乎是半封闭的村子,一开始十分抵制陆杰星团队的进入。

  现在,大黄山村有了康庄大道,通了电视,茶园面积增至千亩……与村民的“斗争”最终是陆杰星胜,更应该说是多赢。如今,村里的现代化设施多了,村民靠着茶园,在家门口就能赚钱。2014年,大黄山村的千亩有机茶基地顺利通过各项评审,自此,从无人问津的荒山变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有了村民的支持和信任,陆杰星得以把重心全扑在提升茶叶品质上。他的茶园很特别,一排排茶树间还夹杂着一株株高大的鹅掌楸。“鹅掌楸会遮挡住大部分的直射光。底下的茶树在慢射光的作用下,产量降低了但是品质有了显著提升,使得茶叶内的茶多酚等含量更加协调。”陆杰星介绍道。通过茶叶品质的提升,从大黄山村里走出的“芹阳”牌开化龙顶茶在国内外的专业比赛中获得了多个金奖。

  这几天,茶园另一侧的荒山上,几台挖掘机正在开挖着。这也昭示着陆杰星的“野心”并不仅于此,茶园不仅要能出好茶,还要成为景观。在他的“风情茶园”规划蓝图里,茶园面积需要继续扩大,茶园里还将有鱼塘、栈道、休闲步道以及供游人住宿参观游玩的酒店、博览园等设施。

  可以说,村、人、茶的多赢还将继续。

  富

  清水鱼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一条鱼,在《舌尖上的中国2》、《十二道锋味》等多个电视节目里露过脸;在杭州、上海等地要卖到上百元。

  这条鱼出自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的自然村淇源头。村里养鱼的历史长达600多年,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一口用山里的石头搭成的鱼塘。这里的鱼叫清水鱼。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然而,在这里却可以骄傲地说,水至清则鱼至鲜。

  顾名思义,清水鱼是指在清水里养的鱼。淇源头家家户户几乎都是用顺势而下的山涧溪水养鱼的。养清水鱼不花什么心思,鱼塘里的水顺着潺潺溪水自动更新,鱼食是山里随手既得的新鲜青草。村民想到了就往鱼塘里扔些草料,从不添加饲料。淇源头常年温度要比外面低上5、6度,加之吃的是“素食”,清水鱼长得奇慢,但肉质十分鲜嫩清新。“山坞里,没好菜,抓条活鱼把客待。”村民余明贵没想到这句以往的俗语,如今竟成真了,这几年,清水鱼已经成为村里发展农家乐的金招牌。

  看到客人来了,蹲在溪边杀鱼的余明贵动作加快了些。转进厨房,灶头上的大锅已经热好。余明贵熟练地放进猪油、菜油,开始烧鱼。不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的清水鱼出锅了。

  随着天气渐渐转暖,每逢周末来村里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去年最热闹的时候,余明贵家里一天接待了十几波游客。“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来的游客特别多,去年还有外国人来呢。”放下了锄头,拿起了铲子,余明贵的生活变得忙碌了,钱袋子自然是鼓了不少。

  包括余明贵在内,村里共有27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生意好的一年可以挣到十多万元。在政府的引导下,他们在门口竖起了统一的农家乐招牌,把鱼塘周围环境也美化了一番。一棵桃树,一口水塘,一池清水鱼,成了这里独特的风景,并留在了游客的镜头里。

  “自从村里开发了旅游,来村里看清水鱼、吃清水鱼的人越来越多。”何田乡党委书记张月桥告诉记者,村里也为清水鱼立了“规矩”,村民们卖鱼的价格是35元/斤,防止出现宰客现象。为了推广清水鱼,村里还做起了微商,把清水鱼推广到上海、杭州等地。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何田乡正在打造“鱼香小镇”,通过这一条鱼做长产业链,把更多的游客引进来。

  美

  刻刀雕出一个特色小镇

  走在开化的根宫佛国文化旅游景区里,形形色色的根雕作品应接不暇,谁曾想这个根艺美术百科全书般的5A级景区,最早起源于一家不起眼的根雕小作坊。

  “世界根雕看中国、中国根雕在开化”,开化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全县共有各类根雕企业30余家,从业人员近2000名,年产根雕作品30万件,产值2亿元以上,已逐步成为全省、全国根雕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在开化,根雕是文化旅游产业的代名词,文化、旅游相辅相成、有机融合,这也让开化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旅游发展之路。

  根宫佛国文化旅游景区是衢州市首个、浙江省第11个国家5A级景区,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水平最高、以根雕为主题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一个小作坊不断发展为一个世界级的大旅游区,更为当地造就了一个无污染、超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

  从4A到5A,仅用了3年时间,根宫佛国文化旅游景区创建5A景区的速度之快也令人惊叹。“根雕十分注重细节,景区的打造更需要细节,两者的思路和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文宣办主任傅家龙表示,“根宫佛国”还在继续第二期、第三期的建设工程,势要把景区当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来打造和雕琢。

  而在打造开化根缘小镇的过程中,更是把根雕元素发挥到极致。今年即将开业的醉根山房酒店是全国唯一一家根雕文化主题酒店,是根缘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管是酒店的大堂、餐厅、走道……无处不在的根雕元素让人着迷。而在不久的将来,根缘小镇还将形成风景名胜旅游区、根雕产业集聚区、文化博览休闲区、原生度假养生区、禅茶静修体验区五大板块。

  依托开化根宫佛国5A级景区,开化根缘小镇的发展之路正在脚下无限延伸:以根雕文化产业为核心,实现根雕产业与休闲旅游、国学文化、传统技艺、电子商务、根雕金融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开化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集全国根雕乃至木雕之大成的根艺之城。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