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陶雨涛:从屠甸走出的“材料达人”

2015年12月25日 09:01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撰稿 平 阳

  在与陶雨涛的交流中,这个出生于1989年的大男孩风趣幽默的话语总会让人忍俊不禁。从故乡的美味佳肴到异国的求学轶事,陶雨涛总是能把一件普通的事形容得生动而有趣。在明尼苏达大学的深造经历,让陶雨涛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在不久的将来,陶雨涛希望回到祖国,将所学的理论付诸实践,继续追逐自己的“光伏之梦”。

  难忘“舌尖上的桐乡”

  陶雨涛的老家在桐乡市屠甸镇,故乡的美食总令他“牵肠挂肚”。“我对桐乡感情最深的应该就是各种美食了。还记得当年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我放了学就常常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骑车去各种小吃摊大快朵颐。”陶雨涛说,当时要是想请同学帮个忙或者是有什么事需要请客庆祝,他就会搬出口头禅:“我请你去金碧辉煌(拉长音)——旁边的那个丝粉摊头吃丝粉汤!”,“套用现在的一个段子来说,就是在桐乡没有什么事是一顿丝粉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

  去了北京上大学之后,因为不习惯当地的饮食,陶雨涛在半年内就瘦了十多斤。大学同学问陶雨涛为何如此消瘦,他便趁机向同学们推荐起了桐乡的美食。“结果有一同学的吃货本性就我被勾起来了,趁着一年春节放假,从河北邯郸大老远地跑来桐乡。我带他游玩了乌镇,尝遍了各种美食。如今已过去5、6年了,那位同学仍然还对羊肉面记忆犹新,赞不绝口。”陶雨涛说,回了北京之后,这位同学成为了桐乡美食的“推销员”,“今年四月我回国的时候,又有两位本科时的同学听了当时那位同学的赞叹,分别从北京和天津跑来桐乡找我玩,我又带他俩体验了一回桐乡美食。”

  家乡的美食,便是游子心中乡愁的味道。“桐乡美食跟别的普通中餐真的是高下立判,而普通中餐又比美国的西餐好吃太多。”陶雨涛说,自从留学在外之后,国外的披萨、汉堡等西餐让他觉得“味同嚼蜡”,对桐乡美食的感情也愈发加深。“在美国时,我常会想起桐乡的芽麦塌饼、丝粉汤、羊肉面、粢米饭等美食。”陶雨涛告诉笔者,自己在美国也曾尝试做过大饼、羊肉面等,虽然味道没有桐乡吃到的那般好,却也能少许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找准“学习中的坐标”

  在屠甸镇小念完小学一年级后,陶雨涛便转学到了桐乡实验一小,初中和高中分别在桐乡六中和桐乡市高级中学就读。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陶雨涛的文理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因为打小就对自然科学十分感兴趣,再加上刚进桐高的时候有资格免试保送进新成立的生化实验班,于是没经历过文理分科,陶雨涛便直接成为了一名理科生。在桐高生化试验班里,陶雨涛主要钻研化学竞赛,可惜后来在一次最终竞赛中发挥失常,以两分之差与一等奖失之交臂。在高考时,陶雨涛的发挥也不甚理想,最后被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也正是从这时起,陶雨涛开启了自己探索材料科学的旅程。

  “其实我一开始也没打算出国,大一大二的时候父母、同学问我,我也是回答不想出国。凭着在北科大材料系专业排名第一,我可以拿到清华或北大的研究生保送资格,可是我一打听才发现那是直博的保送,去了就必须读博士。当时我挺不愿意读博士的,觉得至少读5年,机会成本太高,然后又听说在国外读硕士的话比较省时间,一年半或两年就能搞定,于是就放弃了保送资格跑去申请出国了。”陶雨涛说,选择美国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叔叔当年也曾经去美国留学,而且美国的科研教育水平比较高,于是就申请了几所美国的高校。

  令陶雨涛未曾想到的是,自己在机缘巧合下还是走上了读博之路。“因为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跟别的偏应用的学科不一样,美国很多大学的硕士项目都不收国际学生,它们更倾向于收博士生来帮教授做研究,所以最后冥冥之中我还是接受了明尼苏达大学的全奖录取,读上了博士。”陶雨涛告诉笔者,当时申请的时候也没注意看,到了明尼苏达大学之后他才知道这里的化工是美国数一数二的,现代化工之父Amundson就曾担任系主任长达25年之久,“我们系的全称是化工与材料科学系,但是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化工或材料的课程,我也有幸选了一位化工方向的导师。所以我虽然是材料专业,但是现在做的项目其实还是属于传统化工的流体力学与传质传热这一块。”

  “之前也有人问起过我,不过这是个非常个性化的一个东西,无法泛泛而谈。”谈到自己学习经验和诀窍时,陶雨涛说,一定要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定位,“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学习经验就是自己的学习经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就像是玩网游时选职业,有的人天生喜欢冲锋陷阵,那他就适合当战士;有的人喜欢站在后面进行伤害输出,那他就适合当法师;有的人喜欢助人为乐,那他就适合当医生……而一个拥有战士性格的如果选择了法师,还妄想着用法师去扛怪,这只能是个悲剧。”陶雨涛表示,学习方法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用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大可不必去特意照搬别人的方法,以免落得邯郸学步般的下场,所以不管是归纳理解亦或是题海战术,只要是能让自己进步的,就是好方法。

  领悟“行走间的知识”

  “在入学的时候,系里规定每个博士生在前两年内需要修完10门课程,一开始我还毫不在意,毕竟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我一学期就能修完十多门课还毫无压力。”陶雨涛说,去美国之前,自己曾有过误解,因为无论是媒体宣传还是电视、电影中都宣扬美国是素质教育当道,学生们都过得很轻松,可以整天开party、泡酒吧,可现实并非如此,“结果第一学期才选了四门课我就有点力不从心。因为美国高校的一门课常常光期中考试就有7次,每门课每周的作业都需要写二三十页,我经常为了赶作业而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不仅如此,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仍在不断改变着陶雨涛的想法。“来美国之前我也听说美国人的数学水平不是很好,参加GRE考试(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碰到的那些初中水平的数学题更使我对这个传言深信不疑。”陶雨涛说,“来了之后我才发现真的是‘一山更有一山高’。相比中国学生偏爱的形象思维,美国学生更喜欢用向量、线代等方法用公式从头到尾推导,而且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的确很强。也许是因为学化工对数学功底的要求本身就特别高,但身边美国同学的数学水平真的是令我大开眼界。”

  经过前两年的学习训练之后,陶雨涛开始全职跟着导师做科研项目。“我的美国导师Jefferey Derby (杰佛瑞·德比)是前美国晶体生长协会主席,自从他从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对于自己的学术地位并没有过多的要求,所以他不会刻意地要求我尽快做出科研结果,而是更看重我的兴趣和科研思维的训练。”陶雨涛说,与一般的导师不同,自己的导师不会要求学生多发表文章,而是更喜欢带着学生到处参加学术会议,开阔眼界,“在读博的四年里趁着参加国际会议,我差不多把欧洲游了个遍。我的导师平时也并不把我当成他的学生,而是以同事相待,工作时间之外以及双休日也从不会给我发与工作相关的邮件。”陶雨涛还记得,自己刚到美国时,想跟导师请假去黄石公园游玩,导师不仅大方地答应了他的请假请求,还鼓励他应当去好好放松一下,也许在游玩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灵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在行走之中,陶雨涛学到了许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回想起旅程中的点点滴滴,一段插曲令陶雨涛印象深刻。“我觉得最搞笑也最紧张的一次旅程就是我去年从德国参加完学术会议回美国的那次了。当时我入关的时候,按惯例美国海关官员会对每位乘客盘查一番,询问此次来美国的目的之类的问题。然后他又问了个问题:‘你这次打算在美国待多久?’我嘴一快直接说了个‘I don't know(我不知道)’。”陶雨涛解释说,询问一个正在读博士的学生何时能够毕业是一件很伤感情的事情,因为这都是取决于导师的意见的,导师同意了才能准予毕业,否则博士一直读到第六第七年的也大有人在。只要导师不发话,学生也不知道自己还要学习多久,“我当时在飞机上也没能好好休息,感觉挺累就没继续向海关官员解释。于是我就被请进了‘小黑屋’,一下就紧张起来了。还好在小黑屋里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大约半小时之后,终于有人来问话了,在向他耐心解释之后他才终于明白,然后还跟我开玩笑道歉说不该问我这么伤感情的问题。”

  发展“接地气的光伏”

  今年是陶雨涛读博士的第五个年头,导师对他的成果很满意,陶雨涛正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才是研究发展理论的最终目的,所以我打算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工作地点我更倾向于国内,因为我的具体研究课题是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的凝固过程,跟光伏行业密切相关。”陶雨涛向笔者说起了自己下一步的打算,“这些年光伏概念在国内非常火热,然而各个企业基本都是集中于产业链的下游电池片和光伏组件这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领域,上游的硅原料和硅铸锭还是更多地依赖国外的技术。而我的研究结果恰恰是上游产业所需要的,所以在国内比较有用武之地。”

  对于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陶雨涛有着自己的看法。“也许大多数人对光伏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之前,认为太阳能不过是一个环保概念。加上不久前汉能薄膜太阳能股价腰斩,被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太阳能似乎成了一场骗局。”陶雨涛告诉笔者,目前,全球正处于光伏技术的转折点,在一些阳光充足的国家地区,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成本已经跟传统火力发电成本持平。近年来,光伏技术也一直都在飞速发展。在美国,太阳能电价就在过去七八年时间里从200美元/MW下降到了现在的40美元/MW。陶雨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伏一定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的观察,我认为无论是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还是从生产成本、供应链上下游等等因素分析,光伏产业的未来都应该属于中国!”陶雨涛表示,他打算做一名“海归”,以自己的所学所长报效祖国,探寻适合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之路。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