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推进“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森林桐乡”建设……桐乡多举措重拳整治污染

这5年,努力让绿色拥抱百姓生活

2016年01月07日 09:23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吴卓尔

  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空气中闻着有淡淡的花香;清清的小河边绿树成荫……这,是每一个桐乡人的期待。

  百姓的心声,桐乡市委市政府真切地听到了。这5年来,桐乡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建设“森林桐乡”、实施“退低进高”……多措并举出重拳整治污染,切实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

  1“五水共治”享受治水福利

  桐乡与嘉兴市秀洲区、海宁市、杭州市余杭区、湖州市南浔区、德清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等相邻,整体水域环境处于下游。因此,过去桐乡水环境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上游来水污染严重,内部产业结构中重污染行业占比较大,导致整体水质以V类、劣V类居多。

  在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后,桐乡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一方面“对症下药”,全面控源截污,防治水环境继续恶化,制定了“清三河”活水工程、工业企业污水入网、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五大攻坚行动;另一方面,探索深化区域治水合作机制,与流域上下游县(市、区)、镇(街道)之间打破界限、紧密合作,开创联防联治、合力治水的新局面,上下游共同推进水环境治理。

  通过有效的治理,桐乡城乡环境发生了巨大改观,一个个鲜活的治水实例不断涌现。乌镇东邱港,因为长久以来畜禽养殖,一度成为人人喊臭的臭水浜。可现在,养殖业在东邱港已经成为历史,昔日臭烘烘的东邱港水质开始逐渐改善;周墅塘港,过去因沿岸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使之成为一条堆满垃圾的“死河”。而现在,垃圾清理干净了,河道恢复畅流,沿岸群众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了。

  2015年作为“五水共治”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桐乡继续以问题为导向抓整治,以责任为导向聚共识,以结果为导向验成效,一如既往把“五水共治”向纵深推进。在治污水方面,全面加强源头治理,加快推进工业污水入网、养殖业整治提升、城乡生活污水治理,重拳整治重污染行业等,有效巩固“清三河”成效,不断促进水质改善;在防洪水、排涝水方面,继续抓好工程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市防汛防台防旱减灾体系,增强洪涝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能力;在保供水方面,强化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监管,建立起措施完善、基础扎实、管理规范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全市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抓节水方面,进一步加强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减少万元GDP用水量,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全市初步形成节水型社会格局。

  2大气污染防治频出重拳

  近年来,空气质量备受市民关注。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受地形、气象、能源结构、工业结构、交通管理、人口密度等因素影响,我市细颗粒物呈现区域扩散、污染物相互耦合等复合污染特征。同时,受外来区域性大气污染的影响较大,防治形势严峻。

  为此,近几年,桐乡在大气污染防治上频出重拳,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方案,先后开展了禁燃区的重新划定、建筑工作扬尘管理、“亮剑”系列环保专项行动、黄标车淘汰等工作,着力提升空气洁净度,治理雾霾现象。

  为切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从2015年年初起,桐乡更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实施了“六大治理举措”,分别是调整能源结构、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整治城市扬尘和烟尘、控制农村废气污染。在多措并举下,桐乡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2014年桐乡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71.1%,优良天数为256天,PM2.5年平均浓度为55ug/m3;2015年1月1日至12月24日,桐乡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82.8%,优良天数为293天,PM2.5平均浓度为50ug/m3。

  直观的数字变化,意味着桐乡在大气污染治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越战越勇。但大气污染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而且环境问题容易反复,抓一抓好一点,一放松就反弹,因此治理工作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让桐乡百姓持续享有清空明月、蓝天白云。

  3“森林桐乡”让市民拥抱绿色

  如今,无论是走在城区街道上,还是乡村的田野间,满眼的绿意让人心情舒畅。

  2011年年底,桐乡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森林桐乡”的目标,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作为推进平原绿化工作的有效抓手,以生态引领城市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桐乡累计投入造林绿化总资金12.5亿元,全市林木面积达到27.34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成功跨入“浙江省森林城市”行列,走出了一条平原创建森林城市的新路径。

  在着重推动绕城大道景观绿化带、主要入城口节点绿化等工程建设的同时,桐乡还坚持适地种树,科学选择树种,加快城区湖河园绿化提质,实施绿色城市工程,逐渐形成康泾塘、北港河两条滨水景观带,新建大小公园12个,构建起“林在城中建,城在林水间”的城市生态体系。如今,90.45%以上的市民,出门500米左右就能步入可休憩的绿色空间。

  除此,桐乡还突出“身边增绿”、“森林为民”理念,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之机,全面加快村镇绿化进程,切实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目前,全市共有136个村和社区达到了创建要求,占全市总数的77%。桐乡正逐步形成绿美相拥、林水相依、林路相连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成为真正的森林城市。

  4“三改一拆”拆出桐乡美丽蝶变

  如果说“森林桐乡”建设对桐乡是锦上添花,那么“三改一拆”便是这座城市破旧立新。2013年,桐乡全面启动“三改一拆”,这不仅为桐乡拓展了一片全新的发展空间,也有力提升了城市品质。

  通过改建结合,桐乡将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的改造与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开展绿道建设、街心公园、道路渠化等工程,推进城市转型升级。

  随着“三改一拆”持续推进,不仅老旧住宅小区增添了许多现代化元素,就连多年没能拆掉的违法建筑也都拆掉了,旧厂房“摇身一变”派上了新用场……这些都为桐乡带来了一个个惊喜变化。

  5“退低进高”见证桐乡减污增效

  随着土地、水资源、劳动力等要素制约日益加大,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日趋饱和,发展遇到的瓶颈越来越大。“退低进高”成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桐乡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回顾“十二五”,桐乡能够突破经济先发带来的巨大要素制约,实现高位持续增长,得益于桐乡近年来对“退低进高”、建设工业强市的始终坚持和坚定守望。“进退”之间,改变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换来的是质量与效益、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增长方式。

  嘉兴新华漂染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散毛染整加工业务的企业。从2011年以来,由于企业在体制结构、管理模式、工艺技术、产品开发上存在不足,公司效益开始逐年下滑,到2013年时企业大部分生产已陷入停滞状态。价值几千万元的设备及共用设施闲置着,对企业来说无疑损失巨大。

  在了解到该企业的情况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同时帮助其寻找出路。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最终决定由浙江中鼎纺织有限公司对其进行股权收购,实施兼并重组。收购后,对原有的车间、厂房、设备很快进行了大范围的更新改造。一系列措施不仅使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而且水电等资源利用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12月,我市共腾退工业低效用地6992亩,全市完成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08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0个,省级项目8个,嘉兴级项目75个。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绿色 百姓生活 桐乡 治理 推进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