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智慧乌镇”建起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2015年12月15日 08:46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张芬娟 平 阳 漫画 食墨客

  71岁的归志成没有子女,是乌镇一名独居老人。归志成住在3楼,但他腿脚不便,常年不下楼。他在家养了一只小鸟,寂寞时,和小鸟说说话。最近,老人的家中经常来一些年轻人,他们是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志愿者,他们来陪老人聊天、帮他打扫卫生,老人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志愿者们带来了欢声笑语,让老人的家有了活力,老人的心情也比从前开朗了很多。

  这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是乌镇对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政府如何实现更人性化的养老服务而进行的探索。截至2014年底,乌镇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1.5万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25.35%,这意味着乌镇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与此同时,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子女外出工作求学增多等原因,身边无子女的纯老年人家庭户还在日益增加,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增加已经成为乌镇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人口老龄化给政府的社会治理带来挑战:独居老人无人照顾,发生意外怎么办?无子女在身边,精神陪伴如何实现?

  乌镇的养老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家庭养老负担日趋加重的现实下,乌镇探索实施了社会化智慧养老保障体系,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破解难题,把散居的老人通过“网”连在了一起,通过构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并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有效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形成了综合、立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导的智慧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起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按一下腕带,照料中心就能收到求救信号

  乌镇吴家浜新村的杨丽娟阿姨今年已经79岁了,上半年,老伴去世了,子女又在外地工作,她独自一人生活。杨阿姨身体不好,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胃病等。

  “每天早上起床,头都是晕的,要扶着墙慢慢走,才能走到卫生间,我真担心有一天,自己摔倒在家里没人知道。”杨阿姨忧心忡忡地说,前天晚上,她半夜2点醒了,头晕得厉害,眼前一抹黑,不知道如何是好。

  “幸好,照料中心给我安装了这些机器设备。”杨阿姨指着家里的各种设备说,这些设备都与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网络后台相连。杨阿姨手腕上戴着一个红色腕带,她走到哪里都不会摘下,遇到紧急情况,按一下腕带,就能向照料中心发出求救信号。在杨阿姨家的墙上还有感应器,一旦感应器在12个小时内没有感应到人的走动,就会向后台发出警报,照料中心就会派人或者联系其子女上门查看情况,以防老人出事。门口还有台机器,当门没关好时,机器就会发出“门未关、门未关”的声音,提醒老人要关好门。

  杨阿姨使用最频繁的要数床头那一台血压仪了,她每天都会用它测量血压、血糖值,这些数据会实时传输至照料中心的网络后台,不仅可以作为阿姨治病时的参考数据,还能提醒阿姨的亲属时时关心老人。杨阿姨的孙女关注了照料中心的微信,且与杨阿姨的信息绑定在了一起,不论杨阿姨发生了什么事,她都能第一时间获悉,这让她感到放心了许多。

  像杨阿姨这样的独居老人是养老问题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他们不愿意住进养老院,但是又没有子女陪在身边,一旦发生意外,难免陷入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困境。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规模约为13.4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达到8.87%。其中,独居老人占到了16.4%,独居老人的数量和比例正呈上升态势。近年来,有关独居老人在家中发生意外而无人发现的新闻时常冲击着人们的内心,对于独居老人,子女们也是忧心忡忡,但通常因为工作或学习等原因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独居老人的问题已经从一个家庭问题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各地政府也开始重视起来,通过各种办法探索解决这个问题。

  乌镇的智慧养老系统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一种护老方式。“这些智能设备的预防和报警功能,能尽量降低意外发生后对老人的伤害程度。不论是政府还是子女,都能比较安心。”乌镇镇宣传委员晏纲表示,不管老人住在哪里,不论距离远近,都可以安装这些设备,也就等于政府服务能通过这些智能设备进家入户,更方便,更贴心。

  乌镇的智慧养老,远远不止这些看得见的家庭智能设备。目前,照料中心已经建立了手机APP,还计划建立一个社区电商,在这个平台上集聚理发店、餐馆、家政等商户,老人可以通过照料中心把这些服务约到家里来。此外,照料中心的网络系统还会与挂号网上全国各地的专家医生等相连,老人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看病等。

  前几天,乌镇镇政府、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三方共同签署了“物联网+养老”试验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将联手打造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据中科院研究员牟荣增介绍,接下来,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研究成果将率先用于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这也意味着,乌镇智慧养老的技术和手段将更加先进。

  今后,乌镇将逐步扩大智慧养老的覆盖面,让整个乌镇的老人都能在家里享受到养老院里才能享受到的各种服务,用互联网将老人与各种养老服务连接起来,将老人与远在外地的子女连接起来,为乌镇老人建立起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一个电话,饭菜就会送上门来

  “这里的饭菜既卫生又可口,我们老俩口每天都会来。”昨天中午,74岁的乌镇居民姚丽娟正和82岁的老伴丁文斌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享用午餐,萝卜、青菜、鸡翅,老人吃得有滋有味,荤素搭配的伙食保证了老人全面均衡的营养。

  老俩口几乎每天会来这里吃饭,他们说,这里的饭卫生、可口,这里的工作人员亲切、温暖。“我推着老伴来吃饭,工作人员每次都会帮我推轮椅,还让我们慢慢走,大家都很真诚,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姚丽娟十分感慨,有时候,下雨天不想过来,只要打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就会把饭送到他们家里,“服务真的好得没话说。”

  今年101岁的老人李文宝更是对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赞不绝口。已经多年没有真正意义上洗过澡的李文宝老人,今年在照料中心美美地洗了个澡,她感动得老泪纵横。

  “我母亲年纪大了,在家里洗澡怕她着凉,也怕她摔跤,所以很少给她洗,最多也就是擦擦身体。”李文宝老人的儿子于良鸿说,今年10月,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他家,帮着他把母亲接到照料中心洗澡,这里有专门给老人洗澡用的坐浴器,还有专业的洗澡阿姨,老人洗完澡后十分开心。现在,老人每个月都会去洗一次澡。

  不论吃饭还是洗澡,都解决了很多老人生活上的大麻烦,但这也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还有很多老人需要精神上的陪伴和慰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媒体曾报道重庆一位71岁的独居老人赵大爷,一年拨打110达到了1483次,而他只是为了找人聊天,这是典型的独居老人孤独感的表现。让独居老人“居而不独”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陪伴是最长情的爱。”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负责人韩纪江说,老人退休后,一下子会感到空虚,仿佛这个社会不需要他了,个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还有些老人,常年没有子女的陪伴,精神上很孤独,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老人会变得比较固执、忧郁的原因。

  “我们会组织一些讲座、活动,还会鼓励老人成立社团,给大家搭建演出的平台,我们要让老人感到,他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充实的,让大家都活出精彩。”韩纪江说,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成立至今,乌镇的老人们已经自发成立了阳阳舞蹈社团、康康乒乓社团、咚呛腰鼓社团、芬芳戏剧社团和逍遥太极社团5个不同类型的社团,社团成员经常在照料中心排练、演出。阳阳舞蹈社团的团长李阳阿姨说:“我们年纪最大的团员有80岁了呢,大家经常参加活动,心态变得很年轻,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红红火火过好晚年生活。”

  对于一些由于身体原因没法出门参加社团活动的老人,照料中心会组织志愿者上门陪老人聊天,用年轻人乐观、积极、开朗的心情影响老人,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以最好的服务质量赢得人心

  像乌镇这样的养老机构,靠什么永续维持?政府在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是许多人心头的疑问。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收入主要靠以下几块:一是政府投入的基础运行经费,二是照料中心自身开设的高端服务收费项目。除此之外,中心还在探索更多社会化合作模式。

  记者了解到,乌镇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打破了传统政府养老的模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了第三方管理机构——椿熙堂进行管理。政府只是履行监督职责,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设定了退出机制和竞争上岗机制,一旦椿熙堂的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就会面临淘汰。这样的机制倒逼着第三方管理服务机构,要以最好的服务质量赢得人心。

  如此一来,乌镇政府只需要负责把场地及基础设备建立起来,每年支出一定比例的管理成本即可,政府的经费用来维持照料中心最基本的日常运作。而椿熙堂将在做好基本服务的同时,开拓一些特殊的或者高端的服务,用以满足老人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些服务项目可以根据市场定价进行收费,这便是椿熙堂的赢利所在。

  “准确来说,不仅仅是政府,每一位乌镇老人都在监督考核我们,老人对我们的肯定与否,是我们能否在乌镇长久立足的关键。所以我们会用最专业的服务、最贴心的关怀、最温情的态度去用心对待每一位老人。”韩纪江说,“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提供更多特色服务,进一步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质,这是双赢的举措,所以我们会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同时,尽量开发一些新的服务项目供老人们选择。”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智慧 乌镇 围墙 养老院 中心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