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洲泉:以“蹄疾步稳”的节奏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2016年03月09日 08:26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撰稿 宋彬彬 周超群

  2013年,洲泉入围嘉兴市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开启了由镇向城跨越的新征途;2014年,全国重点镇名单刷新,洲泉镇榜上有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迈上了新台阶……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口,洲泉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备受瞩目。

  新常态下,洲泉注重产业的融合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型升级的步伐蹄疾步稳。翻开2015年的成绩单,洲泉同样是硕果累累。这一年,洲泉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7.77亿元,其中财政可支配收入4.9亿元;这一年,洲泉还跻身全省70个“百亿级”工业强镇榜单……

  而今,2016年崭新的蓝图刚刚铺开,洲泉镇的73.36平方公里土地上,又勾勒出怎样的发展图景?洲泉镇党委书记陈政坚定地表示,将以高质高效为目标,打造工业强镇,以“一业一网”为核心,推动融合发展,以健康优美为理念,建设生态绿城,为全面开创“产业强镇、品质洲泉”而奋斗。

  绿色跨越风劲蹄疾,由“能耗大镇”转向“生态绿城”

  初春时节,走进桐乡西部重镇洲泉,转型升级的蓬勃活力,让人感到这片开放热土依然“绿”意正浓——

  在洲泉镇夜明村与湘溪村交接处,一片水面上架满了浅蓝色的太阳能板,这正是前不久竣工的洲泉一期“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现场,“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模式给洲泉镇综合发展新能源产业开辟了一条新路;浙江明瑞亚麻纺织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主动淘汰了燃煤锅炉,使用华能桐乡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天然气供热。尽管天然气供热的成本比燃煤锅炉要高一些,但企业家们都认为值。据统计,华能供热给这11家企业的一个月时间内,累计为这些企业供热5046吨,替代标煤约600吨,减少因小锅炉烧煤而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5.1吨,同时也减少了散煤在运输、储存、燃烧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

  笔者信手捕捉的这几个“画面”,是洲泉绿色转型发展的缩影。

  作为工业大镇,多年来,洲泉在经济体量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却也不得不面对“能耗大镇”的尴尬。以化纤、橡胶为主动力的产业结构下,单位GDP的水耗、煤耗、电耗可观,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此,洲泉镇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产业,提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首要任务便是要让“能耗大镇”变身“低碳小城”。2014年8月,华能热电开始试生产,迈出了洲泉镇走向“低碳小镇”的第一步。2015年,华能桐乡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实现投产。据统计,这一项目通过替代现有供热小锅炉,每年将节煤33万吨,年削减固体废弃物约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约3500吨,氮氧化物约260吨,烟尘约2000吨。

  光伏发电是洲泉在“低碳小镇”建设中又一个重点探索的方向。早在2014年10月,洲泉镇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院利用6家企业屋顶9.5万平方米,完成共计6兆瓦的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2015年4月14日,利用500余亩原有鱼塘,投资建成20兆瓦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在洲泉启动。2016年1月17日,一期“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竣工,实现了项目年度建设目标。据悉,早在2015年12月25日,该项目就已实现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发电量为1953万千瓦时,可为国家节省标煤0.62万吨,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23万吨。

  走过2015年,临杭经济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工作深入推进,华能热电供汽正式商用,年发电量2000万度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这些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推进,推动着洲泉的绿色转身。陈政表示,2016年,洲泉仍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绿城,继续推进“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抓好西部湿地保护,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回头看、查隐患、清死角”行动,实施城镇绿化提升工程等,让洲泉更加宜居宜业。

  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由“工业大镇”转向“产业强镇”

  2015年,洲泉的稻乡人家获评3A级景区,马鸣风情老街、坝桥红色公园形象初现,祇园寺佛教文化园建设有效推进……一个以工业为名片的地方,旅游业也在红红火火地发展,在这些变化的背后,究竟映射着洲泉怎样的发展路线图和新理念?

  “要牢牢抓住‘一业一网’的机遇来发展洲泉。”在陈政看来,毋庸置疑,洲泉的个性在于工业。目前,洲泉镇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为4:77:19,工业是绝对的支柱。但是洲泉要实现由镇到城的跨越,不仅需要做强工业,更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结构、优产业、招项目,由工业大镇迈向产业强镇。

  转型,势在必行,已渗透到了每一个产业领域。养猪在许多人印象中是一件脏累的事情。而互联网时代的养猪场,猪儿也“时髦”。在洲泉镇嘉华养猪场,小猪们想吃饭、喝水了,只需拱拱管件,水和饲料便会自动从喂料机中流出来。如今,饲养管理等不同环节应用了数字化视频、信息化管理等互联网技术或软件系统,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借助于互联网与自动化机械的使用,养殖业所需人手减少;喂猪、管理圈舍几乎不用动手,工作环境也大大改善,不再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儿。

  这正是“互联网+”助推洲泉农业转型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互联网+”还给洲泉农民增收打开了一扇新窗。2014年年初,洲泉镇政府牵头引导蚕丝被企业通过电商渠道抱团经营,并成立了蚕丝被电子商务平台,很多企业“触网”后纷纷尝到甜头,洲泉其他的产业也跃跃欲试。于是,2015年8月,洲泉建立了洲泉镇电子商务集聚区,首批加盟的企业有16家,涵盖蚕丝被、皮鞋、皮草、家居等多个行业。在这个平台上,各企业不仅能获得电商培训、商品拍摄、成品展示等服务,还能交流电商发展的经验。在这个集聚区里,名气最大的要数桐乡市钱皇蚕丝被有限公司了,去年的“双十一”,钱皇更是收获了5万多个订单、4167万元销售额的好成绩。

  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鞋材市场四期、华腾粮食物流项目顺利竣工,嘉德大酒店、永安大厦成功结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全年新增服务业规上企业5家,完成金鸡路沿线所有的企业“退二”工作,腾退企业数和腾退面积位居全市首位。

  陈政认为,洲泉工业要实现由“大”向“强”转变,就必须坚持项目为王,专注于转型、招商。坚持目标导向,洲泉突出重大项目抓投入,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36.8亿元、服务业投资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3%。13项市级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2亿元,开工率达100%。突出产业链抓招商,全年完成合同外资3163.4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12.2亿元;实现注册资金2.04亿元。完成“浙商回归”项目16个,实际到位资金7.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51.2%。

  过去这一年,洲泉工业经济转型提速。通过工业强镇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29.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5.7亿元、规上利税17.3亿元、规上利润8.6亿元;新增规上企业12家。

  产城人融合,由“工业立城”转向“品质洲泉”

  洲泉镇拥有桐乡市最宽的水域,在全镇73.36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309条河道,白荡漾等三个湖总面积达2800余亩。洲泉也拥有最好的水质,过去一年,洲泉的断面水质考核继续保持优秀。作为桐乡的西大门,洲泉全镇沟通湖州、杭州两地,宽度在60米以上的大河就有7条,内部还拥有2951家企业,何以能保持如此好的水质?

  从治水美村马鸣村的变化中或许能找到答案。马鸣村位于洲泉镇西面,它与余杭、德清两地交界,村域面积6.08公里,水域面积占到了三分之一,是一个河港密布的小水村。每逢雨季,上游大量的水葫芦、漂浮物等总会源源不断地流进马鸣的小河小浜,这是一直以来影响马鸣水质的外部客观因素。而自上世纪末期开始,生猪养殖户如雨后春笋般在马鸣村出现,加上农户生活污水不断增加等等,这些给河道治理增加了难度。

  不过,在洲泉镇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背景下,马鸣村52户养猪户全部实现了生猪退养,全村887户农户全部完成了生活污水改造,25条河道全面实行了河道疏浚和长效管护,15名保洁员对全村河道、村间道路等实现全方位管控,河水变清澈了、村子变绿了。

  像马鸣村一样,围绕追求水之变为主线,洲泉大地催生出了一个个绿富美的美丽乡村。去年,洲泉镇继续推进“五水共治”,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122户、城镇生活污水治理641户,工业企业污水入网60家,对现有18家豆制品作坊开展的行业专项整治全面完成,拆除燃煤锅炉87台。

  以治水为主线,带来了城乡环境面貌的大幅提升。洲泉也加快了城乡建设的步伐,以此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X+Y”村庄布点规划,高效推进青石、石山头省级中心村和东田历史文化村建设,稳步推进“两新”工程,全年集聚农户114户。

  继续推进“三改一拆”,全年累计拆违20.5万平方米,完成“三改”总面积40.2万平方米。加强城镇精细化管理,开始启用“数字城管”。投入1593万元,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及绿化建设,完成公寓房一期分配工作。嘉兴市级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

  这一年,洲泉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湘溪大道延伸段实现半幅通车,完成乡村公路大中修7公里、危桥改造8座,开通洲泉汽车站至桐乡高铁站公交专线。中洲路、永兴路、祇园寺路大修工程如期完工,金鸡路路口绿化景观形象初显,崇新线绿化提档升级工程顺利完成。深入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完成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洲泉西、含山塘港马鸣夜明段河道综合治理等项目,省级森林城镇通过验收。

  展望未来

  洲泉镇党委书记陈政

  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实体,更加注重创新,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党建,全力打造“产业强镇、品质洲泉”,让洲泉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