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丰桂老师

2016年01月04日 09:55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范树立

  丰桂老师是丰子恺的堂侄女。缘缘堂重建时,她曾经捐赠一扇焦门,那是在日寇炮火下烧焦的缘缘堂原物,是其父亲在大火中抢出来的。现在,这扇焦门被安置在重建的缘缘堂墙门里,外面罩上了玻璃,旁边写着:“此为缘缘堂原物,1937年11月毁于日军炮火。焦门由丰子恺的堂兄丰嘉麟保存并捐赠。”丰桂老师还曾在丰子恺纪念馆担任讲解员,热情生动地为参观者详细讲述堂叔丰子恺的个人经历和艺术成就。

  我早在六十年前就认识了丰桂老师。那是在解放初,丰老师在崇德县完全小学教书,我当时在那里上学,她教我们语文和音乐课。丰老师讲授的文化知识如今虽已模糊,但她上课时讲述自己经历的抗战故事,我仍记忆犹新;丰老师教我们的《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毕业歌》等歌曲,还会在耳边响起。这些抗战歌曲,我到现在仍能一字不漏地唱出来。当时,学校有一架旧脚踏风琴,上课时,丰老师会边弹琴边唱歌。她上音乐课时,声音洪亮,吐字精正,感情充沛,教得十分认真。

  丰老师上课时,时常回忆自己抗战时参加教师培训班的往事。抗战时期,丰老师和崇德的几位青年学生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鬼子封锁线,来到浙江山区的教师培训班学习。那时的条件很差,吃的是咸菜淡饭,住的是草棚,甚至教室也是一个大草棚。讲课的老师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天天教唱抗日歌曲。每天除了上课,学员还要做体操、参加军事训练。我记得,丰老师对我们说,那里空气清新,自然环境好,大家都很开心。她说,每天饮用的是高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味道很好,有一股甜味。

  当年的崇德完全小学设在西寺(崇福寺)里。西寺鼎盛时有僧人两百多,是浙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寺院。以往,来到崇德的外地客商,都要到西寺去进香。后来,西寺的大部分,被太平军烧毁,只剩下金刚殿和几间僧舍。这些破旧房子,就成了我们简陋的教室。教室两旁都是木板门窗,光线很暗;冬天寒风吹进来,很冷;下雨天,屋内多处漏水。丰老师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坚持进行教学工作。

  我小学毕业后升入中学继续学习,在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没有见过丰老师。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被桐乡县政协聘为特约文史通讯员,去参加文史工作会议,惊喜地见到了她。

  我上前打招呼:“丰老师,你好!”她当即拉住我的手:“你是范树立!”我惊喜道:“是的,丰老师你记性真好!”我十分感动——时隔三四十年,她竟还能记起学生的名字。

  从那以后,我和丰老师每年都会在文史工作会上见面。我们一起搜集整理乡土史料,研究探讨文史问题。每年的文史工作会议结束后,还要分组讨论文史搜集整理计划,丰老师在石门小组,我则在崇福小组。等各地文史资料收齐后,由县(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汇编,然后出版一辑《桐乡文史资料》,我和丰老师每年都有文章入选。

  那时,各地搜集整理的文史内容有抗日战争史料、解放战争史料、土地改革资料、农村合作化资料、桐乡名人资料、全县名胜古迹资料等。由于各镇的特约通讯员都是当地文史爱好者和文艺创作骨干,所撰写的文史资料基本能做到“三亲”:亲历、亲见、亲闻。所以,汇编的文史资料专辑,每篇文章都比较翔实,内容丰富,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